• 6

房價下半年恐飆最高點?專家:被炒作的後果

錦馬超 wrote:
https://www(恕刪)

以後的子孫們真有福氣
嗯嗯...
疫情這波漲幅,
高雄房市反應慢台北約一、二個月。
台北這週已有多位友人接到代銷的回訪電話
(朋友也是瘋狂看房)。

十月前,都沒有回訪電話,
(如果真的那麼熱,不需打電話發簡訊)
建商紛想趁打房前撈一筆。

預售案別追高,每分錢都是錢。
居高思危
https://ctee.com.tw/house/housinginvest/347920.html

房市發燒…央行陳南光喊話 暗示年底打房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0.10.07
央行副總裁陳南光在10月號《台灣銀行家》雜誌撰文提出示警,表示房價持續上漲將對台灣資源配置造成扭曲,更損及長期經濟與生產力,應在房價大幅上漲預期形成前就超前部署,防範金融循環的中期風險。金融圈解讀,若此文對準高房價而來,央行年底就會出招打房。

央行表態 當心打房政策出閘
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祕書長于俊明與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紛紛指出,此波巿場熱度和之前不同,主要在於房地合一稅制上路,令投資需求減少,目前巿場主力主要是首購、換屋與置產族三股勢力,如今陳南光已表態,恐要留意後續是否有新一輪的房市降溫政策推出。
mnmcbl wrote:
居高思危https:...(恕刪)

拭目以待
1.未來少子,每個人都能得到上一世代留下幾間的房產,所以不必買房
2.得到的幾間房產,其實也不易以目前的浮誇市價行情脫手,看看現在滿街都是貼「售」的透天,價格誇張,那價格不如去日本買,還可以一次買兩棟,格局爛又擠又沒地方停車又四、五樓要爬樓梯,不受年輕人喜愛…
3.台灣不會打房啦!就算官員都知道該做,立法的民代自己就在炒房,也不會通過法令的
4.貨幣變薄大概是台灣這種政治不清明的地方比較明顯,但是油價、農作物也沒有越來越貴啊!薪水還一世代比一世代低!央行又沒有像中共那樣超量八倍猛印貨幣,只有房子貴跟少數賣吃的東西貴,是脫離實境的虛無飄渺的貴,算是無形中商人在掠奪民眾的錢。人家日本的房子也不會越來越貴,日幣也沒變薄,你台幣能兌換的日幣也沒變少喔…
政府打房 喊出選擇性信用管制

政府即將出手打房?財政部長蘇建榮(2020/10/12)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回應立委質詢高房價問題時表示,政府已注意到這個問題,應跨部會合作,包括財政部、內政部、中央銀行合作來強化「選擇性信用管制」,針對炒房投資客給予貸款成數降低或較高利率,這些需要跨部會配合。


會後媒體詢問,針對選擇性信用管制,是否已跨部會討論?蘇建榮僅簡單表示沒有,這僅是他個人意見。

僅管蘇建榮說得保守,但這已是繼央行副總裁陳南光近日在《台灣銀行家》雜誌撰文指出「央行應在房價上漲預期形成前超前部署」之後(延伸閱讀:央行副總裁陳南光談房市 央行須在房價上漲前超前部署),又一重要財經官員公開對房市過熱提出示警。

民進黨立委莊瑞雄昨日在財委會關注房價高漲問題,蘇建榮回應,他也有注意到部分中南部地區如南科、高雄一帶漲幅滿明顯,莊瑞雄追問,政府對房價問題有何因應?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民眾黨立委蔡壁如也都關注,政府是否會提出囤房稅修法。

蘇建榮對此表示,現行房屋稅條例已有囤房稅機制,地方政府仍有工具可運用,況且房屋持有稅除了稅率外,還有稅基問題,稅率訂得再高,地方政府的稅基評定若不合理也沒用,過去財政部、內政部也都多次提醒地方,在評定土地公告現值、房屋評定現值時要合理化,地方政府也要配合。

蘇建榮指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重點,就是要跨部會合作,包括財政部、內政部、中央銀行等,來強化「選擇性信用管制」,對於長期買房的這些人(意指炒房者)能降低貸款成數或提高貸款利率,這些都需要跨部會配合,「這部分問題政府也注意到了。」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受訪則表示,「完全認同蘇部長看法」,現階段來看,確實有必要針對選擇性信用管制來進行微調,以抑制投機炒房,不過目前各部會僅初步意見溝通,尚未有正式的跨部會會議。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4930429
RVP100F wrote:
1.未來少子,每個人(恕刪)

人有太多種可能性不會和爸媽住在同一個區域
事業、感情、求學等因素都會影響
因此還是會有需要買一間符合自己需求的房子

加上家庭人口結構的改變
爸媽住一間
兒女各自住自己喜歡的房子
有些想要就近照顧的
會買在同一棟大樓不同樓層或格局

尤其年輕人一開始沒什麼錢
只能買小房先住
與其繳房租給房東
還不如繳房貸
RnK1139 wrote:
您時間寶貴,容卑微且...(恕刪)


看到兩位說得都有道理卻有些針鋒相對
有時溝通就是如此奇妙
兩位風度不錯,只是著重點有異吧!
jujumylove wrote:
我住高雄鳳山這邊,本...(恕刪)


我在鳳山大東旁透天住40年,這年代建材差,至今已翻修2次
當時利率高,我父母買房利率8%,,每個世代買房壓力都不小
現在附近新建案房價都在20萬/坪以上,
市中心土地越來越少,建築各成本也越高,買的人比偏遠地多,中古屋賣的人也少,
房價自然就會貴,

我在6月趁疫情在華鳳地區買一戶,它位置還是鳳山區,離大東才2.多km
總價比大東附近便宜很多,,比國揚只有地上權便宜,對預算不高者是好選擇,,
這地方安靜,各大樓庭園造景漂亮,住這比大東舒服~
RVP100F wrote:
1.未來少子,每個人(恕刪)


房價上漲本來就是必然的,只要這個國家的經濟持續向上
工人就要漲薪水, 農產品, 生活用品也會因為更精致, 人力費用跟著上升
這一切都是內循環而已, 還有更多外貿, 在外投資的台商帶錢回來消費等等

就拿高雄市來說好了, 捷運站附近就只有那幾個區域, 漢神巨蛋也只有一顆
大型商圈南北加起來不超過五個, 大學不超過十間
要把三百萬人外加流動人口塞進這一塊土地, 公司工廠商業都要集中以上幾塊地方
一定是僧多粥少

除非擴大這些精華區的範圍, 現在北高雄已經到楠梓岡山仁武, 南高雄林園大寮
精華區在舊高雄都心, 那是大部分商業活動範圍, 目前部分在都更,能增加更多容量
也能擴大一些容納範圍
工廠在楠梓仁武小港, 橋頭科學園區, 大寮和發園區
第一波新住宅在鼓山, 左營, 鳳山,
現在第二波開始洗到楠梓,橋頭 大寮..等

都是有所預期投資會增加就業機會, 以及商業機會,
才會這樣一層一層擴散出去

不然往前回推 20年前, 美術館的房子一坪不到 10萬
到現在幾個案子的預售價也破不到3x字頭, 這數字在新北只能買到安坑去了吧
就足以說明高雄整體經濟其實是落後於北部的成長的
若幾個開發案能帶動成長, 後面房價還有空間漲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