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是要去看2.3房,但這案子2房只有一戶就是B9,後來我2房連看都沒看,因為B9的所有開窗面都是面另一棟大坪數的背面,二棟棟距應該只有4或6米(這我不確定,最好去問一下銷售),如果你可以接受面壁思過的房型,再去看屋吧,除非是一定要買在這一區,不然現在市場那麼多二房在推,應該可以找到更好的選擇
cookie123 wrote:兩房合理成交價多少是...(恕刪) 沒有所謂行情,旁邊的棋琴二手屋因爲大綠光的開價造成有所謂的抬價,行情=雙方都能接受的價,但這個價怎麼來?講給人聽是旁邊xxxx二手實價登錄就多少了,你喊這種芭樂價?有沒有想過這旁邊的二手屋會不會是被某建商底下的人頭洗出來看的,難道實價登錄真這麼好嗎?政府有做事? 當然有!還幫有心人減少了說明公告,手機一開隨便都查得到,那誰要當王八?以前是隨便拿個紙給你看xx號賣多少,現在只是政府推手幫忙抬價罷了,大戶有心人要操弄,誰擋得了?丟個20億出來,一億當門面洗牌,轉眼間剩下的19億成本已獲利5-8億,你是大戶要不要這樣玩,當然玩!高雄市區建案目前多著是⋯慢慢消耗,看誰撐得久,高雄人口外移,想等外資或其他大戶進場買? 慢慢來!就算外資也不會有意願買大樓,要也是買地自建或直接買商業大樓,等誰買?當然等魚自己上鉤! 全球資金緊縮,台灣央行雖未跟升息,但民營銀行都以調高授信放貸業務。建設錢哪來? 不借錢? 又在狂建,還有賣不掉的新莊仔路建案,博愛四路一推建案都未售完,還在右昌楠梓橋頭不斷建新案,等著看屆時會發生什麼事。
eagle25 wrote:奇怪,我問的跟我說...(恕刪) 真的覺得買車位除非錢太多,如果不是好野人還是別買吧,高雄不像台北停車問題,高雄到處都是停車位,能跟台北比嗎?一百多萬的平面車位,根本完全是不需要的,還不如一百萬多買5-6坪空間,打造一個砲房不是更好?成陽旗下的分公司多的事,到工商處查一下資料就有了,不要以為成陽跟xx合作創造美好,都同一組人搞出來的玩意,去看看成陽2017年建商高雄獲利王(最賺錢的建商)2017年到底賺了幾個億。這幾個億都從誰身上獲得,要說成陽與魏應充兩者相較,我倒是覺得兩者一樣,只是一個沒有上檯面,一個浮在檯面載沉。
rick166 wrote:我原本是要去看2.3...(恕刪) 2-3個月後再去問一次,會跟你說2房還有幾樓幾樓,銷售的手法就是要營造氣氛,當場客戶多要當場廣播,xx洞xx樓已賣出,請轉xx洞xx樓販賣,沒客戶或者對銷售人而言妳是奧客或者猶豫不決者,一律旁邊坐著等。營造一個全棟樓已賣空的現像,200戶三個月賣剩三戶,對於急著買房或非常希望在這地點的人而已,哇靠! 快出手買,再貴都買(此時行情就出現了,待宰的魚也出現了),若是股票我就會賣空放空,讓待宰的魚更慘,我才有更多的錢可以繼續保本獲利。
我住在那附近,他第一時間潛銷期 我有去看過,那時候含車位開一坪19萬多,雖然心動但是他真的我買不下去,我家附近可以說每逢大水必淹,但是他們會說有滯洪池擋,可是現在氣候變遷常常下暴雨,記得當年711我家附近所有大樓全部地下室淹到滿出來,那容量根本不是一個滯洪池可以處理的,雖然近幾年沒有淹水了,但是我不敢賭,而且抗性不只一個想買要好好思考一下,不然點真的很棒,周圍機能有很好,走路五分內三大超商都有,還有全聯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