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台中市人口正式超越高雄市了

主要是薪水沒漲三倍
這幾年建商配合建設把高雄房價炒高三倍
讓年輕人無法買房成家
花媽是該好好管管這些建商的時候了
sam life wrote:
主要是薪水沒漲三倍
這幾年建商配合建設把高雄房價炒高三倍
讓年輕人無法買房成家
花媽是該好好管管這些建商的時候了


高雄房市我認為還在合理的價格

適度的回檔當然可以,但幅度也不可能太大

不然以前隨便1坪10萬的年代蓋出來的房子能看嗎 ?? 品質也爛到爆

一分錢一分貨

高雄年輕人流失的問題要想解決,重點在薪資得成長

不然雙北房價高到嚇死人還是一堆人要擠進去,為什麼??

工作機會多,薪水高

高雄太廢順便也導致台中雙北的發展及房價的高漲







高雄市民十來年自己種下因.收的果.怪誰...每年颱風就見證南部因果論調!.可憐!.天佑台灣!天佑高雄!
我也在高雄住了10多年了,希望高雄下一任市長能來個做事的,不要在來個辦活動的,特別是那個說禁止玩扯鈴的,打死我都不選他
高雄房價當然不合理
民眾買房時被建商在實價登錄灌水
刻意要炒高區域行情
房價登錄越高,建商才能賣的越貴,利潤才能爆增
早已被民眾和媒體抓包多次
高雄市政府早該出重手管管這些建商
花媽的建設最後只淪為建商大賺爆利的招術
中央應該修法,實價假登錄的建商,偽造文書,公文登載不實,超貸擾亂金融市場,炒高房價剝奪人民住屋權利,視為刑事集體詐騙,應該勒令停業,負責人抓去關十年




我算是老高雄人了,除了念書時在外地住了幾年,都一直待在高雄,見證了高雄的無奈。當一個人碰到事情只會訴諸悲情,不然就是推給另外一個政黨,還能期待她能有多少自省的能力?重點是每年只要辦辦活動,放放煙火,花大錢做幾個漂亮的建築物,就能高票當選,還是五星首長,這已經是她的成功模式了,她還有心思做其他改變嗎?如果明年的選舉還是一樣的結果,她的同黨繼任者,也一定循這樣的模式治理高雄,高雄的輪迴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結束?
就短視阿,不敢砍大刀整頓,讓高雄重新來過
高雄就業問題大家都知道多慘,年輕人才會外移
還沒學會走就急著跑,公車系統沒建立起來民眾沒改變交通工具習慣就搞捷運
就業機會不先搞好,弄一堆短視觀光,高雄本來就不是觀光地,外來觀光客是有多少人會一直來?
看花媽近幾年努力搞觀光,都是曇花一現,時間過了甚麼都沒了,這樣的短期消費能撐多久?
或許高雄老人有錢人很多,但這種沒不具生產力的消費行為,只是加速崩壞罷了
喔對了,還不能虛高雄,一堆幸福高雄人會崩潰

幽靈見習生 wrote:
就短視阿,不敢砍大...(恕刪)

努力搞輕軌或許是為了高雄市的將來,高雄人將來應能體會,因為年輕人若都外移了,剩下居住的老年人對於輕軌的依賴會很深的,人都會老,將來就知道了,花媽加油
peter4035 wrote:
努力搞輕軌或許是為了高雄市的將來,高雄人將來應能體會,因為年輕人若都外移了,剩下居住的老年人對於輕軌的依賴會很深的,人都會老,將來就知道了,花媽加油


家門走路10分鐘外面搭個公車就要等很久了

從我是學生到現在都40歲了從來沒變過,隨便一等都30分鐘以上,又不準時

市長從沒想過要解決,到底有多少人想搭

老人是有多窮非要在大太陽底下曬太陽等公車再換輕軌或捷運

別傻了,有點錢的都自己騎車開車到處跑了

等著看輕軌大順路段到時如何大塞車,看繼任的市長如何收拾八



peter4035 wrote:
年輕人若都外移了,剩下居住的老年人對於輕軌的依賴會很深的

先想想為什麼大多數的在地人,
還是依賴省時又省錢的機車代步?

以自身為例:
開車騎車上班約15~20分
搭捷運 - 先走15分到捷運站, 不然就是先等5~15分等公車
在入站後 - 等3~8分等車, 再坐15分,
出站後 - 走5分鐘到公車站, 等10~20分公車, 再坐15分公車到目地地.
全部時間:40~90分

騎車15~20分 VS 搭2段公車+捷運: 曾經花約1.5小時
...花好幾倍時間跟更多的開銷 - 偶一為之還可以, 要天天這樣做, 試問有多少人可以身體力行?
這還是市區通勤, 如果是更遠的範圍... 還有在這樣酷熱的夏天

另外仰賴花錢的年輕人的外移了
來的都是免花錢的銀髮族,
更多的捷運更多的輕軌 VS 更少的花錢年輕人
提醒目前高雄舉債2600億 + 只剩500億舉債空間 + 蓋黃線須自籌800億尚有不足的200~300億缺口
只怕虧損更是雪上加霜
到時候的花媽 人呢?

節錄重點
擠爆的北捷 VS 冷清的高捷──為何高雄人寧願騎機車也不願搭捷運?
1. 北捷花了不到一年時間,兩條路線,甚至還不是路網就有一億,
高捷花了兩年時間,兩條交叉線形成的路網才到一億,而且高捷還比北捷長了 10 公里。
2. 如果不是住在捷運站附近基本上就不會搭捷運了,
因為你要到捷運站就是要騎車開車,不然根本無法從家裡到捷運站 ,那你就會乾脆直接騎到目的地。
在高雄,就算住在捷運站附近,你的目的地不在捷運站附近,出了捷運根本不知道怎麼到目的地,你也還是會騎車開車

另外FROM一科大行為財務分析報告(資本預算探討-以高雄捷運為例)...
高捷一份營運報告指出,
如果捷運日運量維持在二十九萬人次,高捷年虧損額是三十億元以內,
運量不及十萬人次,高捷的營運虧損幅度將大幅增加,高捷預估年虧損額度是五十億元。
(PS.高捷去年日均運量首破17萬)

報告結論:
高雄捷運跟臺北市的經驗是完全不一樣的。
大部分臺北市民原本就有使用大眾運輸系統的習慣,習慣走一段不算短的路去搭車,搭完車再走一段路。
從搭公車轉為搭捷運,轉換很平順。

高雄市的大眾運輸系統不發達,市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就市民習慣來說,高雄市的都市化的程度並不高,比較像是有一百多萬人口的農村。

高雄市需要捷運,但高雄人不是臺北人。
高雄捷運如果沒有完善的公車路網來支撐,
高雄人如果沒有透過公車系統建立起使用大眾運輸系統的習慣, 高雄捷運就註定要虧損。
營運得愈久,虧損就愈多。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