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高雄房價真的有漲


monster_oliver wrote:
這位兄台,本人剛好是...(恕刪)


路過...

鋼筋這這陣子不是回檔嗎?報價跌落至19.xx

這種『建築用的乙級鋼筋』,今年而言並沒有漲很多

至於砂就更可憐了,混泥土到漲了不少


wilsly wrote:
路過...鋼筋這這陣...(恕刪)

如果真要看,去年鋼筋18000, 今年最高有衝到21100, 現在是 20000, 跟去年比起來是有漲的, 全世界都在搶廢鋼資源, 未來長期都會在高檔盤旋,要回到以前的 15000以下是很難囉!

砂的部份南部因為莫拉克風災的關係,所以來源不缺,價格提不上去
但北部這陣子好像規定只能用天然河砂,所以也漲到了 $500/方


常看南部人眼紅台北人,說台北市天龍國住了堆天龍人,殊不知整體條件真的大不如人..

高雄市的房價現階段想提升? 算了吧! 以下資料來自wiki

另外高雄市若缺土地,我看全台灣都滿了吧!

總面積:
合併後的高雄市:2946平方公里
台北市:271平方公里
新北市:2052平方公里


合併後的高雄市:台北市+新北市=2946:2323 (平方公里)

總人口數:
合併後的高雄市277萬人
台北市:262萬人
新北市:389萬人


合併後的高雄市:台北市+新北市=277:651 (萬人)



這樣可以大概了解台北市房價為何能比高雄市貴幾倍的原因吧!
說好聽點,高雄就是土地大又多!
台北廁所能換高雄套房,台北停車位可換高雄電梯三房,台北三房兩廳可換高雄透天厝甚至別墅
講難聽點,高雄房地產是易買難賣!
看到以上數據,你對高雄市的房價還能有所期待??



在台北,房價要漲是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在高雄,房價要漲是POPULATION, POPULATION, POPULATION


zenith0111 wrote:
常看南部人眼紅台北人...(恕刪)



拿人口跟土地來比,還沒縣市合併前,高雄市是全台灣人口密度最高的,連台北市都輸..

自己開google地球,去看一下,看高雄,市區剩多少地.....當然郊區是不能比的!

房價是~~~~看地段的、地段的.......台北最貴是大安區,可不是每個區都很貴


當然高雄房價是有漲,但是大概如果沒發生戰爭、核爆、天災外,
短時間或長久,高雄房價一定輸台北很多.


就台北的房價跟香港比~~~~台北也沒啥,輸多了!但是香港就小小一個...

qooto wrote:
拿人口跟土地來比,還...(恕刪)


的確,未合併前的高雄市在人口密度比的數據上高過台北市一點點點點點...

不過舊高雄市地形平坦,丘陵及高山多(半屏山,柴山,壽山..),不似台北盆地,所以相對居住上,台北市仍比當時的高雄市擁擠

至於你提到市區土地少.. 我父親在高雄工作,就我對高雄的認識,小港區和衛武營那的大面積空地就不少,夢時代附近的空地更誇張到可以蓋幾間大學在那吧!更不用三民區,農16,凹子底,看似開發積極,但就和美術館區差不多,實際上仍有不少空地區塊分布,以及左營高鐵附近的空地,即使有新的新光三越也似乎也需要很長的時間拉抬周邊區域,還有高雄大學附近的空地也讓我印象深刻!
重點是即使不少空地已開發,但空屋率實在太高!這可歸因於人口數不足所造成的供過於求

就算高雄市尚未合併,密度比高過台北市,但實際上的空地,就是比台北市多出太多!
樓上的,臺北市空屋率10.69%,高雄市11.25%,差不到一個百分點,空屋率太高?空屋率最低的臺南房價為什麼不是最高?

高雄大學的空地讓你印象深刻?關渡有沒有讓你感動萬分?

夢時代附近的空地可以隨便開發的嗎?看來你對高雄真的不熟

衛武營那塊地,一堆人捧著錢等著開發,可惜卡在產權問題,文山特區已經炒到最高點,這塊地的確是明日之星,你還忘了提中都那片地

如果臺北的房價可以用供需不足來解釋,那政府為什麼要打房?

如果你不炒房,幹嘛在意房價起伏,高雄的空地真的很多,但是很多都保留下來當公園,市區內能夠蓋的地真的不多,台灣人口密度最高的前五個區,高雄分佔二四名,臺北市佔三五名,新北市的永和拔得頭籌
台北的10.69%空屋率絕對比高雄11.25%的空屋率好填滿

台北的10.69%空屋率是建立在供不應求上,可被高租屋率抵銷

高雄的11.25%空屋率就尷尬了,因為是建立在供過於求下,多數已擁有自住房的人,
買第二間房的需求自然不大,高雄房屋易買,擁有房子自住的絕對比台北多
若高雄再把那些空地處理,建商持續推案,恐怕空屋率會續增..

再說保留當公園,為何要這麼多公園了? 若空地都不夠了,為何還要用來蓋公園?
環保?綠化?美觀?更好的生活品質?
這我不否認,但也是因為人口數低,房屋需求量不高才有這樣"狂蓋公園"的條件!

說穿了,人口數是決定房屋需求的關鍵因素之一,別只提人口密度比,畢竟地形因素是主因!
高雄市未合併前的人口,最高也只來到153萬,但鼻屎大的台北市就有262萬,比舊高雄還多70%!

無論高雄市有無合併,就算她曾是人口密度第一名,人口數少了台北市110萬,對房屋需求自然少得多,房價也因此疲弱不振!

更不用提可怕的新北市,擁有389萬的誇張人口數!
全台灣也才2300萬人,整個台北市+新北市就有650萬人,這股人流需求是推動大台北地區台北房價的最大主因!

假設你說的高雄空地全都開發蓋房,在高雄人口數"不增加",甚至還可能"流失"的狀況下,恐怕會把已經委靡不振的高雄房市再拖垮

仍是那句話,高雄房價要漲,要起飛,唯有提高工作機會,增加經建發展,吸引外縣市人口移入,不讓在地人才外移,否則才277萬的人口(高雄市和高雄縣合併後),對房屋的需求實在有限!
今天的新聞

國泰建設與政大台灣房地產研究中心昨日發布建國百年首季房巿調查,意外的是,五都除新北巿房價驚驚漲年增35%外,高雄房價漲勢竟排名第2,超越北巿14%,達29%,在民眾瘋狂買進下,全國首季成交量年增率高達1.52倍。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28/4/2qkt5.html

望屋興嘆
zenith0111 wrote:
台北的10.69%空屋率絕對比高雄11.25%的空屋率好填滿

台北的10.69%空屋率是建立在供不應求上,可被高租屋率抵銷

高雄的11.25%空屋率就尷尬了,因為是建立在供過於求下,多數已擁有自住房的人,
買第二間房的需求自然不大,高雄房屋易買,擁有房子自住的絕對比台北多
若高雄再把那些空地處理,建商持續推案,恐怕空屋率會續增..

再說保留當公園,為何要這麼多公園了? 若空地都不夠了,為何還要用來蓋公園?
環保?綠化?美觀?更好的生活品質?
這我不否認,但也是因為人口數低,房屋需求量不高才有這樣"狂蓋公園"的條件!


滿好笑的,你根本不知道空屋率的定義,居然可以做出這樣的結論,厲害!空屋指的不是非自用住宅,當然不包括租出去的房子,怎麼樣被租屋率抵消?可以用個算式來看看嗎?
對了,可以麻煩解釋一下台中的空屋率為什麼高嗎?我好期待你的觀點耶~

公園不重要,為什麼台北市不把大安森林公園拿來蓋房子?

照你的理論,高雄又為什麼可以達到29%的漲幅呀?
samling wrote:
滿好笑的,你根本不知...(恕刪)


我也覺得滿好笑的,高雄不是不會漲,只是有限.想飆高,夢到像台北市,現階段真是不可能的任務

我提的是實質數據,人口數是實在的,研究的量化數據只能當參考用,抽象意涵大於實質意涵,我打個比方好了!

有人提到高雄房價漲勢竟排名第2,超越北巿14%,達29%
撇開中國時報斷章取義引用的數據,來做個增額倍數的比較

以下為概略值,可能更高或更低,不過在誤差範圍最小內提出概略數字

台北市新成屋均價每坪50萬+14%=57萬
高雄市新成屋均價每坪15萬+29%=19.35萬

北市增額:高市增額=7萬:4.35萬

房價較高的地方,漲幅看似收斂,但實際增額仍驚人,北市每坪增額至少比高市增額多1.6倍

然而,大台北地區有650萬人口支撐,大高雄只有277萬人口,支撐力道相對虛弱!
對高雄房價,大家都可以有期待,但在人口總數增加前,過度期待,只會變成買房買貴,被炒家玩弄的冤大頭!

另外,每坪57萬的房子在台北好賣,還是每坪19萬的房子在高雄好賣?
很難想像貴了3倍的房子會賣得比較快吧!

再來你提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這真的沒甚麼好比的,已是false analogy
你覺得台北還會有第二甚至第三座這樣的公園出現嗎?
正如擁有八百多萬人口的紐約市會再有第二甚至第三座中央公園? 英國倫敦會再有第二或第三座海德公園嗎?

高雄呢? 答案你自己很清楚!
你覺得大安森林公園和高雄中央公園或都會公園的市值哪個高?




最後你提到租屋率,有多少房東會實質申報房屋有出租,然後讓政府抽所得稅?
因此,真實的出租率無法判斷,因為有太多隱藏出租戶!
以水電用量來判斷也有爭議,這個也很難去分辨真實性!

然而,對於沒有申報房屋出租的戶數,政府自然會以空屋論!
合理假設,你覺得北市租屋者多,還是高市? 答案不置可否,會是前者!
自然可以再合理假設,台北市出租率抵銷空屋率的程度絕對比高雄市來得高!

同理,把台中市面積,總人口數,建房率一起想像,就能歸納出為何台中市空屋率高的可能原因!

再者,你能想像,多數建商會保留10~30%甚至更多戶數留著未來炒作用?
這些登記在建商人頭下的保留戶也是空屋率不實在的因素之一!

講難聽點,空屋率和出租率是房市調查中最不真實的量化數據!
基本上空屋率和出租率的結論,進行質化的趨勢推理可能還比較真實!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