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高雄 水山硯


yachia wrote:
四房48坪..(含裝...(恕刪)


其實應該這麼說~
自己進去的感覺好不好~有沒有喜歡這間房子!
如果自己進去感覺不好~大家覺得合不合理的價格也是多講的!!!

但反之~

大家講的也不用聽了~買就對了!!! ^^'

48坪750萬含裝潢(不知道您裝潢的程度~粗估房價一成 75萬)
含平面車位(大概是100上下)
扣下來
其實一坪 11.98萬 算可以接受耶~
BIGHANCE wrote:
如果我跟你說 前兩年...(恕刪)


前兩年 11萬也買不到 全誠吧,
全誠價錢不好砍是有名的

不會像太普某些案子一樣,
開價嚇死人,
成交價笑死人,
中古行情跟京城、城揚差不多

如果我預算有750W,
我不會買在鼓山路(除非是大坪數透天),
這地段很不抗跌(交通、環境、學區、生活機能都不盡理想),
建坪48坪,主建物連30坪都不到,
建商品牌也沒有加分(泰X還是有比和築、齊裕好一點),
5年、10年後就後悔了

現在有奢侈稅的議題,
新成屋影響有限,
因為只是把推案速度放緩,
但現在去談中古議價空間就比較大了,
750W買絕對可以買到很好地點的房子的


teabox wrote:
那可能等不到你下手了...(恕刪)


人家買房 你出張嘴
可笑

躲在螢幕後面耍寶很好玩嗎 ^^

yachia wrote:
四房48坪..(含裝...(恕刪)


小弟最近也在看
因為他的開價平均在14W/P - 17W/P之間
個人不太能接受這樣的價格,應該很有議價空間
同樣價格可買到美術館舊法規的物件(一樣沒人住過只是可能蓋好3-5年以上了)
且舊法規公設比大部分都30%以下,相對的室內空間變得更大
山水硯公設要到33%,且地點實在沒有發展性(周圍都是舊部落)
純自住ok,若之後仍會有換屋的考量,可能之後升值機會不大(能保值嗎??)
雖然青海路上未來會有地鐵站,但物件周圍都是既有舊建築,看不出來能有多大的改變
而且他的裝潢只有簡單木作(不含移動式的桌子、沙發、床等)
也就是花了52-58W裝潢還要再另外買桌子、椅子之類的
雖然小弟不懂材質,但看過那麼多房的經驗感覺起來那些木作很普通
表面上看起來750W有含車位、裝潢,但其實直接反應到整體售價
若單買空屋談起來價格又會不一樣

若有750W的預算,建議直接考慮美術館


gahinglee wrote:
小弟最近也在看因為他...(恕刪)


木作普通???
讓我懷疑您確定您有去看空屋嗎?

看完空屋...我想您會佩服這些從事室內設計業的設計師
designer721 wrote:
木作普通???讓我懷...(恕刪)


幾十萬的平價裝潢大部分都是木作+油漆,
質感好不好要看設計師功力,用料跟施工品質,
這個行業競爭也很激烈

不過建議還是不要給建商綁裝潢(差額被補回房價),
直接找原設計公司談的發包價格會更低一截

住鼓山路這種舊社區也不是沒有好處,
因為地段率的關係,
房屋稅會比市中心,農16,美術館低不少


designer721 wrote:
木作普通???
讓我...(恕刪)


小弟已經說過我不懂材質了
設計歸設計、材料歸材料
我很讚賞他的設計
但我是以外行人的眼光來看木作材質本身而不是設計完的質感
若他用的是值5X萬的材質,我寧可說他是貴在設計
因為一樣是開價的問題
同等級價位在其他物件是含可移動的裝潢的
且您若有看過那間蘋果綠的樣品屋也許會有另一番不同見解
小弟之前有推崇過此物件飯店式設計的衛浴(純個人喜好)
其他就....

這2年為了買房成家用
看了不少物件
就算再怎樣外行也累積了不少經驗
正因為美術館周圍的房價與日俱增
才退到較外圍的地段
但卻發現沒有比較便宜
難道真要應了此物件代銷小姐講的"政府打房對預售屋不會有影響"

小弟已經要再次談價錢了
因為有需求,若價錢更合適,或許就會選定他
看了2年屋只看到更多投資客買走心中理想標的
也只看到房價越來越漲的趨勢
有真正對此物件有興趣的人可以討論一下嗎

若沒意外應該會談空屋+車位
近期我也打算再回去看 看他的價格是否鬆動

之前(二月份)談到的價錢不是很漂亮
小姐前幾天又打電話來強力催眠
看來他們也急了

如果近期有去看的大大 大家交換個訊息吧
或者糾一糾 一起去看

gahinglee wrote:
小弟已經說過我不懂材...(恕刪)
gahinglee wrote:
小弟最近也在看因為他...(恕刪)


裝潢若是預算有限,
個人建議用系統家具或成套同色系家具搭配簡裝或壁紙及可。
木作裝潢畢竟用久了就是會舊,
單靠補漆效果還是有限,
很多中古屋裝潢價值幾乎忽略不計未必是因為設計不好,
而是舊裝潢不是大家都喜歡,且不拆又不能仔細驗屋

最近的新案除了公設比高(跟休閒設施多寡無關),
附屬建物也越來越會灌水,
陽台、雨遮、屋簷那些就能佔不少室內坪,
或是建商將陽台移作室內的違建

所以還是算室內實坪比較準一點,
室內實坪比=空物主建物面積/空屋建坪
一般高於65%的都還在合理範圍,
也就是40建坪室內實坪應該要有26坪以上,
加附屬建物則是在27.5坪以上

中古市場成屋買賣中,
室內主建物實坪單價的計算也越來越成為主流,
所以不單是公設比低就好,
附屬建物面積灌太多或是陽台移作室內(違建)的案子要多考慮點

各位屋友...大家晚安
小弟我在明德路土生土長三十餘年(1797)自我高中時每年到了梅雨時期或豪雨特報時我都會特別擔心因為都會淹水,我沒有說謊因為都是有新聞報導為證,每次里長都說會全力爭取淹水的補助,結果都是選舉的空頭支票
我也想去看本地的新建案只是想到919風災時建案的地下室光室抽水就花了兩天以上,我也打消一半的念頭
我只是想愛車變成潛水艇時該如何是好? 因為每次我都要急著移車到青海橋或九如橋上,順帶一提友大多人都認為汙水下水道的興建會減少淹水的發生......那是錯的
因為汙水下水道是要淨化廢水的排放所設置的 希望大家有機會當鄰居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