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bs wrote:之前有朋友在哪裡買大樓 一出門就是新崛江 十幾年前買了九百多萬幾年前賣出幾乎被腰斬 五百多萬... 在南部買大樓,要賣出時被腰斬算剛剛好,除非特定區域,不然在南部還是偏愛透天房。
不好意思~我不是高雄人但住在這也幾年了.........近年來看路邊的售屋廣告只有漲價!!但........我不知道為啥要漲??明明還有空地等發展??很多地方空屋率也高??房子品質也不算頂好??高雄的就業也不能跟北部比??那.........為什麼漲價??請問有人可以給我指點迷津嗎??謝謝
化妝棉 wrote:不好意思~我不是高雄...(恕刪) +1我真的也不懂吶?真的是很多二手的開價跟新的差不多,甚至更貴,前二年再看房子時,代銷就說現在開始房市要大漲,現在不買以後開價更高,(這句話還真印證了)不過那是有利多時,現在不是打房嗎?怎麼也沒比較便宜,怎麼樣講都代銷、建商贏,真的不解??
joychen0809 wrote:+1我真的也不懂吶?...(恕刪) +1高雄是這樣的 沒錯!多數開價是太離譜即使20年屋也是開天價所以成交量小 成交價也差粉多但這和台北不同台北多的是投資客"做"出來的成交高價
覺得真的可以再忍一忍建商已經在跳腳了~開徵奢侈稅 南部建商:置高雄建築業於死地 【聯合晚報╱記者謝梅芬、王昭月╱高雄報導】政府將在今年7月開徵「奢侈稅」,高雄市建築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武聰批評政府不該在高雄市「打房」,對高雄地區建築業者實在非常不合理;高縣建築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劉文城也說,政府要打房,也應考量地域的不同,「中央政府搞不清楚狀況,大家日子就難過。」陳武聰說,政府不該「一竿子打翻一船人,高雄的房價從來都沒有過熱的現象」。他說,高雄市在民國97年推案量是3355戶,民國98年3077戶,民國99年4833戶,但每年平均去化量約6000戶,顯示高雄市的供應量都很穩定。陳武聰說,高雄的房價一直在每坪10到13萬元間盤旋,建商利潤有限,如在銷售過程中遭遇瓶頸,拖個3、5年即有虧損;反觀北台灣即使是30到50年的老舊公寓還有每坪30到50萬元的行情,更遑論新建房屋動輒每坪在百萬元以上。「中央銀行如果打房,請檢視高雄的房價!」陳武聰說,否則對高雄而言,無異是殺雞取卵,「將高雄的建築業置之於死地,並使高雄經濟永無翻身之時。」高雄市不動產代銷公會創會理事長陳世雷也說,「問題不在房價,而在土地」,南部房市薄利,奢侈稅政策一旦通過,會傷及無辜。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MAIN_ID=423&f_SUB_ID=4155&f_ART_ID=233159
ruthruth wrote:陳武聰說,高雄的房價一直在每坪10到13萬元間盤旋,建商利潤有限,如在銷售過程中遭遇瓶頸,拖個3、5年即有虧損;...(恕刪) 真好笑,我怎麼今年都找不到10-13萬的新建案?連前三年的二手屋都要賣15了...
以一個小市民角度來看 到底房價持續走高有什麼好處?開價越來越貴我生活就比較快樂嗎?"高雄的房價從來都沒有過熱的現象" ?這句的答案是需要驗證求得 不是他一句話可以下定論沒過熱 哪需要擔心建商倒閉? 反正南部供不應求 你再繼續喊高大家還是會買反正奢侈稅剛推出時投資客每個都說不怕也打不到 有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