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大水前的白天,陳菊說:「高雄風和日麗,我不必參加中央的防災視訊會議。」淹大水的翌晨,她說:「淹水主因是超過二百年暴雨頻率。」(老天應負幾成責任?幾乎是兩成嗎?)不甩中央,推諉給老天,國人想知道高雄市府應負「幾乎是」幾成責任?
高雄世運的經費「幾乎是九成」由中央撥支,但「幾乎是」由陳菊一人包攬了百分之百的功勞;現在,治水經費百分之百掌握在市府手中,但陳菊卻說淹水的「幾乎是八成」責任在中央,這就是她的算數水準嗎?
Your brain has two parts:the left & the right.
Your left brain has nothin
realsync wrote:
這次高雄淹大水,出現...(恕刪)
就是有人聽 有人信 所以次次都這樣說....
高雄的表面真的進步粉多,市容漂亮很多,弄了許多的大公園,也造就公園週遭的房價上漲,肥了某些人的荷包,滿足了部分人的虛榮感...
市政府真的很用心在做市民喜歡的工程,至於做了沒感覺的,像是下水道、清淤、滯洪池等基礎工程、招商、經濟發展上這種東西,花錢多、市民也不容易感受到,這種東西就不一定會做了吧,畢竟資源有限,要將錢花在有市場的刀口上吧....
怎樣的市長與團隊,我想跟市民的要求有關,市容改善要做、經濟發展要做、區域發展要做、但最重要的基礎建設更要做 ,若是市民用高標準要求,我想任何市府團隊都會戰戰兢兢的,希望這次教訓除了給市府一個教訓外,也讓市民學到該如何要求,不要被表面的手法麻醉了....
我是路人甲 wrote:
就是有人聽 有人信...(恕刪)
其實這次完美呈現了政客的言行
今天如果是高雄縣選高雄縣,高雄市選高雄市,陳菊絕對不會說水是從高雄縣淹過來的...
但是這次大家是對手,先拖個楊秋興下來(水明明就是高雄市自己淹起來的...)
然後再批中央(莫名其妙)
那高雄市之前編什麼預算勒,直接講治水請中央負責,給的錢只要不夠,市府就不管;結果不是,要了錢然後又說是中央的錯!!
我記得以前颱風來之前還是夏天到,都會先修剪樹木,現在好像都沒有,至少我家這邊都沒看到
本來不會淹的,一些雜物還是植栽一被沖到低處還是排水設施,一塞住!!能不淹嗎?
水是很大,但總還是可以再減少受傷程度...
還沒救完災就先說誰的不是,真的差勁~
今天新聞~花媽又語帶哽咽說:「我從來沒有、也絕不推卸責任,只是要表達整體流域、區域的治水才會有效!」
她的原則還真妙,八成是中央,這不是推責唷?
高屏溪還是阿公店溪灌到高雄市了嗎?
區域治水這點沒錯,這區就是高雄市區...
當時會淹,主要是200年防洪頻率的堤防缺口臨時堆起的堤防潰堤,間接導致抽水站掛點
與此次高雄800毫米破600毫米的200年防洪頻率,情況不大不同!
再者台北市的防洪,由於是首都又是人口全台最密集區,故做的最佳,所花得金費遠高於其他縣市
比照經濟部水利署、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600公釐雨量"
http://www.dprc.ncku.edu.tw/download/ncdr/高雄縣市600.jpg
http://www.dprc.ncku.edu.tw/download/ncdr/台北縣市600.jpg
在600毫米下,台北市與高雄市預測的淹水區就差很大
台北市只局部淹水,高雄市已淹很大,但與台北市隔一條河的台北縣有些地區卻也淹很大!
不過~破600毫米200年防洪建設的800毫米豪雨要是下在台北會如何?.........難以想像!

當南部淹水應該檢討的當下,台北及全台的地方首長及中央官員你們又有何去防範800毫米甚至2000毫米的超大豪雨?
再者~近年缺水的狀況也越加明顯,全台的地方首長及中央官員你們又有何作為去因應?
我插幾句話,有不少人都批評高雄市只會做美化工程,不做基礎建設
我從高雄市府網站抓一下資料來讓大家看看
市容美化工程方面是養護工程處負責(含道路,橋樑,路燈,公園管理)
基礎建設由下水道工程處負責(含污水系統,排水防洪,溝渠維護,河川整治)
96年度總預算678.4億 養工處預算13.3億 下水道工程處預算34.8億
97年度總預算712.7億 養工處預算18.7億 下水道工程處預算30.7億
98年度總預算845.8億 養工處預算27.2億 下水道工程處預算36.7億
99年度總預算736.9億 養工處預算18.5億 下水道工程處預算47.2億
整體來說高雄市府的基礎建設應該也不錯了啊
slashliu wrote:
在大家都在比那一個都市的led用的最多, 最亮, 公園最大, 設施最漂亮的同時, 將您下次選擇候選人的時候, 將一些基礎建設也放在關心的項目裡..
除了基礎建設以外, 其實居民公德心也是很重要的啊, 如果水溝底塞滿了垃圾, 再大的下水道也不夠放..
居民公德心.......
那天看電視新聞(忘了哪一臺)
報導果農因為淹水收成泡湯
現在很多水果在成長期間都會套上一個網狀泡綿跟塑膠套
(我是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套上,大概是為了防蟲害之類的)
那果農接受記者的拍攝與採訪
一邊抱怨說 果樹泡過水 這些水果也不行了 一邊弄下那套在水果上的塑膠袋跟網狀泡綿
然後看他隨手就把他弄下的塑膠袋跟網狀泡綿往田間的排水溝扔.......
看到這一幕......
民眾的公德心是需要再教育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