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去了趟廈門,廈門人口約130萬跟高雄差不多,當時在市區有一條很像台北木柵捷運的高架路段,連車站都幾乎一模一樣,我們以為是捷運,但卻發現上面跑的是公車,問導遊為什麼是這樣?導遊回答他們政府有規定城市人口未達一定數量前是不能蓋捷運,但若等人口增加到標準再蓋,工程、徵收、社會等成本將大幅增加,所以先將結構做起來,機電及軌道等將來人口增加到標準後再做.所以對岸的人都知道人口不足是養不起捷運的
老自犬 wrote:去年去了趟廈門,廈門...(恕刪) 所謂的人口,即使以台北人口數去對岸相比,也只是個小城市的人口而已了,不是嗎?2300萬 vs 13億 ,光一個上海人口就快跟台灣一樣了換個角度想,大陸前幾大城市已經有了所謂捷運這種基本的公共建設了?台灣呢?連北韓平壤捷運部分都比台灣進步多了
alankao88 wrote:那你覺得約多少人才養...(恕刪) 多少人養的起我不知道,但大台北地區有600萬人口,捷運是賺錢的,高雄是賠錢的,台中人口比高雄少一點,所以交通部毛部長反對台中蓋捷運,理由也是不具經濟規模,會步入高雄的後路.但專家說可蓋輕軌捷運,可省不少成本
opelisc2000 wrote:那橘線又要如何解釋?...(恕刪) 高雄捷運車廂是EMU電聯車 車組與機電系統現在都是以3組為基準加掛的話絕不是3節在另外脫3節這麼簡單如果只是為了橘線再額外加掛,那不就會有調度上的問題?再者,修改機電系統又是一筆成本早晚都要修改的,這個時候早早改根本沒意義反正班次也夠密集不是有人一天到晚再嫌台灣人懶嗎?花點時間擠捷運還要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