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關於高雄市的高房價

sab_chu wrote:
我看屋一年後的心得是...(恕刪)</blockquot>

呵呵~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或說今年)推得建案(單指大樓)幾乎沒有一間開價低於20萬以下的

跟朋友討論過後~有一些些的交集意見

1.市區的範圍定義似乎在擴大~~五六年前講到高雄的市中心大家馬都認為是中山路五福路三多路或文化中心等
但現在卻往北到鼓山農十六.左營漢神巨蛋,往南的前鎮也有一大堆方正土地等著被開發

2.高雄土地價格最高的時候大概在民國八十多年,沉寂了一陣子,老實說早就往回彈了,所以建商取得土地成本也越邋越高(另外,我們在想大家都說建商都賺暴利,但有沒有人想到其實地主賺的利潤才是最大的,成本也是最低的)

3.建商未了降低風險,在地段較好的地區推高價建案才會將利潤最大化,如果強推平價住宅反而會陷入與同類產品太多競爭及價格戰,有時銷售時間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你看台北的帝寶賣了多久阿!!不要跟我說因為台北人有錢所以買得起,而是要反過來想,建商分析衡量了各項變數,將價格開到每個時間點的最高價,你喜歡有能力就得調高預算(其實有錢人買房子也不一定比我們容易,因為他也想買到最低的價格阿,一般的房子他又看不上眼,所以他還是得受能提供符合她們心中理想產品的建商所制約)

4.老實說高雄的平價新屋或中古屋的數量應該足夠(所以建商就不想蓋此類產品了)所以還沒買到理想住宅的人是否要停下來檢視預算還有客觀條件等問題

一坪20萬的房子如果不是我能負擔的起,我幹嘛一直抓狂的說建商在哄抬價格(建商的目標客戶名單根本沒有我的名子,當然,她們也不是我的菜)~~~靜下心來好好想,我到底要什麼??我願意花多少代價去得到??說真的..還留在高雄認真努力以及願意把人生最重要的投資放在高雄的各位,妳們的負擔真的不會比"台北人"或"在台北的外地人"還重.

我自己呆過台北,很多朋友也留在台北,雖然回來後我的總收入降低,但我也一個家了,每個還在台北的朋友每次來都很羨慕,因為仔細算算,台北的薪水高,但各項負擔更高.....

各位加油~~很多趨勢的演變,我們真的無力也無法去說什麼,大家一起努力弟過每一天,一起為心中那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理想而拚命~~共勉之~~^^~~乾八爹
x庭就是崑庭啦...
這家建商評價應該還ok吧...
三京的新建案開價也都不便宜了阿...
鳳山建國路這邊還有一堆開價十幾萬出頭的建案阿...
這邊也算是市區吧...
建商開始恐嚇市民了~~
現在不買的話,以後會從每坪十六、十七萬元起跳喔.......

2010/01/16
地價、造價雙漲 高雄房市看俏

高市建築開發公會理事長陳武聰表示,去年一年來,高雄地價平均漲了三成多,再加上建築物造價也疊高
原本一坪五萬元的造價現在要七萬元,在地價、建物造價雙漲情況下
一旦新成屋市場現有的三、四千戶餘屋去化後,高雄的房價將從每坪十六、十七萬元起跳。
阿明啦 wrote:
唉....大樓蓋了那麼多.坦白說結果還是一樣的.可以住的好一點誰要住次級的呢.蓋的好.地點好.風評好.就一定貴嘛.問題是買的起嗎...不要想說有俗又大碗的事啦.就像當初在買京城房子的時候.京城建設經理說的:沒有我們京城蓋那麼多.你有俗厝買嗎....唉..是事實啦.一樣在明誠路上只是左右邊.因建設公司不同就差了近200萬.有錢就可以買好一點嘛.這道理我也懂.只是口袋不夠深而且.......哈哈哈(恕刪)



沒有京城蓋了一堆分離式冷氣主機亂掛在外牆上的案子,農十六或美術館區大概也不會有這麼多難看的房子吧?對外觀多用一點心,難道真的這麼難?

lecson wrote:
沒有京城蓋了一堆分離式冷氣主機亂掛在外牆上的案子,農十六或美術館區大概也不會有這麼多難看的房子吧?對外觀多用一點心,難道真的這麼難?(恕刪)


不掛外牆
你叫它掛哪裡

平價的房子
最好所有面積都變成室內

於是
前陽台外推了
後陽台小的連放洗衣機,曬衣服都不夠
當然浪費錢的雨遮也不夠面積放

所以
從外觀看
就變成了沒有陽台沒有深窗沒有雨遮
很像一個大盒子的房子

京城超多這種房子的
(沒辦法,大家都想把所有面積變成室內~)
johnny7410 wrote:
不掛外牆
你叫它掛哪裡


這就是用不用心的地方了

我不相信規畫時設置一處合適擺放室外機的地方有這麼難
最簡單的用統一型式的鐵窗予以遮蔽,這樣也作不到??

就是因為建商不好好規畫,住戶只好將室外機掛到外牆上(至少佔90%以上的原因)

我在北部長大,可是真的很少見到北部的住宅大樓會有這麼大辣辣的把室外機掛在外牆上
真是醜到斃

雖然高雄還是有用心的建商,但比例上還是少多了

我就是買京城的房子,之前看屋時最討厭的就是上面冷氣的問題
而老實說,京城這種問題最多,我是買他沒這種問題的案子啦,但最主要也是價位的考量


johnny7410 wrote:
平價的房子
最好所有面積都變成室內

於是
前陽台外推了
後陽台小的連放洗衣機,曬衣服都不夠
當然浪費錢的雨遮也不夠面積放

所以
從外觀看
就變成了沒有陽台沒有深窗沒有雨遮
很像一個大盒子的房子

京城超多這種房子的
(沒辦法,大家都想把所有面積變成室內~)



這我有不同的看法

陽台外推的部份
我倒覺的反而是北部的房子較多這種情形
南部我不敢說沒有,但看了二年的房子,至少稍具規模的建商幾乎沒見過這種情形
尤其是農16跟美術館的房子,是不是跟當地較嚴的建築審查機制有關就不知了

另外如果我沒搞錯的話,陽台部份並不計入容積率管制範圍(但有限制上限)
而一坪陽台建商也賣你一坪的錢啊

所以如果我是建商,我會在合法的範圍,把陽台面積灌到最大
但外推的部份,考量日後糾紛很多,除非我是一案建商,不然最好不要碰


ycyly wrote:
這我有不同的看法

這就是用不用心的地方了

我不相信規畫時設置一處合適擺放室外機的地方有這麼難
最簡單的用統一型式的鐵窗予以遮蔽,這樣也作不到??


除了放陽台雨遮
我真的不知道要放那裡

掛在外牆其實是違法的(就算用鐵架也一樣)
只是沒有人去檢舉罷了

改天你走在路上
被它滴到水
你就可以去撿舉了

陽台外推的部份
我倒覺的反而是北部的房子較多這種情形
南部我不敢說沒有,但看了二年的房子,至少稍具規模的建商幾乎沒見過這種情形
尤其是農16跟美術館的房子,是不是跟當地較嚴的建築審查機制有關就不知了

另外如果我沒搞錯的話,陽台部份並不計入容積率管制範圍(但有限制上限)
而一坪陽台建商也賣你一坪的錢啊

所以如果我是建商,我會在合法的範圍,把陽台面積灌到最大
但外推的部份,考量日後糾紛很多,除非我是一案建商,不然最好不要碰..(恕刪)


我印像中
太普很多案子都有外推
全誠至真好像也有(不確定)
陽台雨遮面積不佔容積率但最多只能蓋當樓層1/8面積

台灣人喜歡室內越大越好
如果建商蓋了太大的陽台與雨遮會導至總價變高
一般人不易接受
因此建商便投其所好

高價大樓產品便不會有此現像
因為此類產品客戶不會計較陽台佔室內面積百分比
在忽的是美觀跟設計感受

其實良好的陽台具有完備建物使用機能,例如洗衣、晾衣、熱水器、空調設備空間等以及避難功能,良好的雨遮設計是節能及開窗自然通風防漏水防雨所需,具有綠建築功能。

如果還是覺得陽台很浪費空間
那就找一個陽台進出的
好處是梯間不會凌亂
陽台可當玄關置鞋櫃
放腳踏車嬰兒車都很方便
客人來也不會沒地方放鞋






小弟最近也剛買了房子
深深感覺到高雄新房子的房價真的是給他貴到
好多新大樓建案開價都高到很誇張一堆15起跳 20起跳的
市區還有巨蛋農16那邊小小的透天也要一千多 一大堆兩千的
錢真的有這樣好賺嗎真的不知道在貴什麼的
感覺只是一昧的想跟台北新竹台中房價看齊
不辣不愛 wrote:
小弟最近也剛買了房子...(恕刪)


最近都沒看到有些人在說美術館附近便宜的人出來回文了

不知道都跑哪兒去了

DiabloIII wrote:
最近都沒看到有些人在說美術館附近便宜的人出來回文了

不知道都跑哪兒去了


因為沒搞頭~在高雄講房價便宜誰不會?滿山滿谷~

每次有人上來問房價,都是滿嘴最低價啦
還有自稱高雄人的說高雄都是勞工,搞不懂房子都誰買~
這些人應該永遠不懂,也不需要懂吧~

每次看到高雄這幾年美美的一些公共工程基礎建設,確實吸引人,但也才剛開始別高興太早,主要的產業及就業問題。每次在01看到一些所謂高雄在地人的觀點,自己也在講,然後說別人嘴巴講出來是北部觀點也是同一批人,說真的~高雄要進步,該淘汰的早晚都是要淘汰~

不辣不愛 wrote:
小弟最近也剛買了房子
深深感覺到高雄新房子的房價真的是給他貴到
錢真的有這樣好賺嗎真的不知道在貴什麼的
感覺只是一昧的想跟台北新竹台中房價看齊


高雄房價貴?哈哈~都快別人的廁所價了~
來01總覺得高雄版是很有趣的地方,如上面說自己房子都買了,後面還加了一句:錢真的有這樣好賺嗎真的不知道在貴什麼的~哈哈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