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

大家認為高雄捷運10年後會是什麼樣子呢??

Bailysu wrote:
今天能移動的距離本來就是關鍵,如果我前往一個交通工具的站,只為了移動7km,而這7km沒有平面道路嗎?
如果有,那我不認為搭它會比較快或是比較划算或是......(恕刪)


台北捷運綠/紅線,新店站到台北車站這段,實際上的長度也只有稍微多一點的10.3km,中間有一堆的平面高架道路,但如果您問搭捷運會不會比較快或比較划算,相信會有數十萬人跟您說『會!』

何況,就已經特別強調那條線本身是一個路網的一部份,因此路線本身雖然只有7km但它的『服務範圍』卻不只7km,而是得將小牧市中心擴散開來的交通路網,或甚至連名古屋市的路網都視為是桃花台新交通的串連服務範圍。您要繼續圍繞在7km vs. 42km這議題上繞圈圈,不是斷章取義那是什麼?

當然,桃花台交通是因為硬要在人口實在不夠高的地區建一個系統去經營,所以它會在短短15年之內失敗、倒閉廢線。雖然不能直接拿來類比其他城市的狀況,但背後代表的意義仍然是值得省思的。高雄捷運雖然路線較長、服務範圍內的人口較大,但它仍然面臨一樣的問題,例如人口密度偏低(人口多跟人口密,並不能拿來互換),替代的運具模式成本夠低、痛苦指數不足,再加上,沿線人口總數並不能代表實際可能的搭乘旅客數,別忘了一個旅次的產生得有起點和終點兩端,沿線人口密度高表示起點先有了,但終點呢?如果這些沿線人口大部分旅運的終點都不在『系統』的服務範圍沿線,那人口再多也是枉然。

倒是,您這句『捷運要就是網絡跟長度,跟搭的人口』頗正確的,所以這不就繞回原來的話題了:一開始的時候我本來就是說如果一個城市的人口密度與交通模式不符合,卻硬要蓋高運量系統,下場就是搭乘旅運程度比評估時低非常多,導致流動性的問題與鉅額的虧損,而影響到系統繼續營運或甚至繼續擴張路線的可能性。桃花台新交通就是因為這緣故掛點的(原本還想要蓋延伸線提高其利用便利性,但因為通車後虧錢越來越嚴重,導致根本沒錢蓋延伸線),而雖然規模與背景不同,但並不表示類似的情況不會出現在其他系統上,這是概念問題,並不可直接用數字去套就斷然說這種是絕對不會發生在另外一個城市!

Ambition wrote:
六節的自強號應該是太...(恕刪)

柴油自強號(南迴線)不少是6車

npic2001 wrote:
高雄捷運站停車不夠方便嗎?!
高捷的接駁車還不夠方便嗎?!
屏東台南地雖廣但人口不集中一通卡行得通嗎?!
你確定你不是在耍嘴皮子嗎!

和台北捷運接駁車比較起來,高雄捷運的接駁車班次實在不足,光是前鎮高中到五甲的捷運接駁車,居然要20分一班。

屏東台南地雖廣也不集中,但一直都是以高雄為核心,只可惜大眾運輸就不怎麼集中,就連公車動態系統整合,屏東做一套,高雄做一套,台南又做一套(台南市公車也是高雄客運開行)。

台北的悠遊卡都能整合台(新)北市和桃竹苗和基隆公車,連車站瑞芳到新竹也可以用悠遊卡,中部的台灣通也推廣到嘉義,反觀南部唯一能用電子票證的鐵路是台南到沙崙站,而且只能用北部的悠遊卡和台灣通,大多數台南人持用的一卡通卻不能搭乘沙崙支線,這就是方便性問題,所以希望台鐵能夠比照北部,在南科到潮州站設可刷一卡通設備,搭配高雄捷運轉乘優惠,相信可拉近不少捷運生意。
SElephant wrote:
台北捷運綠/紅線,新店站到台北車站這段,實際上的長度也只有稍微多一點的10.3km,中間有一堆的平面高架道路,但如果您問搭捷運會不會比較快或比較划算,相信會有數十萬人跟您說『會!』

您要繼續圍繞在7km vs. 42km這議題上繞圈圈,不是斷章取義那是什麼?


台北車站請往善導寺方向加7km,再去問台北市民,如果只有這一條會不會很方便?
再來給結論
因為高雄就沒有高架道路,也不用過條大河,你要拿路比較難走的是ok,但請把台北其他路線都抹掉再來說

從頭到尾我沒把7km當成誰失敗的主因,我是比到7km跟42km了嗎?
看一下你引言的部分好嗎?
我第一次回覆你,提到一句7km
你就引那句,回我整篇,認為我整篇都在講7km

第二篇回覆你,整篇講到了路網
何嘗高雄市公車/高鐵/台鐵不也是路網一部分,但如果只加了捷運7km,那樣是沒有用的
但你引言還是兜在7km

第一篇最後那一句,補充說到那7km拿到台灣還是會失敗
我有不同意你什麼嗎?是你比較斷章取義還是我?
我要講的重點根本不是7km,你卻一直認為是,你要我怎麼解釋你才能懂?
真的有賺錢,7+7+7會一直出現,就跟台北一樣
桃花台的中運量
拿到高雄,就是發揮不了作用
拿到台北,不會只蓋7km,如果只蓋7km,台北根本沒現在方便
而且台北一開始也蓋了遠遠超過那公里數
如果不能理解我要說什麼,可以不會回我,好嗎?拜託...
嗯,我住高雄,我家離較近的高鐵車站騎車要8分鐘,停車等車上車坐車下車後再走一段路到上班場所約要25分,到上班場所共花30幾分,我從家裡騎車去上班只要15分鐘,一個禮拜坐高捷的錢可以讓我支付3個禮拜的機車油錢,所以....除非高雄市的交通陷入黑暗期,10分鐘的路要花1小時,油價飆漲5倍,不然我應該還是不會坐吧,可是話說回來,我以前就不覺得高捷有特別好在哪裡(大概因為我的活動範圍不需要吧),可是政府強制決定要蓋了,也拿錢去花了,也虧損了,要是再決定拿高雄市民的錢去補,身為高雄市民可不可以反對啊,感覺好像一直從小老百姓身上挖錢去補貼政治人物的支票,而且百姓還沒得說不.....這是台灣人的無奈嗎?高捷是政府的決策,不是民眾的決定,核四也是政府的決定,也不是民眾的決定,政府決策出了問題,那就全民買單,會有哪位政治人物因決策錯誤負責嗎?
唉!!高雄人真悲哀,
政府花錢建設,
但卻沒人支持。.

沒有的時候,
每天說著為何台北捷運一條一條蓋;

等到好不容易,
政府花預算蓋建設,
卻沒人捧場,還有人唱衰。

以後中央政府相關建設不投資高雄的時候,
希望那些唱衰的人,
不要哇哇叫,說什麼重北輕南啊!!
高捷真作的好,唱衰也沒用
真的可惡的就是那些作衰高捷的人了...

高市續舉債 議員憂破產

(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25日電)高雄市議會歷經約1個月「趕進度」,完成今年度高市府總預算審查。不過,中國國民黨籍市議員批評市府債台高築、經常門支出占80.57%,高市府恐3年後就「破產了」。

因為縣市合併,高雄市議會在3月初才審查高雄市民國100年地方總預算,經過二、三讀會,高雄市今年的歲出總預算約新台幣1441億元,其中計劃舉債249億元,包括過去的還債款項。

國民黨市議員林國正、劉德林等人批評,指市庫債台高築,如果今年再讓市府舉債249億元,高雄市的舉債餘額就達到1968億元,距離可以舉債的上限2700億元已漸逼近。

林國正說,市府如以此速度續繼舉債,大約3年就會把舉債額度用完,屆時市府勢必破產。

劉德林說,1400多億元的預算用於資本門不及2成,市府城市治理及財政運作缺乏全盤計畫,他憂心高雄市的未來發展,堅決反對舉債額度。

民主進步黨黨團總召洪平朗及市議員顏曉菁緩頰,盼財政局檢討財政問題,提出有效的改善方法,勿讓財政惡化。

最後附帶決議,明年起總預算編列情形需先經市議會同意、預算應注意老婦兒少比例,勿讓財政惡化。
piniwu wrote:
國民黨市議員林國正、劉德林等人批評,指市庫債台高築,如果今年再讓市府舉債249億元,高雄市的舉債餘額就達到1968億元,距離可以舉債的上限2700億元已漸逼近。..(恕刪)

把我嚇一跳,本來只擔心高捷公司可能破產,怎麼連高雄市政府也要破產了?
舉債上限2700億元,目前舉債1968億元,我覺得還好啦!
因為編了預算之後,又不一定全都會被用掉,實際可能不需要舉債249億元。

高雄市舉債較多,也代表高雄市民借錢A到的福利較多啦!
就算高雄市政府破產,福利縮減,高雄市民也只要"移民"到其他縣市就好了!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opelisc2000 wrote:
和台北捷運接駁車比較...(恕刪)


就算接駁車變成五分鐘一班,情勢也不會改變
畢業後的年輕人幾乎都到北部工作發展去了...
少子化現象愈來愈嚴重(尤其是南部)
客源沒有那麼多,給誰坐!?

還有人點到高雄騎車比搭捷運省時、省錢
在沒有更多的誘因,
你不能去強迫大家一定要去搭乘捷運。
鼓勵也只是口號~除非免費搭乘

高雄捷運提升到臺北捷運的規模路線,
~會起死回生?
你去問問在地的高雄人>有可能嗎?
很多高雄人還不知道怎麼搭捷運。
因為高捷潛在搭乘人數就沒有那麼多。
認清事實吧!

臺灣很多建設都是民眾隨著政客喊聲,
欠缺全盤理性討論,
政客在裡頭上下其手,
口袋飽飽後,
品質、後續營運狀況都不關他的事?
有個甚至沒有完工就走人了~


leon3760 wrote:
就算接駁車變成五分鐘一班,情勢也不會改變
畢業後的年輕人幾乎都到北部工作發展去了...
少子化現象愈來愈嚴重(尤其是南部)
客源沒有那麼多,給誰坐!?

還有人點到高雄騎車比搭捷運省時、省錢
在沒有更多的誘因,
你不能去強迫大家一定要去搭乘捷運。
鼓勵也只是口號~除非免費搭乘

高雄捷運提升到臺北捷運的規模路線,
~會起死回生?
你去問問在地的高雄人>有可能嗎?
很多高雄人還不知道怎麼搭捷運。
因為高捷潛在搭乘人數就沒有那麼多。
認清事實吧!

臺灣很多建設都是民眾隨著政客喊聲,
欠缺全盤理性討論,
政客在裡頭上下其手,
口袋飽飽後,
品質、後續營運狀況都不關他的事?
有個甚至沒有完工就走人了~

方式是可以改變,不是一成不變

少子化現象,問題是以台灣的可居土地,少子化是必然因素,要增加人口,除非有過人的誘因如:工作機會,高品質等等,才有誘因吸引其他國家人民前來台灣,否則,台灣人口只會流失更多

高雄問題也是一樣,隨著產業轉型,高雄也要跟著轉型,而不是一直停留在工業時代;其實台中發展也直得參考,一方面,利用便捷運輸機會,讓高雄成為南部第一大城,轉行以商業金融為取向

而且政府和捷運公司也不懂得行銷,要吸引讓民眾騎成機車到捷運週邊再搭捷運,另外接駁公車密度也很重要,像紅58公車居然一小時一班,實在是令人無法想像;還有電子票的整合,甚至和鄰近的公司行號作整合,例如高鐵公司都會提供時刻表給部分公司行號等等,而不是因為虧損而放棄

另外,對於機車,例如幹道上進行機車或增加公車專用到縮短汽機車道,增加考照的難度,甚至提高油價(一公升50元以上)

但是政府和捷運公司滿腦子只想衝運量,只會免費或半價,但時間一過甚至優惠期間,就沒人潮了,根本不是長久之計,更不是放棄,要不然照閣下而言,台鐵也是虧損大王,為何台鐵不拆掉呢?
  • 5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