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5 左右開始等公車.在西門捷運站公車站牌(紅樓對面)仍是人滿為患...
22:50 台北<->迴龍 636公車到站...我沒上車...因為太擠了...想說再等下班車
23:15 又來另一班車...還是很擁擠..但也只好擠上車了.因為太久沒在台北市出沒.我也不確定這是不是末班車.
在台北市週六夜是越夜越美麗.在台北市晚上11點還是很多人出沒.捷運開到晚上12點很正常.
而且晚上11點過後的班次應該也不會賠錢...
但高雄市我猜過晚上10點後.搭捷運的人潮應該就不多了.
若以企業經營精神而言.是應該收班的.
所以我才會覺得要懷感恩的心.若你們有數次沒搭上末班車...就更可以感受之...
nowin wrote:
今年一月中旬.週六晚...(恕刪)
我在上上份工作時,因為加班之故常常搭末班車回家(還常常看到對向的黃色軌道清洗車出現)
其實末班車的搭乘率通常比倒數第二、第三班還來得高,再加上它每個車站停站的時間也比較長,因此更容易載到人客。
我相信高雄市區的半夜也不可能冷清到沒人(每次去六合夜市或新堀江,過了半夜也還是一堆人),但問題是這些夜越夜美麗的高雄人為了方便根本不會考慮搭乘大眾運輸系統回家,所以繞了一圈回來後癥結還是在於整個城市的發展特性、私人交通痛苦指數與運輸系統本身的完整與否。除了感恩高捷公司虧錢還是要服務民眾的努力外,其實更該想到的是到底是誰造成這種原本可以避免的浪費,與該如何拯救這還沒啟用太久就有點搖搖欲墜的新系統、想辦法活化。
各位不要以為捷運只要一蓋好通車之後就可永遠存在那兒,這個世界上也存在有桃花台新交通這般、通車了15年之後還是破產廢線收場的捷運系統喔!仔細看相關的介紹,在桃花台新交通的倒閉原因裡面開宗明義就有寫到『開業以来予測を大幅に下回る利用者数のため、多額の累積赤字を抱える結果となり、開業15年目(2006年)にして廃止が決定する。』(因為通車以來利用的旅客數較原本預測大幅下修,而擁抱高額的赤字累積,在通車第15年時決定廢線.........感覺好眼熟喔!)當然以國家總體的發展而言縱使高捷的存廢不見得會直接影響到非當地的居民,但還是不樂見這樣的情況發生在台灣,並希望無論是主政者、規劃執行者還是一般利用者,都能好好借鏡別人的挫敗,省思到底是要怎樣的一種運輸系統,才適合台灣南北每個不同的城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