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

高雄房價回不去了


公路車ing wrote:
@@" 上面的引言不...(恕刪)

我的引言是您寫的內容,我表達的是
您的引言是我寫的內容,當然不是您寫的,但似乎造成您的困擾,我就刪了
ivy0125 wrote:
我的引言是您寫的內容...(恕刪)


誤會啦 ,下面這段話是別人的回覆,我只是用他的話來回覆他

沒有抨擊大大的意思,只是陰錯陽差 的引言誤會

這次APEC已經可以看出台灣未來處境將更艱難,大家拼命想進入中國市場,全球大人物都齊聚北京,要加入區域經濟體,台灣已經快輸到脫褲子了,還在弊大於利,當經濟越弱時,台灣的聲音就越小,時間一到,台灣自然而然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就像大前研一講和施密特講的,中國最後會統一台灣。
公路車ing wrote:
誤會啦 ,下面這段話...(恕刪)

沒事!
倒是您們發表的高見,讓人看得挺享受,請繼續發表^^

我個人是出自財管所的,經濟議題面向很廣,政經一體面向更廣,
有財經概念的大大們已經具體陳述許多,我不再贅述,會歪樓
沒有財經概念的大大們也很為自己認同的事護航,高興就好
有人看好高市府去工業拚觀光,雖然十來年了經濟還是差,願意期待陸客進港帶動經濟,只能說這些人對高市府包容度很大,遠超過總統府
容我說一句,這任總統政績,比上任還要優秀多了,但不懂交朋友,惹一身罵名

回到高市府,即便債臺高築,失業率的表現照吊車尾,其實就是政績不佳了,在美國沒有那麼多的4年讓市民等待,
但高雄選民情義相挺,當然,結果是自己要嚐的,
如果服貿貨貿一直卡在朝野鬥爭,高雄還有幾年可以消耗和等待?就算貿協過了,高雄準備好吃果實了嗎?
ivy0125 wrote:
沒有財經概念的大大們也很為自己認同的事護航,高興就好

+1
關鍵就在於會不會行銷包裝而已
某市長不是說過那個什麼地下近見雜誌作的五星級市長排名
就是看你花不花錢去贊助 買廣告~~

還遇過某電視台主動上門
問要不要做新聞置入~ 一則五萬

不然怎麼會出現某市明明犯罪率最高 
反而民眾治安滿意度最高 這種荒謬現象

ivy0125 wrote:
我個人是出自財管所的,經濟議題面向很廣,政經一體面向更廣,
有財經概念的大大們已經具體陳述許多,我不再贅述,會歪樓
沒有財經概念的大大們也很為自己認同的事護航,高興就好
有人看好高市府去工業拚觀光,雖然十來年了經濟還是差,願意期待陸客進港帶動經濟,只能說這些人對高市府包容度很大,遠超過總統府


唉!我覺得高雄人真的太鄉愿(雖然我也是高雄人@@),但是我也真的不看好將來高雄的經濟。住高雄的人應該都知道"某些年"的六合夜市其實都快倒了,後來為何又復甦?大家心知肚明。





ivy0125 wrote:容我說一句,這任總統政績,比上任還要優秀多了,但不懂交朋友,惹一身罵名


很認同您的看法!






ivy0125 wrote:回到高市府,即便債臺高築,失業率照吊車尾,其實就是政績不佳了,在美國沒有那麼多的4年讓市民等待,
但高雄選民情義相挺,當然,結果是自己要嚐的,
如果服貿貨貿一直卡在朝野鬥爭,高雄還有幾年可以消耗和等待?就算貿協過了,高雄準備好吃果實了嗎?(恕刪)

服貿貨貿在這樣搞下去可能最快也要2年多之後才可以簽成吧?那時候會不會已經為時已晚?
蔡小幸 wrote:
唉!我覺得高雄人真的...(恕刪)

六合夜市真是從小吃到大,歷經興衰又死而復生(生在陸客,有人潮但沒太多進帳)

習才上任多久,貨幣直兌和貿協簡直是急速火簽,澳/紐/韓/俄/南美洲...數十國爭搶一級戰區
只有台灣還在大腸花@@""(sorry借我引用一下其一事件代表逢中必反的鄉愿情懷)
台灣要等2年還是12年,政黨輪替的時機可能不是站在人民這方




just truth wrote:
某市明明犯罪率最高 
反而民眾治安滿意度最高 這種荒謬現象

這真的有詭異到,哈哈
不過不可否認他任內真的把高雄給比下去
ivy0125 wrote:
習才上任多久,貨幣直兌和貿協簡直是急速火簽,澳/紐/韓/俄/南美洲...數十國爭搶一級戰區
只有台灣還在大腸花@@""(sorry借我引用一下其一事件代表逢中必反的鄉愿情懷)...(恕刪)


我想用 3個角度切入

1. 習近平代表的是 「他有足夠的資源讓自己成為被搶奪的一級戰區」,台灣要類比的應該是去搶他(中國)的 澳/紐/韓/俄/南美洲 才對吧

2. 至於所謂的大腸花=逢中必反的鄉愿情懷,這裡又牽涉到所謂的包裹結論的問題

2.1 大腸花要表達的概念是因為逢中必反還是因為對於「無實質監督機制的強行通關」表達的無奈
先不管是否真的利大於弊(利弊得失不是只有看一時,機會成本跟風險也應該一併考量)

※舉個簡單的例子:節能家電是否節能要看的是 「製造耗能」+「使用耗能」+「廢棄處理耗能」而不是僅僅只有看「使用耗能」

2.2 「假設」利大於弊這個議題真的存在 (因為不存在一切都是空談),那麼 「經濟」就應該可以凌駕於一切之上嗎? 「自由」、「尊嚴」、「民主」.....真的所有的普世價值是值得為了經濟所放棄的嗎?

是因為用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嗎? 連「生存」都做不到的時候「能活下來」就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台灣有這麼慘了?台灣是因為什麼這麼慘的?

2.3 「假設」逢中必反真實存在,那麼能夠接受多元化的聲音,是否該是「民主」真實的表現?只是用所謂的「少數服從多數」來達成大多數人的利益

3. 我想還是回歸重點,「台灣的價值」最重要的核心精神是什麼? 清楚的定義問題就是解決問題的一半

最後的結論是,思考問題絕對不是「單一面向」,「多元化」但是都關聯於「最核心價值」的面向才是重點

如果「經濟」可以蓋過所有的一切,那麼請不要談自由、民主、平等、尊嚴了

所有的指標都重要(當然權重或有不同),多元化的評量才是重點

公路車ing wrote:
習近平代表的是 「他有足夠的資源讓自己成為被搶奪的一級戰區」,台灣要類比的應該是去搶他(中國)的 澳/紐/韓/俄/南美洲 才對吧

您把公式調換成兩岸皆應變數,其他國家為自變數,對照組變成中與台,但,中與台,誰是FTA兵家必爭之地?
教授會說,這組仍須調整,soory



您的2與3我都
只有監督議題稍具爭議,我個人強烈希望在野黨團能確實監督執政黨任何貿協都應指向有利台灣人民
但此次大腸花的結論就是變成不專業的學生民眾進場監督,在野黨團的能力完全消失
所謂監督,就是確實監督,不應該變成在野黨團杯葛或爭權的工具,
為避免誤會,我聲明一下,我說的在野和執政,不針對哪一黨,就是單純意旨在野或執政
假設2016民進黨執政,那麼國民黨等在野黨就應負起監督責任,而不應換他們杯葛和爭權而使國務空轉



最後您特別標紅字,應該是您想強調的重點:"

如果「經濟」可以蓋過所有的一切,那麼請不要談自由、民主、平等、尊嚴了
所有的指標都重要(當然權重或有不同),多元化的評量才是重點
"
這裡的誤差項太大,應變數原本是討論高雄房市,自變數是經濟與供需
若您將自由民主平等尊嚴等等都納入,高雄與其他縣市是平等關係,探討對象應為同一憲法體制下的群體(=國家/州/自治區)



我先前也提過,面向很廣,所以不贅述,會歪樓,結果還是不小心歪樓了,sorry
海大要不要出來串場一下娛樂時間,拉回高雄房價議題,謝謝
廣告時間:

歐洲第一大國,德國
德國人不喜歡買房子,理由是房價太高(約為台灣1/3),德國人認為買房犧牲生活品質不划算
住宅自有率,台灣近8成,德國僅4成
除了德國人在財務規劃上的觀念與台灣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不同之外
政策也是主因之一,德國政府強烈保障租客權益
只要按時繳房租,保障無限期承租權,並規定房東須負責修繕維護屋況,租金漲幅3年不能超過20%
同一地區同類型房子租金差額也不能超過20%,因此,供需穩定,有效抑制房價

德國房貸利息不能拿到稅金補貼
相較美國,德國房貸成數偏低,可貸6~7成,且須綁約10年以上
有助於減少投資客炒房誘因



在台灣,即使經濟基礎不佳,房價飛漲,政商勾結,人民好像都當作"普遍"狀況
經濟不好也無所謂,高度包容無能官員,民調之高,繼續投票情義相挺

ivy0125 wrote:
您把公式調換成兩岸皆...(恕刪)


討論的太深了 , 海3大應該看不懂


不過說真的討論的「主體」太大,已經歪樓了所以一開始就希望能打住

至於 所謂監督,就是確實監督,不應該變成在野黨團杯葛或爭權的工具,這句話我半贊成半反對

在這次上身為在野黨的DPP真的表現的荒腔走板只顧汲取自己的政治利益

但是所謂的監督是否該只能由「政黨」發起? 這是我覺得可再加強的部份
雖然政黨是能量最強大也是最方便的群體,但是一個更民主完備的制度是應該能讓公民的聲音可以更清楚的被表達

※ 但不妨礙您的論述,由不專業的學生發起本來就是一項鬧劇 (先不管發起的原因)
※ 但是我們的罷免、創制、複決權的行使整各形同虛設,這是各大問題
  • 5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