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

高雄捷運11月運量

唷?! 光看這點我就覺得很有意思了
"連為何使用三節車廂都不知道原因了"
請問您的高見是何呢??
我到要聽聽看不同的意見
另外"兩年"不算新了吧 台北2個月就上軌道了
高雄2年 還在摸索嗎??

請問 當初說要跟台北一樣"共構"的目的
是要在一起
而不是分家開來! 
無論距離遠近 不是共構 就不是共構!別強持奪理

每日12萬人次
是包含 只搭只站
對於收益完全沒有貢獻的嗎??
就算每日搭乘人數100萬
虧錢就是虧錢!! 
重點不是再碰風的搭乘數
而是在現實面的"盈虧"唷!!


"那當初民國七十幾年規劃的外國顧問公司,政府官員全都是水腦"
如果70年規劃的人都是水腦 卻還能賺錢
那我很難想像 80年規劃 卻賠錢賠不完的人
是什麼樣的腦啊!!
高捷真厲害!一個花費一千多億的建設
剛通車2年就可以被說失敗.

(剛通車2年? 2年叫剛通車.....會不會太剛啊)

~~~~~~~~~~~~~~~~~~~~~~~~~~~~~~~~~~~~~~~~~~~~~~~~~
中山路附近的店面出租一堆是因為
地主房租太高,房客受不了
地主不缺錢,寧願放著養蚊子也不願意降價.
不相信去問房仲看看"出租"和"出售"比例哪個多?

(各位M1的朋友 自己看看這個理論吧.....我不想爭辯這個了..我快笑岔了氣)

~~~~~~~~~~~~~~~~~~~~~~~~~~~~~~~~~~~~~~~~~~~~~~~~~

我最好奇的是 您對於"高捷為何只有三節車廂"的看法是啥

請您務必解釋唷
電車痴漢 wrote:
一個城市人口到多少時...(恕刪)


您講的這些都是地方政府要事先規劃的, 總不會要叫中央幫你地方規劃
公車路線吧???地方事務出包卻要怪中央,這種想法蠻奇怪的吧. 就算是高捷,
也是向高雄市政府與市議會報告,而非交通部或立法院. 交通部只審你有沒有做好
規劃跟...現在有沒有錢...

我幫他回好了....

兩年小孩子才剛學會走,所以不穩很正常..不用跟我講文湖線不穩,高捷也沒穩到哪去..只是人太少,新聞懶得報

用三節車廂是為啥.....阿就很簡單阿,阿就沒人坐....沒弄兩節已經算很好了...在沒人下去,大概只剩車頭在跑...
tkboxlee wrote:
看來你連日文都看不懂...(恕刪)


也最好是北捷只有2條路線

20080630 wrote:
我前面就提出過的數據...(恕刪)


真的傻了??!!
那時台北人口量多少??

tkboxlee wrote:
北捷我是拿來搭的
...(恕刪)


除了以外,總要有一個功能吧??!!
都花這麼多錢了...

電費有繳,光之穹頂還亮著,歡迎參觀...

前前市長目前高升院長
全國民眾有福了~~~!

泡水的土司 wrote:
唷?! 光看這點我就...(恕刪)


認真點!從第一頁慢慢爬文就知道了.

tkboxlee wrote:
是阿~新宿車站幾條線...(恕刪)


你都知道新宿車站有幾條線了
你會不知道北捷有幾條線?
高捷有幾條線? 選擇性比較的是誰?
是阿~

新宿車站幾條線

你講的是JR團營和是私鐵 SUBWAY?

北捷給你的資料是把高鐵台鐵的運量都算進去嗎?

選擇性的講你愛講的東西只是會被看破手腳而以
tkboxlee wrote:
我幫他回好了.......(恕刪)


身為內湖人
我先幫文湖線消消毒
文湖線當初一直出包的原因
主要在於兩系統拼湊測試時間又不足
文湖線從去年10月開始
就很少在出現長時間停駛的大包了
乘客數也在穩定成長

還有
中運量系統的文湖線
每日平均運量也有15~20萬人
比高捷''高運量系統''要高.....

等年底南港線東延段延伸到南港展覽館站和文湖線相連
運量還會再提升(特別是東湖地區)
連接內科 南軟 松山機場 北市東區的文湖線後勢依舊被看好
高雄捷運膨風經營的敗相早就被大家所唾棄!
現在它們也只是顧左右而言它,轉移焦點罷了!
甚至台北市1條中運量的"文湖線"都比2條"重運量"高雄捷運加起來運輸人次來的多
這樣講好了
拿高捷的總運量和營運密度
拿去文湖線
邏輯上根本不會出問題....就算發生問題....也沒人會發現
電車痴漢 wrote:
也最好是北捷只有2條...(恕刪)


1998年11月(只有一條木柵中運量)平均每日運量194,962人次

一條木柵線就把高雄的兩條高運量打敗,還好意思上來繼續唬爛
  • 6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