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

大家認為高雄捷運10年後會是什麼樣子呢??

evaair2001 wrote:
我是高雄人 我也以身做責只要有捷運到的地方一定搭捷運
並且有外地朋友來高雄玩 也會帶他們去搭
其實高捷的運量已經有逐步上升的趨勢
只是在01沒幾個人會去在意..(恕刪)

我前面有提出來,每年約6.16%上升的趨勢,但沒人去算,

高捷虧損,常常會拿北捷的初期虧損相比,
只不過...北捷初期虧損是因路線還沒接到火車站,
當北捷以鄉村包圍城市的方式,在接到火車站之後,搭程人數才會暴增,
而高捷則是現在就已接到火車站,已沒法暴增了!

若以高捷每年穩定6.16%增加人次,現在每日13萬,
以復利加乘的計算方式,必須要22年才能達到45萬的損平人次。
而高捷是有點奇怪,本來還以為人次增加,就可以減少虧損,
但目前卻是人次增加,虧損卻也增加,怎麼一回事我就不清楚了?!
可能是已經嫌貴的票價還不夠高???

以目前每年賠24億來算,不計算未來增加的虧損,也不計算接近損平時減少的虧損,
24億*22年,要賠掉528億,高捷資本額100億,就算再加上市政府的平準基金也不過62.8億,
現在高捷公司資本額和平準基金沒被用完,可以繼續撐,
但高雄市政府勢必要接手,只是時間問題而已,現在你知道什麼叫做"挫咧等"了吧!?

數字不會騙人,"人"才會騙人,
"人"可以選擇相信數字,或相信某些人的鬼話,或刻意只看自己想看的數字。
要避免高捷被市政府接收,一年只增加6.16%是不夠的!必須大幅增加每年運量上升率的數字!
但市政府又不能強迫高雄市民要搭高捷。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npic2001 wrote:
宜蘭蓋一條捷運 嘉義也來條輕軌 澎湖也來一條


閣下舉的這些地方,和高雄根本是差很大,高雄市南部第一大都會,是都會區之一,至於宜蘭澎湖嘉義根本和高雄沒得比,就算要比,高雄也是和台中桃園之類比還差不多。
清音 wrote:
台鐵台北站在興建時,...(恕刪)


所以說嘛,錢要不要花的問題啦...
講更可憐的台南,不要說什麼幾軌共構啦,連個地下化才10幾億預算都卡10幾年
這種預算排擠效應相當可怕,對住台北的人也是有利有弊
往好處想,以同樣薪資來說,繳一樣的健保費確有比較好的醫療品質,繳一樣的稅金有比較齊全的公共建設
相反的就我前面說的,因為極端差距的建設,導致台北像個漩渦一樣,把台灣大部分的人口往台北吸
人口過份密集自然也會帶來許多的弊病
前幾年一個朋友來台南找我玩,他夫妻倆都高中老師,那一年剛好花了快1000萬在木柵買了層公寓晉升有房階級
來找我時剛交屋沒多久,聊天內容都是他們新購置的房屋怎麼好怎麼好的,充滿剛買房子的喜悅
晚一點提議到我家坐坐,來到我家後看完房子突然不再講房子了,
過了會,女生說:來你家10分鐘後把我這幾個月買房子的喜悅全部洗光了
因為我家透天4樓,光一層樓的地坪就比他的公寓大,
看到自己的血汗錢在台北只夠買個小窩,而台南可以有這麼大的居住空間,怎麼喜悅的起來?
扯遠了,高雄捷運10年後會怎樣大家繼續討論吧
flycode wrote:
台鐵的一年營運虧損約100憶,由全台民眾2300萬人來負擔,每人每年約負擔434元,
高捷的一年營運虧損約24憶,由高雄市民約280萬人來負擔,每人每年約負擔857元,

台鐵過去有賺過錢,是老了才賠錢,要撤掉賠錢站又會有民代叫不能撤,
軌道系統蓋了就是專用道,沒人可在鐵軌上開車/走路,
要不就繼續開(賠)下去,要不就空在那裡...台鐵是這樣,高捷也是這樣。

因台鐵虧損,就算你只騎機車開車,從來沒坐過台鐵,每年也要繳434元補貼坐台鐵的人
因高捷虧損,就算只騎機車開車,從沒坐過高捷,"高雄市民"每年也要繳857元補貼坐高捷的人

但高捷的營運虧損,對其他縣市民眾沒差,對高雄市民會比較傷!
因為高雄市民除了每人一年要花434元養台鐵之外,還要花要857元養高捷。
高雄市民花434元養台鐵,是為了某天可能坐台鐵,走山線+海線共1700公里的其中一段,
高雄市民花857元養高捷,則是為了某天可能坐高捷,走那42公里的其中一段。

一般而言,被補貼到的人比較爽,但沒用到卻也要繳錢補貼其他人,則比較不爽,
所以,不管台鐵或高捷都最好少賠點!!

現在高捷被補貼較多,乘客坐起來比較爽,台鐵被補貼較少,乘客坐起來比較不爽,
北捷因搭乘的人不少,沒被補貼還能有點賺錢,有些乘客是花錢買站票,也不很爽!


說得很中肯...

台北捷運公司的金主(股東)是誰??主要是台北市.
參考附件第11頁. http://www.trtc.com.tw/public/Attachment/910191048120.pdf
臺北市政府 73.75%
交通部 17.14%
臺北縣政府 8.75%

所以若台北捷運賠錢...主要並非由全民買單.而是由台北市(縣)政府買單.
若台北市(縣)民欲享受舒適無人的捷運.代表要強迫從每個市民口袋再掏錢出來補貼.

自從有高鐵後.台鐵廢不廢我就不在意了....之前台鐵動不動就以罷工來要脅.現在可安靜的很.

造橋.鋪馬路.整治河川.公車補貼.蓋捷運.辦活動 都是需要錢的.就看各縣市政府要將錢怎麼花....
有些縣市政府務實.以推動基礎建設.招商.吸引觀光為主軸.
有些縣市政府喜歡好大喜功.辦活動...
反正各縣市總預算就是固定的...高興就好...

opelisc2000 wrote:
閣下舉的這些地方,和...(恕刪)


或許你應該看清楚原文意思...

其實養條捷運

城市人口至少要破百萬才有機會

全台也只有3個城市破百萬人



npic2001 wrote:
或許你應該看清楚原文意思...

其實養條捷運

城市人口至少要破百萬才有機會

全台也只有3個城市破百萬人



那為何還要反高捷?

高雄明明人口到百萬(合併前就達百萬)。

powerkk wrote:
所以說嘛,錢要不要花...(恕刪)


就跟你說不是錢的問題了,
如果台鐵台南站、高雄站可以承受高鐵佔用兩個月台、多股軌道,
並且還可用剩下來的月台、軌道應付台鐵原本的運務量,
那麼高鐵要拉進市中心也是可以的,
不過高鐵行經路線可能要拆掉很多民房就是了,
尤其台南的鐵路又是緊貼著民宅的......

況且高雄車站原本是設計成四鐵共構(台鐵、高鐵、捷運、輕軌),
但高鐵本身認為拉進市中心沒有效益(以後可能還有機會,故先預留空間),
高雄市政府後來又變更輕軌的路線,使之不再經過高雄車站,
高雄車站沒有辦法達成三鐵、四鐵共構怎麼可以說是政府重北輕南?

清音 wrote:
就跟你說不是錢的問題...(恕刪)


如果給預算做地下化哪裡會做不起來?
台北車站也是這樣堆疊起來的,民國74年我第一次去台北車站,哪時哪來的這些共構?
問題是要不要花這筆錢而已,不過我並不認為把錢花在這部份很有報酬率,因為南部缺的多了
政府的重北輕南,只要有實際住過兩邊的人都會有很明顯的感受啦

opelisc2000 wrote:
那為何還要反高捷?高...(恕刪)


反高捷??那請你引申出來讓我瞧瞧!

高捷賠錢本來就該被罵被檢討

難不成要視而不見?!
npic2001 wrote:
反高捷??那請你引申...(恕刪)


北捷2009年本業虧損近三千萬,你有批評過嗎?還是視而不見?
  • 5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