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工程造價這件事,不知道是如何界定實在另人費解。看過近幾年建築師雜誌刊載的幾個建案,其工程法定造價除以總樓板面積,大約每坪就是3萬多,與市場傳言差距甚大。此案也差不多類似,不足為奇。建案有無溢價,看土地成本會更有感,不然北部普通一般的建案,是比南部在貴三小的。
建築工程造價是以各縣市主管機關發布的「建築物工程造價標準表」為依據,提供不同構造類別,如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等的每平方公尺或每坪單價,主要是拿來計算:建築師的設計費用/施工監造的費用/申請建造執照、使用執照等行政費用/專案管理、保險等行政相關費用.跟實際的建築成本或是實際房屋單坪售價無關聯性,它只是整個建築工程要計算稅金和其它服務費的一個基準值而已. 由各縣市政府提供一計算標準值,讓各家建商有一個共同參考,建商當然不會高估高報來高扣稅,反之也不能低估低報想逃稅.
建築物工程造價跟毛胚不毛胚無關,它只跟樓層數和構造類別才有相關.是各縣市政府訂定的參考基準值,會隨著物價波動而適時做調整,各建商按此基準來遞件申請後續跑照流程.別再一直糾結跟建築成本和房屋售價上有關,這是兩碼事,不相關的!
工程造價是否可以參考就看每個人怎麼看但也不要忘記建商為了銷售看起來很"氣派的公設裝潢""奢侈的公設設備"還要為每戶住戶"大量"採購建材設備甚至不擇手段的吸引大家注意的"廣告開銷".....等等這些都是要花費的費用,當然需要把價拉高,讓買的人共享苦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