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top120 wrote:
很難!光以銀行來說,...(恕刪)
30年前,凹仔底還是一片菱角田,而今日巨蛋農16以及隔壁的美術館區,可是高雄的一級房價區。
南高雄,那個亞灣喊了10多年了,還是不見大躍進,整個區域沒落到只剩港灣休閒建設在假日時才有較多人潮,鹽埕只剩懷舊功能,整體衰退從愛河岸的街頭藝人出沒頻率可見端倪。
大統和平店周遭商圈也垮了,只有文化中心與周遭巷弄餐廳辛苦撐著。而新崛江一帶也是零零落落,如果沒有中央公園的大型節慶活動支撐,也是淒涼讓人不勝唏噓!
全面看好楠梓、橋頭、岡山的發展,未來高雄市政府搞不好會遷到橋頭新市鎮,行政中樞所在地必然投入大量經費建設。
房地產最終還是回到供需法則,除非楠梓和橋頭住宅用地已被消化大半,否則同一區域大量的新屋供給,能買新的,誰買你手上的舊屋,而市區擁有成熟的生活機能、學區、商機,新屋卻愈來愈少,地點、規劃設計、管理好的中古大樓,仍會是大多數的首選。
房價是能相互比較、拉抬的,最近因為台積效應,似乎楠梓橋頭房市很火,但十幾年前,同樣15萬可選擇高大特區全新大樓,也可選擇美術館、農16特區十年屋齡左右的舊屋。時空來到現在,同樣3字頭預算,也面臨同樣選擇。美、農特區的中古屋已邁入20年以上屋齡,價格依然不輸楠梓、橋頭新屋,但這些選擇市區的人卻多享受了許多的便利性,房價漲幅也遠遠超過高大特區的中古屋。
VRUSH wrote:
這個問題就像是竹科會...(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