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討論或閱讀房地產論壇的人,大多是「想買」的族群「居多」,所以房價上漲,對網路上的討論區來說,當然會是負評比較多。但實際上呢?在地高雄人有房子的,比例絕對比無房的人還多。看看你周遭的在地高雄人,應該超過一半都有房子。(超過一半是保守了,我覺得應該有 7~8 成)對這些有房族來講,房價上漲是好事還壞事?你覺得呢?講白一點,大多數人都有房子,當然大多數人都希望房價上漲,自己的資產也上漲(那怕未來要換房,資產上漲的速度也比薪水增加還快,所以房價上漲對換屋族來說還是有好處的)只是這種風向不會在網路上提出來講,甚至很多心理希望上漲的人,壓根不會來網路上討論。
111/6月高雄市現住人口數按性別及年齡分(高雄市衛生局)25-39歲:183550 / 30-34歲:18159935-39歲:196594 (這階層我就當中間選民,有房沒房各佔一半, 不計。XD)40-44歲:234270 / 45-49歲:221178有房的應屬長輩級,沒房的是晚輩。買的房上漲當然好事,我可不希望我那沒房的晚輩買房買的比我苦。我願意我買的房漲幅被限制或房地稅高一點,稅率80%我也接受,甚至再高一點不是說建商賣房課高稅,是指買賣房屋民眾之間。讓房地產買賣成微利市場,讓經濟去活絡其他產業。不然哦...就只要2年前買了房,今年賣1間就可以當進補退休金提前榮退,其他房再加價賣。這種經濟火車頭沒什麼意義.
當然是超開心啊!!感謝韓國瑜前市長把口號喊出來(高雄發大財),然後高票當選~讓全台灣人知道高雄人要的是什麼最感謝的還是陳其邁市長付諸行動,將口號實現今年的市長選舉看得票率就知道高雄人怎麼看的希望其邁市長可以破百萬票囉
想法真的很幼稚,唉,從一坪18看到40。好,就算有下修,掉個一成,36盤整休養幾年,等待下次再起漲的能量,有剛需遇到喜歡的就快上車吧! 35年前高雄十全路到左營之間都是荒地。全市空屋很少,後來幾年房價卻由15跌到7萬。現在人口只比當時多出14萬還比10年前少了2.2萬。然而由後驛到岡山之間看看蓋了多少,多數是空屋。房屋數量預估是35年前的2~3倍。如果認為未來房價會靜養後再漲,那該看看35~15年前,高雄房價的教訓。價錢靠繼續買支撐,不是靠嘴皮支撐。請看漲的就大力的繼續買,目前價位我讓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