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pan66 wrote:天鴿樓主疫情好殺價阿 那你因為疫情,殺了幾趴跟疫情前相比,應該是又被漲價了不少吧建商漲個5%,再讓利2%給你(美其名因為疫情讓利)如果是跟天鴿大八九個月前發文的價格相比漲了10%或20%都不止吧
jjjjaacc為什麼我要買二手屋?新成屋不行嗎QQ 市區哪裡有1000萬以下的四房+雙車位新成屋,救救我(恕刪) 1千萬以下,還要求市區4房+雙車位的新屋,哈哈哈!我真的笑了。十幾年前台中市區的房價就不只這樣了,那時候台中市區生活機能還可以的,1坪也要17萬以上,4房+雙車位也要1100萬,何況是現在。你去對岸三、四線城市找看看吧...就看能不能習慣那邊的生活跟有沒有工作囉!祝福你!能夠找到烏托邦,活在有夢最美裡,薪水高、工作輕鬆、房價低、物價低、生活機能好、環境舒適,這世界一定有啦!就看自己有沒有那個本事了。
隨著台灣人口結構的變化,4房早已是稀缺產品,小弟100年開始看80坪以上全新大樓,甚至到130、150坪建案,都是3加1房的規劃,反而市場曾出現少數四十幾坪小4房產品成為秒殺標的。現在15層大樓造價已從過去的7-8萬,一路上漲到12-13萬仍未停歇,更不用提24樓以上的超高大樓,就算地上權也並非完全不用土地成本,加計完工時程已從2-3年,拉長到5年以上,預售時毛利更不可能僅抓20-30%,可能必須來到35-50%,所以1字頭15層以上的大樓建案,連地上權標的都將很難出現,4房雙坪車的千萬大樓,在高雄市區僅能在屋齡25 -30年左右的標的勉強找找看。
要期待低廉的房價,例如前面網友所想的,1千萬以下,市區,4房+雙平車,當然也是有機會,就是要等。若依照內政部公布的每年出生數與平均壽命,10年後,每年人口大概會減少23萬以上或更多。假設這些人所留下的房子,扣除小孩目前在住或會想要去住的,也扣除掉一些根本不會有人想買的房子(目前還滿多的,台灣目前有許多老人是住在中南部鄉下,生活機能不佳,年輕人應該不會想去買),再扣除掉屋齡太老沒有電梯等不適合的房子,他們所留下在市區生活機能還不錯的房子,每年至少也會增加個*萬戶流到市場,對房價一定有影響。當然也不是說10年後房價就會一下子掉到「1千萬以下,市區,4房+雙平車」,而是可以慢慢等。台灣人口出生巔峰在民國50-70年,幾乎每年都會有40萬人出生,這些人在民國130-150年都會陸續離世。40年後(民國150年左右),台灣人口應該只剩下幾百萬,屆時房價一定會大崩盤,但也不會無限量下跌,就算土地沒人要不用錢,建築成本也只會節節上升,大家不是都希望薪水要一直增加嗎?建築工人也是呀!而且現在年輕人更不願意從事建築工人這種工作(包括生產建材的工人),所以建築成本也是會增加。事實上土地也不會無限量下跌,因為市區已經蓋房子的土地,要拆除重建,也是要成本,若是碰到釘子戶,也是拆不了,偏遠的地方就算土地便宜,年輕人也不愛,所以土地成本也是會維持在一個價位。總歸一句話:願意等個幾十年的話,房價一定會下跌到很有感的程度。但是你能夠等幾年?如果你目前30來歲,女友希望能有自己的房子再結婚,你是否跟他說,再等個十幾年,房子會很便宜喔我們再來結婚?或是說,有小孩了,還在租房子,想等幾十年後房價崩盤再買,但那時候連你的小孩都開始要買房子了,你們2個老的還買房幹嗎?錢省下來當退休金或住養老院比較實在吧!房子就是在小孩一出生到離家念書這段期間,最值得購買。如果你目前是20歲以下,十幾年後應該可以買到比目前更便宜不少的房子,年齡就是優勢。40歲以上的,大部分都有房子,畢竟10年前,除了台北市,其他地區房價都不貴(我印象中,台中市區大約15-17萬,新竹比台中稍高一點點,新北除了板橋永和,應該都在20出頭,高雄12-15萬,台南跟高雄不會差很多)。就是目前20-40歲的比較吃虧,買在房價最高點。
還是希望每個區塊都有富人進住也有讓一般人可以買的起的地方住,這樣才能活絡該區塊的經濟!不然像目前六都都在強力形塑豪宅區有些區塊很多消費力強的人搬走進豪宅區就漸沒落,沒有什工作機會,自然慢慢就淪落到人口嚴重外移區這就有點像早期形塑北市為政經中心所有資源都集中在那裡,導致中南部人口嚴重外移的結果,對地方整體正循環發展不是件好事啦!所以不要再恣意或放縱形塑豪宅區或許也是解決某些區塊過高房價的一帖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