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回我停在市中心中正路上的公車亭旁的汽車停車格裡等太太下班
手機放在中控台看棒球,至少15分鐘一個半局沒有一輛公車進站
一位我停好車就在那裡等的路人,怎麼公車亭, 那公車亭至少有3路的公車啊,
後來過5分鐘, 公車進站, 他上車離去
哇靠, 一路公車要等25分鐘, 這在下班尖峰時段根本讓人起肖
這其中一種人是汽機車用路人, 因為沒人願意使用不便利的公眾運輸, 所以道路上一堆汽機車
另一種人是使用公共汽車的使用者, 在下班時段等一台公車要20分鐘, 是不是上班也要等這麼久
等這麼久還不願意騎機車上下班, 耐心一定有過人之處...
我在台北見識過公車的密集程度, 同一個站牌, 至少2路前往不同的捷運站,2路是沿路沒有捷運的路線, 一路前往郊區(EX三峽)
公車每5分鐘進站一台
我們公車路網一直都有問題,雖然票價根本佛心至少25年以上維持12元,但因為補助公車業者的空污基金不多, 人事成本跟燃油成本增加下,所以根本無法再擴增路線,但至少現階段公車路線要調整一下吧
增加短途的路線,讓至少80%以上的市區公車在5~15分鐘內能從起點到捷運站,一定要增加誘因把大家送往捷運站,及從捷運站搭公車到目的地,這樣捷運跟公車用量就會增加。原本騎車20分鐘能到的,讓我搭大眾運輸配合轉乘能在30分鐘內抵達, 我寧可選擇舒服的後者
noblehenry40 wrote:
先說目前這種純十字捷運(紅、橘),只有兩條捷運,捫心自問,不會很不方便?
手指著說運量很低,說不需要蓋,不會覺得很矛盾嗎?
這2條線十字交叉高雄市區,南到小港、北到崗山、東到大寮、西到哈瑪星
透過公車點對點,盡量走直線方式,把人在15分鐘送往捷運站, 或從捷運站送往目的地
就能同時增加捷運與公車運量, 但偏偏交通局不這麼做。
我社區門口站牌(第3站),硬是要經過一個公車總站,結果搭到該路線倒數第2站的捷運站(還不是離家最近的)要坐30分鐘,接著轉乘捷運到高鐵站共花50分鐘,如果不硬接公車總站,開到最近的捷運站, 其實不用15分鐘。如果要2全其美達到便民,其實我家社區門口那個站牌就設計2路,一路去捷運站, 一路去公車總站。硬是接到公車總站就是在繞路
我開車走國道到高鐵站只要20分鐘, 騎車30分鐘
要不是沒機車,不然我寧可花10分鐘騎到最近的捷運站再轉搭捷運只要35分鐘
所以! 為什麼無法設計讓某一個社區抵達最近的捷運站,這根本是設定的人的問題, 不是搭得人的問題
公務人員不解決, 結果我被逼買走路到捷運站只要4分鐘的房子XD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