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hfw wrote:還是次頂樓吧!都沒...(恕刪) 以我家為例28~30樓都需要裝加壓馬達買次樓層一樣得裝的而且一顆電子式的馬達也才5K和一間房子的價格比起來像米粒一樣...Telist wrote:不是有錢沒錢的問題...(恕刪) 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有錢人在意的東西不一樣...
小妹 妳好~先祝買到好房!提供我自己的經驗給您參考,世上沒有一間房子條件會完全相同。選屋者應該依照自己的重視點設定方向,下去挑選,方可能找到理想好房。不然會永無止盡,三心二意...我目前住的大樓,是所謂的山莊(就是很偏僻),周圍入夜後,環境噪音非常小,樓層間的聲音有放大效果。全棟15F(住13F),住了七八年都很安穩,有一晚半夜三點,一陣腳步聲(小孩奔跑),從睡夢中驚醒,心想可能是樓上突然有狀況,沒想太多就繼續睡,殊不知是惡夢的開始。接連幾天~噪音全都是半夜才開始~約清晨四點多恢復平靜,各種跑跳聲、打掃聲,還以為鬧鬼勒!怎麼都半夜才有聲音,終於忍不住去按電鈴了,凌晨三點,燈火通明,小孩嬉鬧跑跳,精彩的很。一個媽媽出來應門,溝通後,媽媽說:我們是做夜市的,我不半夜打掃家裡,難道白天阿!白天要睡覺阿。疑?這回答聽起來很有道理吧!從那時候我才了解為何有些人堅持要住頂樓,夜半無法安穩睡眠,對身體的影響會有多大,難怪會發生上樓砍人兇殺案,那段時間真的能體會那精神壓力的痛苦,連夫人睡到半夜被吵到,起來流淚,妳看有多慘!當然也研究過01上各種反制文章,準備要來長期抗戰。因對方是承租戶,所以我有打給房東過,結果得到回答是:那家人很可憐,沒地方住,房子便宜租他們,我心想,他們可憐,但是我也不好受阿!有時候人的苦難,是因為自己無知的造作而來的,不可不慎!(一定是小時後我跑過頭!讓底下的鄰居受害了)有時候因緣就是很奇妙,同時間台北有一個工作機會在等,又遇到這種鄰居,於是我離開活了近30年的高雄,回到出生地。北上之前,寫了一封信,塞到對方的門縫裡就北上了。信裏面當然是...很多問候她的話#$%#$,開玩笑的! 信中大概是說依照法律面跟現實面,如果雙方正式要打長期消耗戰,會搞得很難看,先禮後兵!結果沒一個月管理員打給我說:她們搬走了!但.....我已經在台北了。北上後,我住過南港經貿園區的全新大套房,住過內湖文德站邊的大樓頂樓,汐止國泰大樓23F,而自己工作興建的建案,是老闆本來要蓋20層以上大樓,後來又改成5樓招待所自己用(錢太多),全中空樓板,超號數鋼筋等...超規格設計。個人經歷的住所裏面,就屬內湖頂樓最安穩(可能是在高雄被嚇到過)PS:南港的石英地磚遇到樓上可愛的黃金狗狗,努力用指甲抓阿抓,半夜聽起來很可怕!現在很多新大樓開窗設計,本就是要逼你開冷氣,斜開式的氣窗,大面積封死的觀景玻璃。現在的夏天,會因為沒住頂樓,睡覺不開冷氣的朋友應該很少吧!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個人覺得都不是問題,現在的新式防水材料跟細節的施工,會讓漏水問題降到最低,包括後續處理也是,找對人用對工法就能搞定,台語說:漏阿厝~就是會漏阿!建商很重要,但內行人會知道,重點是現場的施工是哪間包商,哪個監造更重要,當然一般人是不可能知道,所以買品牌也相對是個保障,保障打電話有人接(如果公司沒倒閉)。建議可從自己條件去判斷,例如1.為何選擇大樓? 透天有考慮嗎?2.想改變目前住的環境最主要原因?3.重要的預算跟彈性?4.入住新屋的家人,是否從來沒失眠過,摸到床三分鐘入眠型,而且921時候依然睡的很安穩。5.新屋周圍環境噪音高,即使高樓層依然會影響,相對降低樓層吵雜聲。6.中空樓板設計,讓聲音傳導改變,降低影響。(看屋時候可要求測試)7.購入頂樓冷氣預算抓高,長時間開變頻會省的很有感覺!當然建置成本高。千金買屋,萬金也不見得買得到好鄰居。網路朋友們分享各自的意見! 沒有絕對的正確,但絕對夠熱心!最主要還是希望能幫助想買到好屋的妳。買房有時候考慮的點非常多,但有時卻意外的簡單,就是一個感覺&衝動罷了!別把這次買房視為此生最後一次,當作擁有繁星中的一顆吧。祝福順利
建議頂樓,我目前住四樓,漏水跟小孩腳步聲全都有而且中間樓層漏水有時更麻煩更棘手,因為不一定是單純由上面那層漏下來的,為了這個真的搞了超級無敵久(最後證實是6樓的問題)那最後問題有沒有解決,答案是沒有!原因就是出在一個不健全的管委會另外小孩腳步聲也是無解!因為人家是8~9點在那蹦蹦跳跳的,非三更半夜(我個人可以理解,因為小孩玩鬧很正常)可是因為我是超敏感的人,只要一聽到那蹦蹦跳的聲音都會以為是地震,然後心跳不自覺一直加速,非常不舒服我認為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可以花錢處理的問題都是小問題,時間成本才是最大的成本,樓主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