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大家覺得輕軌在高雄是個好的大眾運輸工具嗎?

發展進步都是有陣痛期,就像生小孩一樣,即使是剖腹也是麻醉退了更痛

台北今天能有如此的捷運網絡,也是市民在建設期間忍著交通不便換來的

LRT目前是作為MRT的輔助,高雄MRT一直無法擴大網絡

現在用LRT作為縮短站與站之間的距離,十字的紅橘線跟環狀的LRT

若是發展有成,可能會再增設MRT跟LRT的站,身為居住在高雄的一份子

我是樂觀其成,,也很期待LRT的營運

呆雲52 wrote:
那你有沒有想過 當...(恕刪)

以高雄的人口密度來說
捷運是不需要的
我自己住高雄
國外也住了接近10年
可是你很少看到所謂的捷運只掛三四節車廂的
我個人在美麗島車站的經驗
末班車跟倒數第二班的時間差距超過半小時
講難聽一點
我去等火車區間車都來了
末班車還等不到
沒有人要唱雖自己出生的地方
可是公車做不起來
捷運做不起來
你跟我說輕軌一好串連起來就會像打通奇經八脈交通就好起來
虧損不再
說真的
我不相信

而你提到的投資城市
不要因為負債的增加而停滯不前
當然對
可是跟做生意一樣
也要有持續的收入進來吧
那來源是什麼
應該是要吸引投資
或新移民
你有沒有看到這兩個數據在高雄是往上跑的?

現在在做的只是帶頭炒房地產
越來越頻繁的標售手中的精華地來變現「上禮拜公告,八月六號要開標中都土地三筆,通知到開始只有兩個禮拜
跟以往一個多月以上有很大的落差,高雄真的沒錢了》,
沒有要筆戰的意思
可是這入不敷出就是事實

我們可以繼續用幸福城市這個矯情做作的名字麻醉自己,陶醉他人
可是事實上這個城市真正需要的是節流,
活化產業在地應有的優勢
不是持續的做表面功夫,政策買票!
不可質疑高雄的大家長

除非你不想待高雄了


低調死的比較慢 wrote:
以高雄的人口密度來...(恕刪)


我也在國外住了好幾年 人口只有高雄一半的城市

地鐵 電車 很發達的地方

我認為高雄捷運一定是需要的 而且路線還要增加(MRT或LRT或LRRT)完成路網才能增加使用率
kylecamine wrote:
高雄環狀輕軌第1階...(恕刪)


沒有建設

哪來的進步

如果台北不是在是三十年前就蓋捷運

有現在的運量嗎"?

台北現在搭乘捷運的人數也是從三十年前培養到現在

而且臺北捷運有這麼密集的班次和站點也是花多少時間去蓋的"?

一堆人只會說高雄不如台北蓋捷運浪費錢

兩個不同的起跑點怎麼比

大眾運輸系統路網互相配合互補,我想有一天高雄也能跟台北相比

還有高雄捷運只掛4節車廂是為了因應捷運高雄車站目前只是臨時月台

長度只夠4節車廂

以後捷運高雄車站會和目前正在施工的高雄車站結合

那才是捷運高雄車站真正的捷運月台。

-

一個有國際港口和國際機場的的城市大眾運輸不可能只有公車和兩條捷運

我是高雄人我對高雄發展多元化的公共運輸樂觀其成

已經比別人慢了幾十年才在發展公共運輸

在慢下去高雄永遠不可能進步

甚至會成為國際上的笑話

一個國家第二大的首都大眾運輸只有兩條捷運和公車"?

-

我寧願高雄花錢去建設有意義的地方

也不要像苗栗花大錢放幾天煙火結束後自己還很得意的說讓國際看見苗栗

結果連自己員工的薪水也發不出來。
低調死的比較慢 wrote:
以高雄的人口密度來說...(恕刪)


你講的是過去十年的高雄

我們現在看的是從現在到十年以後的高雄

等建設到位 新灣區開發完 我們再來談吸引投資跟新移民再來論斷高雄成敗

不過我想這兩項這幾年是會越來越明顯感受到它的成長的


而且照你的言論 我想全世界有不少城市要把他們現有的捷運系統 電車系統都拆掉了 先拆日本的好了

不知道這些先進國家看我們台灣人在爭執著高雄應該廢掉捷運別再蓋輕軌、捷運 大概會驚訝到眼珠子跟下巴都要掉下來了吧

還是他們會很平靜的說 「不意外~ 那就是沒遠見的台灣人 」呢?
高雄市人,今天無聊騎機車去美麗島站借個廁所,發現週二才八點多,知名景點光之穹頂四周的地下商店幾乎放下鐵捲門沒營業。地表上的建築依然一堆歇業的店面,更扯的是連捷運站自己的紀念品商店都沒開,鐵捲門上寫這每週一公休格外諷刺,今天不是週二嗎???喔對了,整個站內連開空調的經費都沒了?悶熱不說,站內只剩下奚落的遊客在玻璃藝術下拍拍照就走人。想起電台前陣子才說,高雄市的負債平均每位市民九萬,我記得一兩年前的平均負債是七萬,就已經覺得很誇張了,短時間增加到九萬,實在離譜,就業率與薪資還是那個樣子,蚊子建設是還要搞多少???每個都馬短暫風光就沒人氣了,麻煩拯救一下就業與薪資水準好嘛??
高雄人現在活在一種包裝下
西裝筆挺卻口袋空空
等著看吧

呆雲52 wrote:
你講的是過去十年的...(恕刪)

很開心
看到的不是筆戰
是論述的交換

遠見
也是要吃飯的
經濟的不活絡
我們也不能一昧的怪政府
我們比較保守的消費習慣自己高雄人養不起一些公公建設
自己也該檢討

供,跟需
其實就跟雞蛋一樣
誰先有誰說也沒個定論
但是我總以為
要有一定的吸引力
創造來高雄紮根的必要性
你不會因為高雄交通很方便來高雄工作
但是你會因為高雄就業環境很好而考慮舉家遷移

在一個人口持續負成長的都市
如果你認為新成屋以倍數成長,是可笑的
換作成交通持續的為負成長而投資
那不也很可笑嗎?
  • 3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