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開30以上,65坪 9樓出過27/坪總價出1850代銷不賣~不管選哪個坪數都會對到鄰居的陽台,記得65坪的主臥衛浴也會對到對面,非常的糟。而且年初時還是去年底有再去過,低樓層是27左右,而且代銷要死不活的就是怨氣很重囉~~~總言之左右後面都包夾,真不曉得有什麼條件跟人家跟這個價錢?
我覺得有些建商很奇怪,明明知道自己不受金字塔頂端客人的青睞,卻偏偏要設計大坪數來造成滯銷,而這些建商自己也很清楚金字塔頂端的客人喜歡的是國泰、皇苑、鼎宇、百立。一個二線、甚至三線的建商如果要規劃80坪以上的格局,本身就應該要有『大幅度』降價的準備,除非建案本身有很好的條件,譬如說美術館第一排、農16森林公園第一排等。以大樓來說,今天我有2000萬以上的預算,我只會選擇國泰、皇苑、鼎宇、百立10年內的建案,如果是新屋的話,可以遷就到全誠、太普等級。1500~2000萬的預算會選擇全誠、太普。如果是全誠跑去跟別人搞混血兒的,預算最多1500萬。以這樣的邏輯推論,就知道有些建商自不量力,偏偏這些建商又是高雄推案量極大的建商。
just truth wrote:開高價惜售後面就是漫漫長長久久的銷售期 他或他們 有那樣的實力可以一直等下去只是,存貨周轉率這麼低,不是做生意的好策略Bimmerfly wrote:我本來要出20的,想說我家當初也賣不到16,衡量地段品牌建材時間差也夠了,沒想到那時他那麼嗨,也只好讓他自嗨了. 現在低樓層22也許有人就有興趣了20有機會的也許粗估這個案子賣18還有利潤如果以當初購地的成本來算 還更低但是 不開高價也不行如果連美術館 農16都撐不住那就GG了為了面子 為了裡子 都要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