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高雄房市之我見

小弟周邊朋友都高雄人阿,也不少都買在農16和美術館,

自己從小就住高雄買房也是買那附近,

所以我也不是高雄人了
我在高雄30多年了 應該也算土生土長吧

去年才在農十六旁買了房子

坦白講這邊生活機能除了沒電影院我還找不出有哪些沒有的

有人喜歡南高雄 有人喜歡北高雄

沒必要把這邊的人都說成投資客吧



投資客能相中的區域

有人會嫌嗎?

不管美術館或農十六

我覺得都很好!

房價扶搖直上 具發展性 沒甚麼不好

認同!!
nVidia_X wrote:
我只是覺得好奇 那這...(恕刪)
neo
已經漲到台南啦.

在看過十數個建案後,
終於瞭解短時間內無法一圓買房的夢想.

~自住的自己喜歡就好,想保值的大家喜歡才行~
保守估計 三年之內(甚至只要明年就可以看到了)

除了雙北市(以及桃園機場捷運附近)之外的地方
(不過各地市中心 貴的地方還是維持原樣)

但是其他新落成的房價 馬上就會現出原形了

多看新聞 多看報導 多了解國際趨勢(西班牙跟台灣差不多)
還有最重要的看一下台灣的生育率 空屋率 還有今年的景氣

銀行已經 有50%的放貸都是給 建商跟購屋民眾的放款

房地產(慘)泡沫化 已經不遠了


自住 無所謂
投資的話
就是我自己

pk777777 wrote:
保守估計 三年之內(...(恕刪)

房價下跌
自住一樣有影響
甚至更大
尤其近兩三年進場的自住客

總價600萬 貸400萬
月入4萬 目前月繳2萬出頭
將來利率上升 房價下跌
應該有人會選擇流放法拍

這是台版"準次級房貸"
以現在這麼低迷的景氣 + 倒退15年的薪資水準~
升息個1-2%~你認為會發生甚麼情況~
以貸款500萬利率2%為例~
每月須繳息9000元左右~
但是如果利率漲到3%那一個月利息會漲到14000元左右~
以高雄月薪平均2-3萬來說~
一個月多5000元開銷~大約就佔薪水的20%左右~
對於自住需求的小家庭來說~負擔大增~

但以投資客角度來看~
高雄農16美術館~二年漲幅30%~
一個500萬房子兩年可以賺差價100多萬~
那區區10多萬應該不成問題~
所以升息絕對不是抑制炒房的根本~除非利率高到5%以上~
銀行嚴控資金才是重點~

猶記1-2年前~技術合約盛行時~
拿幾十萬至百來萬就當起炒房客的~
超貸投資,寬限期炒房的一堆~
投資客都已賺得飽飽的~就算升息也難以撼動~

現在因為實價登錄,奢侈稅讓讓這股炒房歪風暫時緩下來~
不過也只是周轉期從2-3個月拉長到2年而已~
兩年內先賺租金~兩年後再賺差價~
在利率低的年代根本就打不倒投資客的~
不過畢竟炒房都是以大槓桿在操作炒房~
銀行只要針對投資客(嚴抓在房市頻繁進出的貸款人)~
降低貸款成數~拉高利率~讓投資客的自備款成本變高~
甚至嚴抓這些投資客的個人信貸金額~
這樣炒房資金變少~炒房成本變高~
就算再炒房~那麼數量也自然會變少~

不過那也僅限於小咖投資客~
如果是集資的炒房團~恐怕也沒轍~

高雄的朋友~
對於自住的建議是不怕舊~不怕小~
只要地點選對~增值的利益也不是全部是投資客的~
精華區的房子只會越住越有身價~
由小換大~由市中心換到市郊~
從自己的生活開銷和記帳著手~
擁有屬於自己的小窩應該不困難~


基本上投資客要有利可圖 必須是房價持續向上

現在台灣前五百大企業都已前進大陸 而大陸經濟已

漸疲軟 那台灣呢? 會永遠都在過年嗎? 以目前建商强

力炒作地皮的功力 房價當然不可能大幅下跌 但台北

已下修 難道高雄有比較高明嗎? 可以矇著眼自外於

經濟衰退嗎?
台北房價2,3千萬
高雄房價5,6百萬
市場本身就有區隔
房價一旦下修
高雄更危險

原因樓上有不少大大說了
高雄人是薪水5萬
貸款500萬 月繳息9千+本金
資金調度本來就吃緊

台北反而安全的理由是
薪水5萬的上班族
只能租屋
不會去貸款買房
房地產相對集中在富人手上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