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ny7410 wrote:
1.沒有一直在縮小,一年前跟現在差不多,還有這是二月底不是1月(最新的)。
2.三多站是苓雅區,中央站是新興區,沒有什麼3個半至4個區的人口,正如r13是鼓山區,r14~r15是左營區一樣。南高比較商業化的地區也不是只有這兩區,前金的大漢商圈規模也不小,前鎮的夢時代也很有前景(dc21),不長進的大統和平店就別說了。南高缺點(優點?)就是路太大條跟太分散了,導致很多人誤以為較集中的巨蛋商圈比較多人。倒是北高的面積跟總居住人口可是大於南高不少,反而只能造就一個巨蛋商圈跟尚未成氣候的高鐵商圈,大昌商圈則是缺少領頭羊,由此可知,南北高商圈各有優劣勢,絕非北高獨霸~
3.要1拼1也行,前金區的漢神本館的業績可是高於左營區的巨蛋,人口少,區域小,又沒捷運站的優勢,贏的很漂亮吧~老三前鎮區的夢時代也緊追在後,隨時會翻盤(夾高雄最強電影院跟地方最大的優勢)。另外6家旁邊先休息一下當備胎也ok~
1.事實上是一直在縮小耶,100年2月是差16%(差4%=差不多?),而且看1~2月(過年期間)月份是不準確的,所以我才忽略這兩個月,就也是我自己說1月不準的原因,因為1月兩站是平手,你的貼的是最新我知道呀,再幾天3月就出來了
2.還好我做過功課,不會被騙,三多站的新光三越在什麼區?中央站東側出口玉竹街在什麼區?因為鼓山南高也算,所以我說半個區非常合理
北高面積請觀察一下商業跟住宅區建地有大不少嗎?山+園區+軍港+工廠扣一扣,左營還真厲害,沒多少地也能被拿來比...原來小港都被忽略了,可憐...
北高人口總居住人口有大不少?左營+楠梓<苓雅+前鎮耶...
另一種算法,扣掉鼓山跟三民區,北高比南高少30萬人,那鼓山+三民約48萬人,按大家喜歡的火車鐵道分南北,比例算2:8好不好?,那北高多38萬,南高多10萬,這樣加加減減,北高哪裡人口大不少?
一切都是感覺嗎?
講商圈,明誠,裕誠,自由,崇德,鼎山,愛國,大昌,建工,各地開花說...
3.又拿本館業績了,那怎麼捷運運量沒反應出各家業績?因為沒直接關係,要贏啥?不是在聊運量嗎?
你終於提到一個原因了,因為影城!!那左營開一家影城,這個影響業績的優勢還?
是該休息了,不成氣候的左營新光業績還那麼輕鬆擊敗一票老店...
它大可直接由高鐵左營站走直線地下化拉到"鳳山火車站"(趁著現在鳳山車站附近還未大漲時,且可以服務立委+市議員),
然後第二階段直接連到屏東火車站,
跳過"高雄火車站"這樣大家都開心...
不過就算連到鳳山、屏東,
能幫高鐵多賺多少錢還是未知數......
-----------------------------
題外話,
正忠排骨飯在河南二路/中華路口的那家店居然收起來了!
高雄市景氣說有多好都是'"好小""的啦~
當初 高鐵之所以會設置在左營 很大原因是腹地使用空間大 車廂維護管理集中一地方面
再者 延伸進入高雄火車站 的必要性沒那麼大
使用者 人口 未達到再設置 第二個三鐵共構站
台北市 新板橋站 雙三鐵共構 主要是為疏導過多乘客
當未有這樣的問題 官員口中所陳述的只是在N年後的願景 是可能 而非必然

而大部分的投資客 便會 使用這樣的一個 未知但有風聲的 口述願景 當為房產的一銷售利基

購屋者 還是需要審慎評估 多來 mobile爬爬文喔 ~

補充 當鐵路地下化 本身就會串連起很多 縣市合併後的區塊
而這些交通網 本身就能串連起 捷運 台鐵 高鐵 的交叉使用
那 多蓋一個三鐵共構站 只是浪費人民公帑而已 諸位您說是不是呢?
搭乘者 數量能達 到運輸車站 損益平衡 才有可能擴充新站的可能
不然 多一項 建而少用 或不用的 公共工程 只是徒增 全民負債而已
最後苦的是 什麼都漲 就薪水沒漲的老百姓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