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樂不做 wrote:
哇
原來地下街都是靠過路客活下來的
周休六日台北地下街那人潮
你敢說全部都是過路客嗎?
再說很多國外遊客都是專程去逛的
還有下雨天的時候
也有人專程去逛
不懂你所謂的過路客是怎樣的過路法?
台北市的人潮不管假日或平常日都很多,
台北市加上鄰近的新北市、基隆、桃園,還有很多沒有設籍的出外人.....
這是全台灣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而台北市的地下街又設在運量最大的那幾個捷運站的,
至於運量較少的龍山寺地下街,其下場如何?
光看它過去幾年成為在野議員攻擊的焦點就可知道了。
要說外國遊客,我不敢說沒有,
因為不管本國人或外國人搭捷運後在轉車或者離開捷運時總會路過地下街所在的通道,
大量的通行人潮,總會有一些人駐足看看買買,
這就是過路客,
除此之外我從未聽說台北市的地下街是著名觀光觀點。
高雄人會對地下街的特殊喜好或感情嗎?
我一點也不認為,
當年高雄地下街做得不差的原因為何?
我認為是因為當年沒有類似的商圈和它競爭,
現在情況和當年早就不同了,
花大錢搞地下街絕對難以和既有商圈競爭,
不建議高雄搞地下街的原因不是因為高雄沒資格,
而是因為地下街先天上就比不上地面的商圈和百貨公司,
既然如此何必花大錢去搞不討喜的地下街?
看看國外也是,像大阪的相當成功的心齋橋商店街,也是在地面上,商店街上方政府很貼心的設計天棚,所以即使下雨天或者下雪,逛起街來還是很便利很舒適。(我倒是覺得與其盲目鑽到地底下,不如可以朝這個方向將地上商店街改良)
高雄現在比我小時候漂亮多了,而且也建設了不少觀光、文化財,這些都是要把人帶到地面上才能領略的美。(逛街購物的話,光是巨蛋跟夢時代就可以逛到鐵腿了XD,觀光客來也都是以這些特色據點優先不是嗎@@?)加上高雄最有特色的就是"好天氣",我們應該充分理解自己地方的優勢去發展最適合的城市建設。有些東西並不是不好不能做,而只是時機未到;如果只是看別人有,我們也來一窩蜂,而不去正確認識自己的地方特色,這對高雄這位美人來說實在是太傷她的心啦~。
網路PO文一定會接收到許多面向的意見,大家都有論述自由,但是如果去惡意唱衰,感覺上就不是很成熟的言論。
dickensking wrote:
日本的商店街也都是地上的居多吧...
以名古屋來說地下街就很發達,
四週百貨公司都與之連通,
地面反而行人不太多。
有四個大型地下街相連通,還有三個百貨地下商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