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oyuan1 wrote:
當一個城市的居民
認為自己居住的地方
是不適合"養老"的時候
那就是泡沫的前兆
人口淨移出的城市
又需要多便利快捷的運輸系統
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你這句話有很多語病
不適合養老並不跟泡沫化有直接關係
城市內的人民當然希望有更快捷的運輸系統能快速的淨移出
相對的淨移入的速度也是很快,
只要移出移入的動能是應用在商業方面(非養老方面),這城市是還有救的
==================================================
但是你如果是亂掰的話
那就.......請繼續吧~~我去運動比在這打嘴砲還有意義
HOHOHOJR wrote:
本身在台北工作,但不...
但是要賺錢... 除非首都改為南部,政府公共建設多投資到南部,工作機會多.
平衡一下南北投資,也可以讓台北的房地產掉下來(漲得太誇張, 投資客太多)
不然... 高雄捷運很難賺錢的!(恕刪)
是選民要加油吧!不要只靠政府,我是台南人小時候住屏東,讀書後住台北松山。
記得民國60年代,南部跟北部好像差距沒那麼大,房子一間也是十幾萬,南港松山也是
工業汙染很嚴重,報導都說南港高工空氣汙染酸雨嚴重到鐵窗鏽蝕,內湖垃圾山每
天發出的惡臭不是一般人能夠想像的,還呼籲台北人下雨要帶傘否則容易禿頭。
那時大家都很嚮往南部的好山好水。
但是北部工作機會為什麼會多,因為剛開始北部沒有排斥工業,工業造就人口密集後才會有商業,反觀
雲嘉南一些大型工業進駐當地的父母官是如何帶領鄉民抗爭的,從電視看到抗爭的民眾
都是些年紀大的老農民,有土地不需上班當然不會替子孫想,所以不要只是想著不勞而獲的
,又要好山好水、又要商業繁榮、又要人口不要過多怕房價過高、哪個地區繁榮不是先工後商。
以觀光產業立足的有哪些地方真的是繁榮富足,看看東南亞就知道了。二三十年前連狄斯耐樂園要在中部
評估,都有人出來反對怕造成人口過多治安問題,試想中南部在這樣下去真的有機會嗎?遷都不過帶著公務員下去而已,課的稅會比公司的營所稅高嗎?不要一直想要不勞而獲了
王國人才 wrote:
台鐵這樣做是不可能的事情
1.全台軌道必須重鋪
2.所有號誌系統都要換掉
2.所有火車必須重買
3.截彎取直必定要徵收土地
光是這樣起碼就要2000~3000億以上了
還不考慮被截彎的地區會激烈抗爭
所謂的截彎取直並非就從台北到高雄完全一直線,而是把一些彎道過大的鐵軌打直,加快列車速度,其實以現在台鐵原有的軌道,從台北到高雄不用四小時,只要把列車可能會減速通過的地方打直,要把時間壓在三小時內沒問題,而且台鐵早就提出這個規劃案,46億的經費也是台鐵預估的,用地取得也沒問題,號誌也不須改,火車當然不用重買,所以沒有你提到的這些問題。
問題是在於,錢花得太少了,有心人士賺不到錢,只好另建一個高鐵。
opelisc2000 wrote:
台鐵也是虧損,既然台灣大眾運輸利用偏低,為何不討論將台鐵拆掉?...(恕刪)
別用LP比雞腿的招數打混戰....
高雄市民花434元養台鐵,是為了某天可能坐台鐵,走山線+海線共1700公里的其中一段,
高雄市民花857元養高捷,則是為了某天可能坐高捷,走那42公里的其中一段。
高雄市民補貼高捷較多錢,所達距離較短,高捷都沒被拆掉了,幹嘛把台鐵拆掉?
先重點管理,把高捷搞定後再搞定台鐵...
要不然,其他只騎機車/開車,沒搭高捷的高雄市民認為,
每個月賠2億,可以蓋多少座公園? 可以拓寬多少道路?或建設機車專用道?
轉移焦點,並沒法幫高雄市民省下荷包。但不管高捷或台鐵,都要盡快少賠點!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