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半導體在全球的重要角色,在生產分散的風險因素之下,重要性也會逐漸降低,慢慢萎縮。
從外商與台商撤離中國,可以看到都是短時間的時間,哪裡有利潤,商人就會馬上去生根。
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在核電完全沒有供電之下,其實靠燃煤,綠源是無法長期穩定的提供電力。
半導體所需的水電資源都龐大,也不可能經的起不停地停水,跳電。尤其台灣最近地震頻繁。
從台南的地震損失就可以看出來,半導體廠蓋在地震帶多的地區,風險極高。這都是天然災難,人力無法去戰勝。
另外對岸都已經宣佈2027年前希望可以收復台灣,不論消息是真是假,但從國際的重視程度,自己也要能居安思危。
從烏克蘭的經驗來看,往往一但發起戰事,都是讓人措手不及,手上還是有留點錢,開始佈局海外,必要時可以到海外生活。
看看台灣,現在的當家還在搞大罷免的權利爭奪,匪諜滲透似乎不是很在意,企業以及有心在台灣發展的人,對台灣未來的發展真的不是只有憂心,更是擔心。擔心一切的投資都泡湯。
從青安的政策在到綠源的政策,到處是問題,思慮不周全來看,專業被政治綁架,官員沒有擔當,民代為了私利沒了大是大非,被黨綁架。
9年的執政,不斷地洗腦百姓綠能有提供穩定的電,但實際是大量燃煤,肺癌已經成為台灣前三大疾病了。員工沒有健康的身體,再加上少子化,企業在台灣,長期可以想像的到,招不到人,要不然就是經常性的請假,都會增加企業成本。未來AI產業相繼發展,這也是要靠穩定電力提供。
連台積電都擔心開始分散風險,佈局開始,供應鏈也過去投資,還真的相信台積根留台灣,只不過被政府綁架了,有苦說不出。
尤其台灣少子化日益嚴重,7成年輕人月薪不到47000,年薪也不到百萬,超過2000萬的的售價,已經是天花板極限了。高雄台積電買得起的比例有多少? 台積電的流動率之高,難道不知道??
資料來源:VibeEnglish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法新社:貝森特稱台灣、歐盟若不達成協議 恐恢復4月2日關稅
2025/07/06 22:57:28
聯合報 編譯高詣軒/即時報導
法新社6日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當天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說,若台灣、歐盟等美國貿易夥伴沒有和華府達成貿易協議,輸美商品關稅稅率將回到總統川普4月2日宣布的關稅水準,這些關稅將在8月1日生效。
貝森特6月底接受彭博訪問時已說,許多國家有誠意與美國貿易談判,但這些國家要了解,若太過頑固導致談判沒進展,可能會回歸4月2日稅率。川普當時宣布對台灣課徵的對等關稅稅率是32%。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