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有發展,橋頭有前景.這個我從小就聽我父親說了.說到現在四五十年了,還是在橋頭有發展,橋頭有前景.話說高雄人口持續減少,要發展甚麼?有甚麼前景?沒有好的工作機會,沒有收入(或收入低),夢境很難實現啦.或許有人推崇美術館&農16,以我們真正在地的高雄人來說,會買那裏的大多是外地人,本地人除非很有錢的,不然還是舊聚落生活方便.同一間運輸公司徵理貨員,高雄分公司的薪資就是比中北部的少5千,可悲吧.
高雄整體經濟及投資環境正在改變,市政府投入公共建設及交通建設也陸續完成,並積極招商引資,帶動民間企業投資建廠,未來將出現大量就業市場回流。高雄在最新的統計資料,人口也已在今年出現正成長,其中以仁武、楠梓、鳳山等區域遷入最多。橋科進度已非紙上談兵,將進入實質開發階段,也將是陳市長未來施政重點項目,鄰近的橋頭新興重劃區對外交通完善,隨著未來就業人口的進駐,只會愈來愈火熱。
這議題快變代銷與投資客的一言堂了...我來給予實際的想法,物以稀為貴這道理大家都知道嘛,蛋黃市區就是貴在這裡,因為空置的地少,而講到橋頭且這棟在推的未來市...附近能蓋的地方太多太大了,需求(人口)還沒到位就一堆供給,未來可以供給的量更是多到數不完(笑),大概只有開放阿陸仔可購屋定居才可能突破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