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3838 wrote:高雄年輕人都北漂了,(恕刪) 難道年輕人北漂了,在北部定居就買得起北部的房子嗎?不抗中不保台,換習大大來管,基本工資漲到五萬,原本買不起的人,就買得起房子嗎?市場經濟,一個區域的房價堆得起來就是因為有人買得起且願意買,而且不是一人兩人,是很多很多人喔這些很多人難道都是有錢人、投資客? 拜託,有錢人看的都是豪宅好嘛!現在的環境也不是投資客想買就買想賣就賣今年去楠梓看不少房子,看新建案時 在代銷中心也常遇到很多一般家庭在看房子的所以房子絕對不難買,真正難買的是好地段、精華地區的房子(這不用解釋吧? 供需問題 )會抱怨買不起的人,不是肖想好地段的房子,就是一直在領低工資肖想買好地段的,可以問自己,物件有限,你有錢買,別人也有錢買大家都想要好東西,這時候就是比口袋深度比不上就退去買外圍甚至更更外圍區域的房子,絕對買得起,問題是要不要而已而一直領低工資的人該抱怨的不是工資訂太低而應該是為什麼他幾年下來還是只配領低工資假設基本工資漲到四萬五萬好了啦 各行各業用人成本變高,難道物價房價不會跟著漲上去嗎?這樣領相對低薪的人一樣還是跟不上,最終買房子還是輪不到他額外再假設房子真的跌到一坪5、10萬好了,這些領低工資的人其實還是買不到房子阿同上面理由,因為他買得起,其他領更高薪水的人也同樣買得起,而且可以買更多或加價買那他要怎麼搶得贏人家? 口袋深度比來比來,最終還是房價被堆上去所以也不用去期待房價跌,就算真的跌了,也輪不到領低工資的人買,要買請退而求其次,買最最外圍的,沒人搶所以一直去期待全方面調漲工資,根本沒用,就算漲了,被取代性高的工作還是相對低薪。倒不如先想想高雄一樣有高薪的工作,為什麼是別人拿去做?
bluehearts wrote:難道年輕人北漂了,在(恕刪) 我已經有房很久了唷只是看房價漲這樣,覺得是下一代的悲哀。還有不要高房價就去講一大堆來合理化,反到怪罪到其他買不起房的人那,而去檢討他們。該省思的是為什麼台北竟也名列全球前十大高房價城市?比紐約,倫敦,東京還高這是要值得思考的當然舉台北為例子,也是做個借鏡因為高雄也貴的離譜了
LATTE1980 wrote:一樣的話題,一樣的菜(恕刪) 這照片完美的繼承了"騙"這個字。放消息的都是政府而不是企業本身政府帶頭炒話題,藉機抬高投標土地的地價爭相投標用高價買到土地的建商,房價能不漲嗎?
par3838 wrote:我已經有房很久了唷只(恕刪) 我也只是看你拿薪水、什麼抗中保台北漂來替高雄年輕人買不起房開脫,感到很奇怪而已跑到台北工作個幾年就買得起台北房子嗎? 台北人就不會抱怨薪水太低買不起台北房?我也講了房價是供需問題,一個地區只要很多人想買,價格就降不下來你要用炒這個字眼,也是所有人(包含老百姓)一起炒起來的以楠梓來說,以前的楠梓沒人要買,現在的楠梓很多人想買想要楠梓發展起來,又要楠梓房價不變高,不是很強人所難嗎?我自己甚至也還沒有房啊,但我不會去怪東怪西(以前的我會)任何時代的年輕一代剛開始買不起房本來就很正常沒家世背景的人就是要靠歲月時間搭配金錢紀律去累積資產,購買競爭力才會強,選擇才會多,不是嗎?如果出社會四五年就想買房子,只要存夠錢,還是有很多選擇,問題是想不想住小一點或住這麼外圍而已。城市不斷再開發,越買越外圍,越靠精華地段越貴也是很正常的事。拿各大城市的排行來比其實根本也不需思考太多像台北市比東京都小很多,你把北北基桃全部合併成一個台北市,房價排行應該就可以跌出前十了吧房價就是看地段需求,比如台北市裡面萬華跟大安信義比,也是差一截東京都也有相對便宜的房子可以買,但就離市中心比較遠阿所以還是老話一句,供需問題,加上我們台灣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根深蒂固就算開始加徵囤屋稅空房稅,我看也無法改變市場經濟多少,好地段的房子就算釋出,也會很快被搶購完。所以我沒有要檢討年輕人,但很多人一直說工資太低年輕人買不起房我總覺得怪怪的年輕人買不起精華地段的房子,很正常,不然當那些更早出社會的中、老年人是塑膠做的?要羨慕他們生對年代,試問跟他們互換年紀,有人要嗎?年輕人買不起外圍的房子,以剛出社會來說也很正常,正常情況老實存個幾年錢就會有了只做低薪工作想買房也不是問題,花少一點,多存一點,多存幾年,最後買更外圍一點或買小一點,一樣買得到只是現代人可以追求的事物比以前多,會想要買3C、定期出國旅遊、養阿貓阿狗、及時行樂自然會拖延我們買房的時間
bluehearts wrote:我也只是看你拿薪水、(恕刪) 不,以前高雄北飄年輕人,台北工作幾年,存個幾年,至少存的錢,將來還能在高雄買房,還不至於有龐大壓力,以後可能慢慢的都沒辦法了,這就是悲慘的地方。一堆投資客在炒房,建商房仲一搭一唱,很多時候的供需,並不是真正的供需,請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