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7年4月26日風傳媒一篇文章呂紹煒專欄:從花媽「運量增3.6倍」談評估報告業障重:一切都是假的https://www.storm.mg/article/255579=>這是一部高雄捷運膨風史,估97萬,依2020年8月份運量,目前日平均只有14,5000人。二.2013年「市政府以修約方式,提前移轉高雄捷運公司機電資產,以改善經營現況」案;以爭取市議會支持,同意市府在103年度辦理購建高雄捷運資產263.77億元、舉債173.2億元的補辦預算,至於利息費用2.65億元則併入102年度決算辦理。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502000286-260204?chdtv=>2013年若市府不花436億將高捷公司的機電設備買下,高捷將破產,所以高雄負債就是這樣來的。目前高雄捷運,日運量才14萬5仟人,車廂都是空盪盪的;所以新的黃線,中央補助即使800億,也沒啥好高興的,後續的營運,才是重點,沒人潮,高雄人不愛搭,高雄也是一座空城,(好比有錢開公司,結果沒有訂單可生產),一樣沒發展!
就兩種可能一個是用一些因素拖著慢慢看情況再蓋一個是想辦法找錢來蓋不太可能澄清路改高架的。因為本館路那邊還分岔一條出去,如果那條不改,澄清路的改,變成要在澄清路上從地下出土,光想就不太可能..........五甲那更不可能,路小還蓋高架,到時候弄出抗爭就有戲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