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房價下半年恐飆最高點?專家:被炒作的後果

jujumylove wrote:
我住高雄鳳山這邊,本...(恕刪)

看中喜歡 價錢覺得合理 能負擔就快買
在那邊猶豫不知道又等了幾年 

我這次要買透天 身邊人一直說明年會降 先不要買
結果第一首選的房子 在農曆七月結束了
就在我眼前賣完了⋯本來打算七月結束去談價下簽約😭
只能去殺第二間選擇 還好殺到我意外滿意的價格

我當時被阻止今年買房時候想,跌 旁人一直說碟
是能跌怎樣?
現在一間仁武有電梯透天基本都一定破2300以上
能到可能跌到仁武一間靠近學區 便利性好 到三民左營不用五分鐘的地點 有電梯 四車庫
透天變成一間只賣2000萬以下嗎?

我覺得根本不可能阿 所以我認為 喜歡 價格合理 負擔的了 就快下手!!遲了就像我一樣首選飛了 有錢也沒辦法買
雛雛 wrote:
看中喜歡 價錢覺得合(恕刪)

真的是這樣
104、105年的仁武電梯透天還算便宜
準備個2000萬都還能買得到雙車庫臨路型電透
在能開發的土地越來越少的情況下
電透的價位只會往上不會往下
而且2500以下的預算
對於中小企業老闆們來說並不吃力
你的決定是對的
時間會證明
豆豆3108 wrote:
真的是這樣104、1...(恕刪)

話說仁武因為土地變貴 也漸漸開始像市區一樣往大樓發展 大樓一間一間蓋 透天未來應該會變少更貴😭

現在這時代什麼都貴 土地貴 人力貴 材料也貴 怎麼可能會降= = 
除非建商要倒了
除非台灣經濟崩盤 
不然我想不到降價可能!
RnK1139 wrote:
小弟今年33歲獨子,三年期母親去世父親失智。家中所有財務重擔突然落到小弟,但在清算財產時,老實說小弟有一陣噁心感
為什麼?讓小弟我娓娓道來


我覺得你的故事一點都不噁心 倒是你的想法一底都不成熟 好像離真實世界很遠
世代翻轉花三個世代都不為過 憑什麼你會覺得在一個世代內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我是你的話會好好善用上一代打下的基礎,好好的發展並龔固自己這個世代和下個世代的優勢
ligasy wrote:
我覺得你的故事一點都...(恕刪)


我批評的是自己親身經驗和已見的社會亂象,倒是您才天真得認為我這種人的想法都是錯的,大家都是好人、都無私得致力於「讓社會變得更美好」這件事上面?別自欺欺人了...
我運用著什麼樣的資源、經歷過什麼、交友圈都是什麼樣的人...這些不必在此一一報告吧?
如果您是我?這種不可能的假設不具存在意義
我只是把自身經歷告知大家與各位分享,無需針對個人發言筆戰,請就議題討論

有沒有政客或財團在土地開發案成立前就利用自身關係低價收購進而轉手高賣,到消費者真正需求的人手上已是當初價格的四倍以上都算謙虛,這件事情都已經是不用討論的公開秘密
房價高騰、物價翻漲、低薪社會,年輕人一出社會就要面臨這樣的處境,但還是有人在囤房出租、漲租扼殺台灣年輕人的未來
我剛畢業的學弟妹很多都說:「學長,以前把生活過好、成家立業住好房是你們的夢想,但是我們的夢想只剩下買一間好房了」,或是「我乾脆放棄買房專心工作,被看見後能離開台灣就離開,等經驗充足了、有能力了,看台灣狀況怎麼樣再說」。您聽了不會感到遺憾?還覺得投資房地產讓下一代的人來幫您成就人生是對的?
如果是的話,加油!對沒有交集的人也沒什麼好喊話的
RnK1139 wrote:
資深公務員


如果是公務員,還能買這麼多房情況下,他們需要多勤儉才做得到?
年紀跟原P相近,爺爺很早就去世,奶奶在傳統市場擺小攤販賣菜,每天只吃賣剩的菜,每天半夜從澄清湖附近"走路"到十全附近的批發市場買2-4大袋的菜,手提在走去鹽埕區以前舊戲院的附近的傳統市場擺攤,她連一趟公車費12元都捨不得花的人。

家裡並不富裕,父母在我還沒上幼稚園前就離婚,爸爸在外一屁股債,兒童回憶就是不時會有人來按門鈴跟拍門或打電話找我爸討錢,奶奶為我跟我弟兩個孫子,從我們出生那刻幫我們開兩個戶頭,每天各存40元直到成年,我的大學學貸就是奶奶用這戶頭繳清的。(當時我有極力反對,自己知道利息低能負擔,但老人家不讓她出,她鬧脾氣很久,不吃藥不按時去看醫生)

但是奶奶還是在40幾年前買了澄清湖附近的2樓透天,我想表達的是雖然在上個世代或是上上世代,房價以現在來看都相當便宜,但起碼我接觸的有房長輩都是在犧牲娛樂或生活品質,很有毅力的存錢才能有房。
或許未來十年二十後會換下一代年輕人在抱怨上一代,但現在真的有魄力買房的有幾個?


題外話,前陣子看到新聞逃逸外勞都能去工地當包商月入10萬,身邊也有朋友燃燒生命的在跑外送食物月入7-12萬,小弟31歲有幸在今年只靠自己的能力買房,高雄房價還不至於到讓人絕望,看著那些整天出遊打卡喝酒唱歌的朋友抱怨房價...聽著那些為了工作內容較輕鬆或離家更近換了比原先薪水少一兩三千的朋友抱怨房價...台成清交的朋友求職/工作不順拚了好幾年的高普考,述說著以後買房才比較沒壓力....

牛肉麵隨著時代都能漲兩到三倍,自己也知道牛肉麵不會崩盤跌回原本的價格,只能讓自己更有能力去負擔。雖然我不認同這時代的市場,但只能接受與努力。
非凡 wrote:
如果是公務員,還能買(恕刪)

我只希望在房貸還清之前都能有工作有賺錢、生活品質也不會太差!全款付清的就沒這個問題了!
RnK1139 wrote:
用盡力氣攢到的錢卻只能買上一個世代輕輕鬆鬆就能拿到的入場券?心中真的非常不是滋味...到底是為了什麼我們這一世代要這麼辛苦還要被說草莓族...等?
可能有些大大會說:我當時存的錢拿去買台積電現在都賺翻了!是我不懂得投資吧啦吧啦...的一些鬼話。但我想反問:「只想認真工作,把自己能做到的事不需分心盡力做好」這件事錯了嗎?
以一個過來人的身分只想對上一世代(目前50~70歲)的人說:我們這一世代(目前20~40)台灣人的未來絕對是被你們抹殺的無誤!

我相信接下來的十年裡,陸陸續續會出現和我相同處境的人,我 絕對不是特例,那 您 還要繼續炒房嗎?


您是錯的。「只想認真工作,把自己能做到的事不需分心盡力做好」這件事錯了嗎?」這事是對的;但做了「只想認真工作,把自己能做到的事不需分心盡力做好」就能想和上一個世代輕輕鬆鬆就能拿到的入場券,這想法是錯的。


您倒果為因了。

資產(房地產、股票)價格上漲,不是有一堆人邪惡炒房,而是紙貨幣/法定貨幣持續貶值的結果。

政府印鈔(美國QE,台灣盯著匯率,也等於台灣QE),第一手拿到熱錢的是贏家(銀行、財團、有資產可以質借熱錢再購買資產者),最後一手拿到熱錢的是輸家(受薪階級、領退休金年金者的)。印鈔-通貨膨漲-貧富加距;看得懂這遊戲規則的是贏家,看不懂這遊戲規則的是輸家。

你不是被上一代的人剝削,事實上是政府印鈔,量累積愈來愈多,你手上的存款(紙貨幣)愈來愈不值錢,如此而已。高收入高所得不代表什麼,紙貨幣不轉成資產,註定不可能富有,一生為錢所苦。

你的埋怨是錯的,而且錯的離譜。看得懂我字裡行間的話,一生受用無窮。我是過來人,隨便附張圖,證明我有些許論述這些的實力。良藥苦口,若有得罪請多包涵。
Immunologist wrote:
您是錯的。「只想認真...(恕刪)


嗯...對我的個人價值觀評論真的就不需討論了
您也真的不必秀出自己放在非台灣發行ETF上的資產來博取自身發言信任度
我們理性討論台灣的房價吧...
在討論通貨膨脹與房價關係的同時您也應該注意另一個指數:各國薪資房價比,一查就知道上面的名單前幾名的國家是哪些,為什麼除了中國以外其他高GDP國家都不在?想一想查一查資料很快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我抨擊台灣”目前”房價,現在資訊取得比以前容易太多了,相信大家都不是傻子除非您裝傻
雖然本來就不是很期待在這裡能看到什麼深度留言,但您確實起了個很好的開端,謝謝指教
Immunologist wrote:
您是錯的。「只想認真(恕刪)


投資股票賺錢不會影響別人,囤房炒房影響的人不計其數,高房價加上高房貸率可說是台灣奇蹟!QE造成房價上漲,薪水是不是應該也要漲啊?好像沒漲也沒人敢抗議,是不是怕沒工作繳不起2、30年的房貸?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