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商業中心麼樣都是在北部賴神北上、高雄市政府幫北上都改變不了北部才是重心的事實甚至就算是花媽北上也同樣台中還行靠高鐵撐個與台北半日生活圈高雄市沒辦法啊又是工廠林立從地理位置、交通便利、人文結構、環境品質等因素來看都不吸引人真是可惜了不然高雄市的原始都市規劃是很好的
買房子不外乎人和錢, 可是高雄的人口流出的比流入的還要多很多, 年輕一輩的又想要去歐美、澳洲、紐西蘭、韓國日本、新加坡等等...打工遊學。 75歲到90歲的還有生病的也有一部份住在安養中心 。如果再加上 台商、 留學生。 說真的根本沒有那麼多人住高雄。 沒人怎麼買房子,國際企業也不會來高雄設分公司 除非像Google 、Apple等等... 來高雄開分公司相信才有人會入住高雄 。就是因為沒有人住,房子怎麼可能會漲, 南部低薪也是出了名的, 人口結構和低薪才是的主要因素。
1740TT wrote:講那麼多就是沒提到交...(恕刪) 哈哈 大大講了我想講的。小弟台南人來高雄工作後覺得最大的差別就是交通。在台南市區開車只會一肚子火而已。在高雄待久了每次回台南反而無法忍受台南的交通。其實用路人行車素質都差不多,但高雄路就是比較大條、車位比較多。
spacebrother wrote:坦白講 買楠梓和岡...(恕刪) 不方便??我懷疑你是不是高雄人~你來過你所謂的"不方便" 楠梓過嗎?現在的楠梓機能已經改善很多了那再請問一下 現在高雄最大的問題就是產業(就業)了你老兄能找到比楠梓更多的工作機會嗎?請您別再用舊思維想事情了 多出去看看比較實在
現階段高雄路大條根本不是好事 開車是很爽拉沒發現高雄影響城市印象的最關鍵的部分就是街道空洞化 各種租售原本路大條聚市能力本來就不好 現在跑了一些人跟過多的商場 商機都拉去賣場了冷清感加倍 加上路大不塞車 大眾運輸就沒吸引力 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人數還輸台中然後捷運就變成假日的觀光列車 沒啥人在通勤看那平日橘線一片冷清 這下可好了啦 蕭條感又再一次"誤解"了高雄高捷沒賺頭省東省西 搞到夏天月台比街道還悶熱在路上開大車的在地人好像都沒感覺耶 整個城市形象又被默默拉低了分數路大條害高雄被"誤解"了兩次 現在人口外移撐不起高雄目前的城市格局代價就是各種蕭條感瀰漫進而影響城市觀感 代價可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