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建商代管期,管理費實支實付

我比較菜,第一次買房, 後來發現,新建案建商都搞這一套,不然先從客戶身上先A再全包所有費用,沒有建商希望剛成立的管委會,有一大筆馬上可動用資金,住戶肯定請第三方公証單位來驗,建商會有修補不完的缺失,明說是拿石頭碴腳,柯南兄新家應該也是,另外我很慶倖,有3月地震和颱風,停電又停水,發生在管委會成立前,現況是原型畢露,鄰居有共識要監督建商,我敢打賭我家公設點交,將是建商例年來案場最難搞的,客服接到客訴手軟,撐過保固,這社區肯定最保值
銷售期間 建商 其實也是要付管理費的 不過以我家社區的建商 (((比較聰明))) 打出管理費30元/P的廣告
試想 銷售其間 保全 車道 秘書 總幹事 清潔 都要到位 賞屋的買家都會看 建商不繳管理費 這些開銷 那裏來?
僅靠先入住的幾十位住戶根本不夠用..
所以不用擔心建商有沒有繳管理費的問題 管委會成立 點交時 有一筆基金 (建造費的幾%) 都是數百萬的基金費.
跟預繳管理費是不一樣的..
>>>>>>>>>>>>>>>>>>>

以我家社區 當初新屋都是預繳兩年的管理費 後來買中古屋 應該也是預繳兩年..
因為管理費繳交表(貼在電梯) 我都發現有些住戶 都預繳好幾期了..我猜想應該跟新屋銷售的一樣
先繳兩年..

基金不一樣,基金是公設點交後才給的,公設點交後,很難要求建商花大錢維修,最多是那理有問題,就補那理,再過一年建商就摔手,誠如很多人說的,交屋3~4年常有花大錢換設備,徵兆可能一剛開始就有,沒人發現,建商賺到,這時都會動用基金,更多人覺得設備會壞是正常,暫時花不到自己的錢還好,魔鬼藏在細節中,很多大樓基金撐不過10年
這是我朋友家的大樓管理費

因為身邊很少有朋友住大樓,故想詢問,這樣費用是正常的嗎?
不知源益環境是什麼項目?

目前都還是建商代管期間,但此管理費從去年10月至今,花了(如圖)一百多萬是正常情況嗎?
而且每個月的人力費及垃圾清潔費用都不一樣,但不是建商有跟廠商簽約嗎?怎麼每個月會不一樣,這樣是正常情況?


我朋友很煩惱也很想賣掉了...


學經驗,以下純屬個人推測
對一般廠商來說,收入和支出是不同會計科目,簡單說收到的錢沒理由那些去補貼,所以別把有的建商代管期間管理費由建商來包視為當然,接下來是分攤的準則,物業在還沒人入住,物業就要派保全駐崗,前期的費用要我是老闆,也會想讓客戶幫忙分攤,如果我是建商找家保全公司,訂某月開始全部人力進駐,之前的進駐人力算合約回饋項目,羊毛出在羊身上,物業的合約價肯定是高,等第一屆管委會重新談合約,沒有合約前進駐的回饋項,差額折讓給新的管委會,爭取第二年的合約,第二屆管委會再議約,就是廝殺戰場,好的CP值物業真得蠻不容易找的,聽聞過有四屆還都是同一家物業,心裏由衷,幫朋友唉哉!
上表,駐場的主任還算蠻認真計錄雜項,想當初還真的只寫雜項xxx元,環保垃色收量,廠商要依照量付給焚化爐,所以隨著入住量,有級距上省,環境公司是園藝維護,通常一個月兩次,一月1萬出頭,我家一樓草皮和空中花園,不小,超過可能含花土等資材
叮叮噹噹LEX wrote:
這是我朋友家的大樓管...(恕刪)

一個月物業支出大約20-25萬,
多和少要看人員分配。
100多萬換算至每個月看起來沒什麼問題,
帳也做得Hen細,
想查收據可以找建設公司。
如果是每個月人事開支不一樣,應該是保全人員的加班費,或三節等。任何住戶都可以查詢明細。
看你們是齊家的案場,要看是全職場,還是顧問場。這個要看建商和管理公司怎麼簽約,一般是一年一簽。任何合約區權人都是可以查看合約的。
這麼看你們大樓的費用沒什麼問題,但是關鍵還是像豆大說的,看你們的規模,人員多少,服務項目的多少?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