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附近這麼多林立的小工廠 光是每天不知道是偷排還是光明正大排的廢氣依舊在那區
要遷廠聽起來很簡單 但要多久沒人說得準 台灣的財團比政府的法律還大
所以"如果"政策要綠化 且接任的市長會延續政策 那才有意義
上述的政策支票誰都會開 不用負責的
"如果"未來上述問題都改善做到了 那才算數
當然 人家都說買房要看未來 但不是人人都等的到那未來 而且 健康是累積的 傷害也是
買了是一輩子的事情
健康 還是 生活便利重要? 見仁見智
我只是身邊有住工業區周遭區域的朋友跟同事
目前都是買了之後後悔的 只因當時房價相對便宜 但空氣品質住久真的會有感覺 也有人因肺部疾病離開的
既然該區新房價沒有比市區差多少 不如選擇離汙染源遠一點的市區中古屋
以上, 是以自身周遭友人的經驗及對空氣品質的稍微要求做出的評論
每人考量不同 只是說說分享而已
KevinSu5210 wrote:
所以'如果'煉油廠...(恕刪)
買房子就是如此, 如果您要等到環境交通生活機能都變好後, 才再買, 那您只能買在高價.
以新房子而言, 20年前, 高雄人買大樓豪宅偏愛文化中心(1坪20~35萬), 透天豪宅(地坪50坪1棟5000W~1E)偏好澄清湖, 一般大樓(1坪15~20萬)及透天(地坪30坪1棟1500W~2500W)偏愛三多四維五福. 當時凹子底一般大樓(1坪6~10萬)及透天(地坪30坪1棟500W~1000W), 高大特區沒有大樓及新透天(舊透天, 200W就有了)
現在, 文化中心新大樓豪宅1坪25~35萬, 澄澄湖地坪50坪透天豪宅還是1棟5000W~1E, 三多四維五福的一般新大樓是1坪20~30萬但幾乎沒有新透天. 凹子底的一般大樓已是1坪20~30萬, 豪宅大樓1坪30~50萬, 地坪50坪透天也會在1E附近, 高大特區的新大樓1坪13~20萬, 地坪30坪新透天2000W, 地坪50坪新透天4000W
以前的我,不是投資客, 我和我同事在11年前同時由台中來到高雄工作, 在此之前, 我同事在已經出社會工作10年, 而我投入職場只有3年, 論財力,我同事比我高, 但我在老婆的壓力下硬買了房, 我同事沒買, 2年前我賣掉北高雄房子換購台南房子(老婆在台南附近工作,而且台南房子相對北高雄來得便宜不少), 獲利70%(因自住, 實際稱不上獲利), 而我同事到今天更買不下手了, 因為他這11年存的錢遠遠比不上這11年的房價增幅.
現在的我,有想要去嘗試當投資客了(或在買塊地給下一代創業), 目前看好北高雄左營高鐵站以北至岡山, 以及台南平實營區.
KevinSu5210 wrote:
所以'如果'煉油廠...(恕刪)
ambition9125 wrote:
買房子就是如此, ...(恕刪)
我只是分享周遭朋友的經驗
每人買房考慮不同
我以空氣品質為優先 所以不會選擇工業區及鄰近區域
所以我選擇住郊區 我願意犧牲點時間到市區 以高雄而言 郊區到市區不過是幾十分鐘的差距
況且 大工廠走了 周圍的小工廠也是問題
我以前住的地方也是只有幾間小工廠 但就是常偷排 檢舉也沒用 光是每天晚上聞到怪味 我想走不了的只能忍了
大工廠+小工廠 政府要處理當然是可以 但想想台灣的法律效率跟官僚 要耗費多少時間的
未來是可以期待 但健康是不能等的
相對便宜 畢竟是有其優略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住的地方哪天可以水漲船高 但要犧牲的是什麼+折舊率 未來不一定划算
抱歉 我只是希望身邊的人都身體健康 錢再賺就有了
沒要說楠梓不好 只是分享而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