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向站內信的網友說聲抱歉, 因為是從親友口中得知原來她認識該建設公司職位不低的主管, 所以也不知道怎麼替大家牽線.
這個建案在北高雄, 生活機能還不錯, 大眾運輸、國道都很方便
我先跟代銷談過, 高樓層開價是一坪30萬,代銷最多就打9折, 再加案場主任10萬左右的扣打, B2F大車位180萬不談價
親友問我, 如果喜歡想花多少買? 我說車位不打折沒關係, 但是每坪能不能談到20萬
結果親友就拿起電話打給建設公司主管, 得到的回覆是20萬應該沒問題, 如果確定的話, 就大家安排一次"巧遇"
聽到20萬沒問題時, 這時候不砸身家買對不起自己吧。
但是(開口說20萬後)我當天到內政部網站看看最近的實價登錄, 附近屋齡20年的大樓, 公設比更少, 一坪大概賣15萬。
於是我就在想, 現在炒翻天的房價, 讓20年前每坪不到10萬的大樓被炒到現在每坪15萬,
那我現在花每坪20萬買一間新大樓, 最多也是住10~15年, 問問大家,未來轉手時, 請問我每坪要賣多少??
大樓的折舊的確要算進去, 但房地產的保值呢? 更何況他位處商業繁榮、生活機能、交通便利,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不就是買房地產最重要的三個要件,沒道理不保值吧, 所以我推斷, 這新建案開價過高, 打了7折還是貴。
政府政策不會讓房地產崩盤, 頂多緩跌, 但起漲一定很快, 自住率這麼高, 屋主頂多苦哈哈繼續繳房貸, 也不願意賠錢賣, 投資客脫手換現金也不會讓新屋受到影響, so...
自住買貴真的沒差嗎? 買貴的結果就是影響未來5~7年甚至更久的生活。我跟內人的月薪合計10萬, 7折後, 分20年還款也是超過月薪的3成, 我不是投資客, 我只是想買間房子安居樂業. 所以不考慮買了之後轉手賺價差, 也許下次還要再透過別人牽線換房子, 不想留下壞印象。
我以為我每坪用7折價20萬買到, 是賺到, 但是想想上述的分析好像又不是沒道理...所以很困惑, 問問土地公, 只是想表達我內心的煩悶.
各位怎麼看?
胖達26 wrote:
文化和平實價登錄14...(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