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諸位的意見 小弟試試3年後地下化完成後 那裏會變得更好 又更大片 再來說服女王看看..如果可以 也想兩棟長期持有 但看起來 高雄房價已在高點 不趁現在價格還可以的時候清掉一棟 拿資金來做其他投資還以較實在一點南高是在前金區沒錯 看出去就是水泥叢林貼一下 南高那個女王最喜歡的大露臺 這個露臺是女王不想搬走的最大原因
fengyaocheng wrote:小弟目前住的是 南高...(恕刪) 南高有亞洲新灣區,夢時代,大立,遠百,新光,愛河...生活機能又很好幹嘛住美術館區~生活機能不好,晚上暗暝奢貓...帝門就賣給我吧.
應賣北高,保留南高丠高畢竟來到相對高點,對你而言也有不錯的利潤。而且北高的房子供給較大,機能較差。近年來,重大建設都位於南高,想像空間大。有view 固然很好,但機能,實用方便會遠勝於前者,如果有所取捨,當是捨前取後。
現行都市計畫圖同樣在市區內,小區域及房屋本身條件還是最重要且客觀的比較項目,原南北高範圍都很大,縣市合併及鐵路地下化動工後,市政府都發局正式文件中已多了中高雄(非中都)的說法,楠梓以北(含楠梓)才算是真正的北高雄,中高雄大致範圍可參考上圖,以高捷來區分就是三多商圈站周邊到高鐵左營站周邊,前金區一樣在中高雄的範圍我是原南高在地人,看當地大樓價格是否合理一定會用商業價值較差的透天(地價佔主要成本)歷史價格標準來衡量,近年來許多新建案地點除了主打車程幾分鐘可至某大型公共建設外,整體環境、市容、學區、區域都市計畫、鄰里公共設施、區域人口與5~10年前相較未必有提升,房價漲幅過高反而會使區域換屋及地緣自住客卻步,透天及店面不管以前房價多低,若是商業利用價值不高,未來遲早都會改建為大樓的,市區中首購族過去房價低時買房會傾向往熱門商圈附近買,主因高雄許多老社區即使環境、市容同樣不好,但沒落感相對更明顯,也較容易面臨少子化、人口老化、學區重劃、商圈移轉、發展遲緩的問題,鄰近熱門捷運站的百貨商圈較貴也還有很多平價的一般商圈可選,房價低、店租房租便宜且地點不差時人口自然就會多,商業機能也不會差,普通商業區真正較有價值的是店面及臨路透天而非住宅,原高雄市區2011年銷售中新成房建案中最便宜的兩個大樓建案也都是位於熱門商圈內,中樓層以上空屋每坪都還可以談到不到9萬,請參考三民鼎山商圈家樂福旁的加樂富及前鎮瑞隆商圈輕軌一心站旁的上閣築,但純住宅特別是換屋產品選擇要考慮的條件因素更複雜多了南高雄主要市區幾乎都是最高法定容積、建蔽率的一般商4、商5用地,過去及現階段主要大坪數市場及蛋黃還是歷史建案數量最多的透天店住、純店面這塊,前幾年換屋級大樓供給少主因之一是指標豪宅建案單價偏低去化速度仍過慢,參考08~10年的都廳苑、高峰會、圓頂、凱悅,整體容積利用率及歷史房屋均價大致上是越往南及越往東越低(部分例外),再加上前鎮區尚有數百公頃的一般建地未開發,未來大樓建案供給量是不用擔心的,老舊建築太多的區域,除非是特殊景觀首排、面40米以上林蔭大道或面積較大的公園、文教用地,太早買大樓相對不容易卡到好位置商業區大樓住宅需注意以下幾點:(1)按法規不需檢討日照權,因土地分區本就不是蓋住宅用的(2)一般商4、商5用地建蔽容積率最高,臨棟棟距及臨路退縮卻缺少嚴格規範,屬最高密度開發,住商混合高度開發擁擠感非常明顯(3)土地價格雖較貴,但建商可興建的土地坪效極高,住戶犧牲的是較高的建蔽、容積率及較少的土地持分(4)住戶若有商業使用需求時,仍可透過向主管機關申請變更用途的方式合法從事商業使用,對換屋級以上高單價產品而言是重大扣分(5)金融風暴、景氣長期不佳或鄰近區域有大型商圈出現時(商圈排擠效應),周遭店面太多的商圈宅受到的影響相對也是最大的,以雙捷運的高捷美麗島站為例,附近這麼多年來商業氛圍仍不太好近似價格及外在條件下透天肯定是商業區好,但無特定區相關規範的純住宅大樓一般會比較建議商業區旁的住宅區,特別是換屋產品會更較講究住店分離、純高級店面或0店面,住宅區也有很多店面,只是密度不像商業區這麼高,店面相對不容易供給過剩,原高雄市早期許多公辦及自辦重劃區欠缺特定區較完整的都市計畫規範及審議,太偏向地主、建商及商家利益的發展結果就是,許多發展不到20年以大樓為主體的重劃區除了整體容積利用率以外,無論就市容及環境而言已經與舊市區沒有多少分別,台灣商業區許多較新的大樓建物幾乎貼著道路邊緣線蓋(騎樓退縮,建物0退縮),普遍與鄰棟棟距極近,小環境較雜、市容不佳、違建普遍、八大行業進駐、店家占用騎樓、汽機車亂停、店招凌亂沒管制、停車位難找、車流大揚塵多、容易塞車吵雜髒亂...等,若是情況較嚴重,對換屋族來說就不會有多少吸引力,畢竟現在看起來新的大樓隨著未來都市化程度越來越高也會變為較舊或最舊的一批,高雄許多原市區地點還買的到很便宜的臨路透天,一般自住買方其實不用在熱門區跟建商搶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