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楠梓高雄大學社區



不好意思,我經過高大特區時,並沒有特別感受到文教區的感覺(雖然藍大的圖,很仔細的標出許多學校)
請不要誤會我的意思,也許有些部分是有悠閒的感覺
但房子的蓋法,我覺得有點浪費了這麽一大塊地
反而有點雜亂落差大的感覺
比較沒有規劃
有大樓有透天有鐵皮有草屋也有上億的超級名家設計宅
怎麽落差如此之大
房子新舊混雜,路名雖有重新編號,但是編法怪怪的
空地很多,但是卻一直蓋大樓
而且“法規”規定要斜屋頂
怎麽反而每棟都各斜一通,沒有發揮斜瓦的美(可惜了這樣的美意)

如果高大特區可以好好規劃,原本應該有機會可以發展出一整片的“歐式鄉村風“建築
像名發在橋頭區的總裁villa的風格,我個人的偏好,覺得很適合高大特區.
最好是能蓋一整片,很美

可惜
不然美術館農16可能都比不過 高大特區的一整片的歐式斜瓦鄉村風別墅

以上純屬個人感覺,單純希望台灣能規劃出更多“美麗的社區城鎮”
加油!!!高大特區.














RMAN wrote:
我也住高大特區坦白說...(恕刪)

TainanTransformation wrote:
不好意思,我經過高大...(恕刪)


這就我的了解,是因為這區域的地,大都被小塊小塊的小建商取得

不想農16及美術館那邊的重劃區

也因為重劃區的特別的建築法規,斜屋,臨路退4米,必須種植樹,住三住四等等規定

大建商可能覺得麻煩,無利可圖..

到是旁邊的都會公園北端第一排,好像已經被很多大建商取得

不過也好...若到處高樓大廈...那在高大特區,也就不能常常看的那麼清爽的天空了.
小瑞

k5011008 wrote:
據我們問過的工地主任...(恕刪)



我就是大學寶家的住戶

已經申請加入社團

歡迎高大住戶朋友交流
以南部來說,要像北部那樣,短期間真是不容易,大台北超過500萬人口,那還是有登記的戶籍,所以以前高雄被稱為沙漠城市,因為沒什麼大學(只有中山跟高師大高醫),因為優秀的學生都跑去台北了(我也在台北念過書),要說原因吧!大家都知道以前的政府重北輕南,把重工業擺南部,政經擺北部。但這12年來高雄一直在進步,就說楠梓吧,小時候讀十大建設(其中之一煉油廠就在楠梓後勁),當初小不懂覺得很光榮,長大之後才知道汙染在我家,但繳稅都在台北。但一切都要改變了,漸漸的高雄成長了。
我所謂的文教區指的是在以前,楠梓區沒有一所高中(只有私立國光中學,當時不是毎個人都可以讀),現在楠梓有3所大學、3所高中,以高雄來說已是排第一,全台應該也是名列前茅。只要優秀的學生願意留下來念,學校也認真發展,高雄這兩個字一定走的風光(我之前在台北學校也有台北2字,大家都會以有知名的地名為榮),因此我也希望未來的高大能上的了台面(不要讓大家以為是高雄工專改制的)。
至於屋頂斜的問題,我們也希望方向跟位置好看,但不同的建商與設計師,大家都想設計出最美的,除非像北韓共產那般用國家蓋屋,這樣應該就很有機會,至少全台要看到這麼多斜屋瓦式的區域不多,在徵收前還是有幾處舊部落,雖說市政府也徵收不少土地,但仍然有一些私人土地,還是看的到一些務農搭建的鐵皮屋或之前的養鴿人家,這些慢慢都會改善掉。

透天屋前都有4米的空的無法蓋,當初是為了綠化,但因為此區綠的已經很多,所以很多會作為車庫或種種花草,個人認為不會浪費掉,且也會覺得門前較寬廣。土地成本在升高,私人土地開始惜售,許多建商擁有的地都屬於狹長型,不好蓋,想要併旁邊的地,地主又不賣,只能蓋大坪數的透天,所以目前只要地稍為大一些加方正在大馬路邊,建商就考慮蓋大樓(好在目前大樓有限制高度15樓的樣子)。像御六家我有跟建商聊過,他們那塊的地也可以蓋大樓賣更多,但種種考慮(萬坪公園前、綠能建築等等),仍然以透天去蓋綠建築的豪墅。
至於路的編號,東西向是偶數,南北單數,但因為之前的路不是方方正正的,所以有的數字會一下找不到在哪,來幾次就熟了,像以高大為目標,正門前直的是大學路、橫的是大學南路,往海邊方向是大學西路,另一側則是大學東路囉,但沒大學北路喔(後面是一片綠油油稻田),東西向緊貼著後勁溪的則是援中路,中間為藍田路(最寬),還有一條26街,這4條可以直接把西邊的17號道路連到東邊的藍昌路(南北向,中高正門前),其他的就都是數字了,我常常騎著單車逛,幾乎可以知道所有路況。還有一點可能很多人不知,可以當成未來買房的參考,很多買房的會重視4這個字,這點可以說完全排除,沒有任何的街道與門牌有4這個數字。

晚上的高大是很美的,夏天有很多蛙聲,清晨鳥啼聲。夜間觀星很亮,從高處往下看閃閃的燈火,不輸任何地方,有住過才能體會。總之一個地方不可能十全十美,要所有那的住民一起認同與共同維護,就像我們都是同住在台灣這塊小小土地上,所有的人都愛惜,台灣就是福爾摩沙,一定是地球最美的一塊寶地。

bluefly9922 wrote:
連續2年農曆年的花海...(恕刪)



過年我也看到這片波斯菊

希望以後還會在

不要蓋大樓...

這片花海,我個人預估10年內都看的到,因為這快地是公有地,分為4筆,要標售時目前規定是同時要一標,約八千坪,以目前的市價起碼要40億元,沒幾個建商有辦法,至於未來會不會是大樓還不知,只是花海過了之後就會開始長草,沒有公家單位來整理,如果有機會我們成立高大特區,可以跟市府要求把很多公有地好好整頓一番。
高雄大學後面真的很漂亮.一整個綠油油

等到稻米要收割時又是黃昏西下時整個黃通通

有點像離塵不離城




高大的北面(正上方)是一大片農業區,等稻田在噴農藥(洗藥)時,你就知道好不好受!

正閒 wrote:
高雄大學後面真的很漂...(恕刪)

對我而言離市區有點小遠


我去年還有去這看朋友,

己經有家樂福了

生活机能應該也不錯了



myesog wrote:
高大的北面(正上方)...(恕刪)


大多數高大特區(在舊高雄市)的房子都離農田(在舊高雄縣)很遠, 不可能聞到農藥味.
另外, 高大特區的土地奇貨可居, 農夫種植只是消磨時間, 土地收益遠大於農作物收益, 近年來已很少用農業.


值得一提的是高大特區的空氣良好(比楠梓右昌後勁岡山橋頭好太多了, 不過煉油廠快停工了, 楠梓右昌後勁未來空氣會變好), 而且使用南化水庫的水, 水值比高雄舊市區好太多了. 在高大特區, 加水站的生意都做不起來. 綠地多, 公共建設也完整, 生活機能也愈來愈好, 唯一缺點: 離交流道太遠了.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