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我經過高大特區時,並沒有特別感受到文教區的感覺(雖然藍大的圖,很仔細的標出許多學校)
請不要誤會我的意思,也許有些部分是有悠閒的感覺
但房子的蓋法,我覺得有點浪費了這麽一大塊地

反而有點雜亂落差大的感覺
比較沒有規劃
有大樓有透天有鐵皮有草屋也有上億的超級名家設計宅
怎麽落差如此之大
房子新舊混雜,路名雖有重新編號,但是編法怪怪的
空地很多,但是卻一直蓋大樓
而且“法規”規定要斜屋頂
怎麽反而每棟都各斜一通,沒有發揮斜瓦的美(可惜了這樣的美意)
如果高大特區可以好好規劃,原本應該有機會可以發展出一整片的“歐式鄉村風“建築
像名發在橋頭區的總裁villa的風格,我個人的偏好,覺得很適合高大特區.
最好是能蓋一整片,很美
可惜
不然美術館農16可能都比不過 高大特區的一整片的歐式斜瓦鄉村風別墅
以上純屬個人感覺,單純希望台灣能規劃出更多“美麗的社區城鎮”
加油!!!高大特區.

RMAN wrote:
我也住高大特區坦白說...(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