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最近有些北部的同事下來高雄看房子...


nikon1206 wrote:
一坪3百多萬的真相...........用個人(老闆)名義買下周邊土地一坪百來萬....然後用自己上市公司的名義買下一坪3百多萬......接下來用大眾投資的金錢用公司名義向這個老闆(個人)購買土地.........這樣操作讓這位老闆短短幾個月賺進30億以上......感嘆


說錯了 300萬那塊地 賣家是 高雄市政府

Bimmerfly wrote:
皇苑人文首璽吧 面美術館;
人文觀邸 面七賢國中.


算是廣義的第一排 VIEW大概是這樣

現在前面學校也蓋好了 但也擋不到VIEW
nikon1206 wrote:
用個人(老闆)名義買下周邊土地一坪百來萬....然後用自己上市公司的名義買下一坪3百多萬......接下來用大眾投資的金錢用公司名義向這個老闆(個人)購買土地.....


如果是的話:
上市公司 做法上不會那麼粗糙
用合建分售你就"撒伊無法"
因為直接買斷的話 價差又那麼大的話
有心人很容易找麻煩
(上市公司去買一張股票就是股東)
也容易招致政府單位(檢調 金管會)關注
至少價格上應該是200以下 最好是150以下

以公司的立場的來看 如果有意將兩筆土地整合的話
去年九月就應該出手標地(臨東四路那塊)
(甚至也可以出現公司與董事長個人競標的有趣場面)
而不是過了七個月之後再向董事長個人高價買地
買什麼樣的價錢都會有人講話
(買低了對董事長個人不好意思
買高了對公司股東交代不過去)

說多了擋人財路 唉...

該筆土地有其特殊性
(美術館最後幾塊第一排)
其實306.2萬那一標開出來之後
除了拉抬土地 興建中 銷售中不動產價格之外
我相信一時間高雄土地市場的賣方應該全面惜售
以一個比較少人發現的角度來看是:好處是市場上土地的供給變少 新成屋相對減少
籌碼穩定 不會多殺多
(貪心的地主就往上開有行無市的價錢)
(聰明的地主就順勢丟出來賣)
壞處是之後買的土地會變貴(七傷拳)
但是手上的土地還可用好幾年 到時候再說
這一趟先賺起來
地都是向市府買的,用公司的錢買一坪3百多萬,用自己名義買隔壁的地1百多萬,然後再用公司名義用1坪3百多萬的價格買他個人1坪1百多萬的地,個人和公司是同一人,有機會賺價差短短7個月進到個人口袋就30億了
潛水的時間........... 上來吸口氣............ 認真工作........... 快樂生活........
這問題 曾有郭建盟議員總質詢提出來過,有興趣的話可找影片看看,他敘述的更精彩.他以高美館附近出現一坪306萬的土地天價為例說,該案只讓個人受益卻可能引發其他的負面連鎖效應,造成房地產價格上漲,增加民眾地價、土地增值稅負擔及擴大貧富差距。.....陳菊市長答詢說,土地漲價的利益應歸於全體市民,市府對美術館特區有很多投資,面臨公園第一線的地價會更高,但市府的思考是漲價利益歸於全民,不應是個人及財團,如有不法,政風單位應介入調查,高雄地價的合理化是市府目標,市場交易應透明公開,市府努力以合理手段抑制不當的土地炒作。

参閱http://newtalk.tw/news/2013/05/10/36340.html
潛水的時間........... 上來吸口氣............ 認真工作........... 快樂生活........

nikon1206 wrote:
地都是向市府買的,用...(恕刪)


其實後面的地跟前面那塊地本就是相連的,
市府分成2筆標售就是賤賣後方本可以算第一排的土地,
會有此結果並不意外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