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更新:自由經濟示範區擬設高雄。政府打房是想救房市,南北觀點大不同


teabox wrote:
不合理的東西,不要想...(恕刪)

完全贊同.
小弟也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對於北部某些房價感到不可思議.說難聽些,根本就是少數人炒作,多數不懂人追高的結果.跟股票一樣,菜藍族掏錢養財團.
t大的意見真的很棒,很少看到這麼好的文章.

sivision兄真是過獎了,觀點的東西真的是隨緣分享~

我不知道有多少比例的網上朋友看了這篇討論,猜想我個人觀點是看好政府打房會有不小成效,尤其是北部。

通常把"打房"兩個字當成國家政策講出來了,注定結果是失敗或離半套都差很遠,政府手腳肯定早已被看破,強弩之末,部分區域崩盤或已不可免,要有奇蹟才能避免。

因為有太多不合理的東西都已經合理化完了這也是資本主義最危險的地方與人類金錢遊戲。

至於高雄??且笑看之吧~
補充一些來高雄版的觀察

資本主義下的所謂進步象徵只有
高所得高消費這種東西。

一些高雄人最喜歡講低所得低消費,只想著物美價廉,騙人騙己不然就是真的不懂。

你可以不要玩資本主義遊戲走一條台灣放眼全世界自己的路。

還沒買房朋友希望房價低乃人之常情,但討論不要失了格調且放開心胸~

在這裡我看到一些高雄人的焦慮,因為他們已經開始跟不上高雄也在一點一滴進步的腳步~

這些年讓我看到高雄甚至屏東許多的美,可惜的是似乎有些高雄人自己體會不到,是自己看自己的眼光蒙蔽了自己
"某些區域崩盤勢不可免", 這點我也支持, 就明講是大台北+台中部分囉. 只是會"崩"多快? 大家都只是猜.

但, 這些地方崩盤或說連跌10年20年, 是否就會帶動南部奮起?? 個人存疑.

如果因為北部房價低了, 大家發現用較少的錢可以擠進去大台北, 我認為想擠進來的人就會越多, 而不會倒過來引發外逃, 特別是逃去南部. 版上一堆朋友發表南北差異, 在薪資收入, 工作機會(與種類, 君不見IC設計機會幾乎都集中在北部?)南部都還是不如北部. 回南部找機會的前題是機會比北部多. 從政府的作為個人沒看出這種勢頭. 沒有加大誘因, 想靠他自然發生, 那就要有足以影響這種改變的事情發生, 過去是工商業, 交通, 政策條件的改變, 那麼10年20年需要甚麼事件才能改變(天災人禍不計因為無法預測)? iPhone10? iPad5? 太陽能?

我反而會認為, 起碼政府該維持北部房價, 但驅使南部房價上漲. 南部漲了, 大家覺得在此置產不會只有套牢賠錢的份, 於是願意花錢買屋, 我認為這多少也會影響一部分人在南部落地生根的決定(特別是大資本的, 開店營運的), 起碼來南部發展如果結果不如預期時, 變賣不動產搬到他處時也不會倒過來賠錢吧. 也許有人會說: 那就租房子吧. 那如果是租房子, 在北部一樣可以租到便宜的, 於是又回到比較人口多寡, 工作機會, 薪資收入, 繁華程度, 又是北部勝出.

teabox wrote:
sivision兄真...(恕刪)

身在台北,看到不少一窩蜂盲目的投資客,建商也樂得亂哄抬售價.有些新開發區域,不諱言,根本就不值錢,
可建商炒的好像蓋"帝寶",甚麼石材,巴洛風屋頂....,周遭環境卻是爛到不行,動不動就拍張101照片,說
自己屋子距東區只有15-20分鐘.我從公館到101最快都要20分鐘,我不了解那些"新"開發區域是怎麼算的?
會賺錢的人絕不是道聽塗說賺來的.真正的大炒家不會聽建商或廣告商的一面之詞,人家會致富,靠得是經驗與眼光,賺取那些盲從的無知者.
小弟繆論,勿怪!


nVidia_X wrote:
這些地方崩盤或說連跌10年20年, 是否就會帶動南部奮起?? 個人存疑.


不要因為這篇文章反而讓你鑽了牛角尖,不要認為我會用否定的態度觀點去看你在台北辛苦的努力,你當然會得到你應得的~

高雄的發展當然是以後政府要處理的事,就像當初台北的發展,因為你要面對的是台灣的發展,整個國家未來的發展及競爭力。

台灣若不看好或沒有競爭力,只守著台北也沒用,也可以去對岸置產甚至去移民,沒人會管你台北高雄,台灣南北。

至於是北部房產先下跌,還是其他地區房價先補漲,之間的拉扯(包含政府的角度)這真的都無關了~其實也都是進行式~

如果硬要說你我觀點最簡單的差別,就是同樣還擁有台北房產,你怕下跌而我不怕,你不願或認為不應該下跌,但我認為現在先下跌可以是合理也能接受(避免崩盤),先做好準備。

至於高雄房價,我幾年前在這裡就告訴高雄在地朋友,房價是會不知不覺一直上去(就簡單一點說)。


高雄房價是...
越開越高

所以開價是有漲上去啦


只可惜成交價

真豪宅 地段好 用料好 設計用心
有漲上去 而且近年來可見不少建案

其他的

不是賣不出去
就是成交一直維持在那個行情 (開價嚇死人 成交價笑死人 中古價哭死人)

當然 開價還是高高掛

--------


研究房地產不是上 01 可以研究出來的
多跑跑案場吧

teabox wrote:
如果硬要說你我觀點最簡單的差別,就是同樣還擁有台北房產,你怕下跌而我不怕,你不願或認為不應該下跌,但我認為下跌可以是合理也能接受,先做好準備。

至於高雄房價,我幾年前在這裡就告訴高雄在地朋友,房價是會不知不覺一直上去(就簡單一點說)。...(恕刪)


我是覺得您錢多了跑來好心當好人, 真是夠善的了. 今日沒有你的發言, 很多人也都老早就認同北部房價漲太高的問題. 個人對此無能政府的信心已無, 因為, 政策都是看民意看現況去做的, 你是醫科出身那麼小的打個比喻好了, 這個政府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更慘的是藥的份量都很重, 幾輪下來身子可能早已被搞虛了. 為什麼奢侈稅不是在調降遺贈稅時配套提出呢??

然後我覺得你跟我的差別是你覺得你錢很多了, 10E跌成5E也沒差, 小的錢很少500W跌成250W那可是會出人命的, 故看起來我都在為自己辯護"北部不會跌". 要這麼認為也沒關係, 您高興就好. 小的回文只是從"效率"方面來講, 怎樣才能達到把人"請"回南部並造成房價上揚, 然後認為, 北部房價跌太快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反正此地大家都是一面倒看跌, 那最好跌快點來幫小的驗證我的理論. 看看大家是愛接急跌的績優股, 還是在績優股不漲不跌時(多空皆無利可圖, 現股太貴一般人也買不起), 開始關注潛力股. 如果沒有人為護盤, 績優股急跌大多數情況會帶賽所有平凡股/潛力股全跌. 大咖如果沒有轉單(比喻成政策支持南部), 潛力股您就慢慢等吧...

再來看政府給南部做了甚麼? 賠錢的捷運, 遲遲不准的港市合一, 從未落實的部會南遷, 然後也沒聽聞有甚麼產業優惠(個人在2008 520後參與過高市政府與某大企業談進駐...一些所謂的"優惠"根本都跟其他地方差不多, 毫無誘因, 結局就是甚麼也沒發生)...沒這種東西, 就光憑一句話"房價是會不知不覺一直上去"人家就聽您的?? 在北部工作房價太高不需去買, 用租的就好, 但這可不能一廂情願就轉成"還不如來南部買屋找工作". 照這種邏輯買不起北部房子或甚至連南部的也買不起的, 應該勇敢地邁出國門, 到非洲或太平洋小島去墾荒, 實現自給自足當老闆.

"我幾年前在這裡就告訴高雄在地朋友" --- 幾年前不知是多久呢? 如果貴友在2005, 2006年附近聽你的買高雄, 那請問"房價是會不知不覺一直上去"了多少, 當時貴友若投資在台北, 又差了多少...?

也不好意思說一下, 小的在2005年於高雄買了一間房, 地點: 高雄市美術館附近. 我沒去了解附近行情, 但是09年時曾聽聞同大樓有人要賣, 價格跟2005時屋主跟我開的價"相差無幾".

講這個絕不是要吐槽高雄房價, 但是沒看到政府作為, 就不需急著自我感覺良好. 在更早之前, 2009/2010初的選舉藍軍也是南部都選的很糟, 報紙寫, 有某些藍軍人士竟然就說, "一直在意南部人的想法結果卻沒選票, 還不如只要照顧北部廣大的藍軍支持者就好!" 在對南部有利的政策沒出台之前, 無需過度幻想. 我敢說, 政府真的照顧南部人, 房價也漲了, 人口也多了, 那不需要操心北部房價, 因為整個國家資金就那麼多, 南部水位高了北部自然就下來了, 搞不好還得放送利多才能止住哩!

抱歉講的有點多, 有人可能不甚認同那麼小的也就閉嘴好了, 哈.

teabox wrote:
補充一些來高雄版的觀...(恕刪)

其實T大的觀點小弟頗認同
因為這兩年都在看31期光華三路這邊的房子
覺得這裡有幾棟社區有做起來
好的社區管理那幾棟
價錢愈來愈高
再加上光華路對面7.8號公園預定地
(當然 公家的計畫 也許十年都看不到)
感覺上 保值性似乎比南高其他地方好
(不是說會漲 只是可能跌得少一點)
本來想說奢侈稅打下來可以撿便宜
但好的物件既稀少也沒降價 不好的物件倒是一堆
唉~好的那棟1P現在還是開到18~20W
真不知該不該下手?
point9 wrote:
其實T大的觀點小弟頗...(恕刪)

小弟4年多前
也是歪打正著的買入31期 某鄰路高樓層第一排
剛下定時 就有其他失之交臂者
透過售屋小姐 欲以1P多1W價差探詢...

這幾年來 看著此地房價不斷攀高 自己也有點吃驚
但也想到 就算現在賣掉的獲利
恐怕也不敷附近新推高價案的漲幅

就算預定公園不知何時動工
但至少目前看到的聯勤那一大片綠地
(房舍多集中在靠中山路一側 後側都是空地 還有一個小池塘)
天氣好時
還可以看到小港的飛機起降 甚至是綿延到屏東的中央山脈尾端

社區大部分的租屋客
大多是有小朋友的公司外派日籍年輕夫婦
(特點:低調/有禮/愛乾淨...還有...很喜歡洗衣服)
連建設公司的老闆 自己都落腳於此
對維持社區的品質跟要求 也有加分作用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