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第一個感覺…版大是投資客…覺得高雄花錢行銷卻沒讓他的房子賺錢…所以覺得這行銷沒啥屁用…是高雄在地人的話…都看得到這些年來高雄的改變…行銷讓人覺得高雄很讚有什麼錯?政府行銷讓別人來高雄消費…政府賺錢賺面子…店家也賺錢…大家高高興興有什麼不對?
一個懂行銷的公司會去瞭解自己面對的市場會去瞭解自己的競爭者會去探查自己商品的利基會去聚焦自己投入行銷預算的表現策略呈現與事實相近,卻有創見的表達手法那一個城市是否也同樣?如果是一個有企業思維的城市經理人不會去把預算花在表彰個人"發錢"成果甚至連成果都還談不上...就像你老闆用公司的錢去打廣告,說他最近去小針美容變帥了昨天買了一箱1945年份的紅酒是多麼有品味問題是他花自己的錢去彰顯自己就算了與公司的商品銷售有啥關連而市府或中央花的是人民的納稅錢卻不去探討成效只會用"國際大媒體"來拱自己的"經營績效卓然"??其中的差異何止天地城市的行銷是要換取這座城市的長遠利益其中的操作及表達有太多空間但我們只看到高雄用了最貴的媒體及手法表現趨近零分的結果我再次提這個例子當年的宜蘭在陳游兩任縣長任內把城市的上位發展計劃想清楚了用極少的資源一步步、定前後需求去經營一個很窮的縣為了讓外人能來此一窺究竟可不是花大錢打媒體去彰顯個人的勳業而是用活動把大量遊客引入讓這些人去體認宜蘭縣民的自信及常民美學讓人去散播他們的感動花很多錢嗎?有花在刀口嗎?只是這樣的人才,依舊不被市場主流所容忍因為利益無法歸結到少數人身上任何公司都要行銷問題在於你知不知道自己的競爭優勢及你商品的利基差異化、有創見的表達其實許多建設公司也一樣房子隨便蓋但把門廳弄得美美,廣告打得很大,價格賣得超乎價值本身但問題是消費者也是自認住進豪宅了~~~
bennett wrote:看到第一個感覺…版大是投資客…...(恕刪) 你太懂我了我真的是投資客耶只不過我的投資規模小到只能投資自己你今天下班後有去學習了嗎??加油,不學習的高雄人讓政客及工程掮客高枕無憂阿!!
高雄人不是不學習…是知足…就我現在所見…心態不對…學習的越多…只會越自大而已…或許是你身在台灣才會不知道他的好…言歸正傳…當你在電視上看到新加坡…香港…澳洲的那些旅遊廣告…你會不會有一種想去玩的衝動呢?那相對的…外國人看到高雄的介紹後…也是一樣…如果可以就這樣吸引到人潮…那這就是一個成功的行銷…吸引到人潮…賺錢後…再繼續建設…變得更好…行銷的更好…賺更多的錢…如果你是要去探究賺的那些錢去哪了…我覺得這沒有意義…等你當上市長了…再去了解這些錢是否花在該花的地方也不遲…你沒在那個位置…你怎麼知道他是怎麼去安排的呢?那乾脆每一條要花的錢…都來辦一次公投好了…這樣最符合公平正義了…
masaei99 wrote:如果你一時看不到...(恕刪) 我覺得99兄說的有理,反正網路是言論自由,沒有礙不礙到高雄人,是高雄人反映內心的空虛,喊一句"愛高雄"不就好了嘛那一天高雄人都搬到台南住的時候就好玩了我現在很多高雄同學可是在南科上班,因為同樣的專業,在高雄就是難找工作。
bennett wrote:你沒在那個位置…你怎麼知道他是怎麼去安排的呢?那乾脆每一條要花的錢…都來辦一次公投好了…這樣最符合公平正義了… 從你的發言可以知道你是安於現狀型的安於現狀有好處無論面對是對與錯都選擇相信"應該不會有問題的~~"但就我的觀點來看這就是當一個市民的怠惰一切逆來順受因為省得去多思考這就是民主制度下養成的"自以為是"荒謬的是城市裡這樣的人總是佔大多數因為大家已經不去論對錯因為很忙因為總認為~我是其中的獲利者在這樣的想像中城市會倒退一座城市進步不是統治的人多棒而是市民看得清楚統治的人做的對不對就像你公司的老闆可能很笨於某專業但懂得去用懂的人會的人有機會去做事還有城市的決策不必是"公投"如果你懂一點點成本的話改變城市不必是50%的YES OR NO只要懂的人有5%的門檻就能達到改變的邊際效益處達到改變的催化能力因為絕大多數人是盲從的歡迎加入5%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