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住戶大會能跟新鄰居見面,不過一次會鐵定是不夠的,建議管委會可以將待討論的事項整理主題和選項出來,例如:
頂樓曬衣架設置、鐵窗設置規範和規格、無線網路、Cable TV、鞋櫃擺放、露臺雨遮...等問題,再看看板上有沒有要補充的,找一個較充裕的時間再開一次會討論。
那天在會上看到大家為某一條文規定爭得這樣,有點感想。我想所有的住戶規約都應以住戶相互間住得安心、舒適最為優先,再為外觀考慮。新聞報導過某大樓曾經發生因管委會考慮大樓外觀不准裝設鐵窗,導致幼兒墜樓事件,這就過度執著了....
頂樓的曬衣架建商會做起來,大家不必擔心。
5/5 要討論的事情有下列幾點:
1. 公設點交事宜。
2. 機車位劃分。
3. 鐵窗和遮雨棚。
4. 臨時動議。
我先就上述議題發表一些看法,當然只是做為大家參考而已。
機車位我個人傾向抽順位,順位高的先挑。而且一次解決,以後不要再換了。
管委會可以再找一些地方多劃一些機車位。多劃的位置要怎麼分,我就不知道了,不過我覺得應該要收費。
鐵窗的部分,如果只是防墜,隱形防墜網就夠了,這個也比較沒爭議。
比較麻煩的是一般防盜的鐵窗。我個人是傾向禁止,因為現在隱形防墜網也可加裝防盜器,也具有防盜功能。只是能否讓住戶放心接受是很大的考驗。
這部分我的想法跟部份委員落差很大,甚至已經有住戶的鐵窗已經做好,只是暫緩裝設,只等委員通過。我不確定我能不能擋得住。也不知道大部分的住戶想法如何,如果委員會的決議跟大部分住戶期待差很多的話.........
遮雨棚是個大麻煩,這裡不方便說,只能透露,如果我們堅持上次會議的結論,司法訴訟免不了。這部分要再開住戶大會,從長計議。
另外補充,管理室那裏有社區網路的廣告,比自己接ADSL或光纖便宜,未來管理室的主機想接這個社區網路,可以省一點錢。不過至少要有5戶,廠商才會來裝,所以要另外湊4戶出來,有興趣的跟管理室登記。
2. 我們誰也不認識誰是誰,怎麼找?這就是我在餐會中強調,有經驗有專長的住戶要主動熱心,你不連絡我們,我們根本找不到你,也不好意思麻煩你。最後不是累壞委員,就是被建商和管理公司牽著鼻子走。
3.真的是一言難盡。
其實還有一些關於錢的麻煩事。
管理費甚麼時候開始收?合約上說是六月,但是其實四月才開始有管理公司進駐。所以預收的半年沒用多少。是要等半年後再收,還是把這筆錢存著,六月就開始收?
機械車位多收兩百元清潔費,剛好付每個月保養費。未來故障或更新由全體住戶負擔?還是應該由機械車位住戶分擔?是不是要再對機械車位住戶增收準備金,未來專款專用。
還有中央保全報價13萬4千多,真不便宜,不過服務是還不錯,都廳院也是找他們。這樣下去管理費一定不夠,要不要漲?
這些可能都不是管委會可以決定的事。
但防護措施並不一定就需要鐵窗
把紗窗和窗戶鎖起來就好了
B&Q甚至大創都有在賣這種簡易的設備
至於遮光罩我覺得很多人都想簡單了
講法、講理那麼簡單?
S大頭腦比較清楚 知道一言難禁之處
建商沒那麼簡單 又不是第一次賣房子 預防針早就打好了
露台住戶也沒那麼好欺負 至少有一百種方法可以合法的反擊
我是高樓層住戶 沒有利害關係 只要求好看就好
(當然也要顧及三樓住戶的安全問題)
今天住戶與建商配合大樓外觀統一設置我就覺得阿彌佗佛了
至少看起來不突兀 總比私自亂搭好太多
別忘了這裡是台灣 你怎不說全棟陽台外推違法也要拆?
我看起來S大是明白之人 不會只執一詞 一昧往前衝的喊拆
所以交給他處理我很放心 不論結果如何 至少他會顧及兩方的權利
就只怕有比較不明理的住戶 一定要把人逼到絕路
物極必反 結果絕對不會好
機械車位我有個小小意見,最好是專款專用,我現在住的大樓就出現問題,沒有機械車位的不願意出修理的錢,雙方認知不同,500元每個月維護保養就差不多了...
保全公司的事,請S大務必詳讀合約內容,我們就曾吃過虧,連請另3家保全報價,都會被舊有保全威脅要告,雖這是建商簽的合約,但只要移轉合約,所有後果都要我們自己承擔,只希望到時不要請神容易送神難
至於管理費,由於所收金額本來就不是很多,加上軟水處理費用及住戶垃圾處理的問題,本應就使用者付費,我相信大家應該不會反對,只是要住戶大會同意反而比較麻煩(人不容易湊齊)
雨遮拆不拆?不是非拆不可,只要大家都同意裝...鐵窗裝不裝,只要不突出建物,似乎只能要求統一顏色,這些問題只要一個小小引爆點,後續管委會就處理不完,所以第一屆很辛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