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

大家認為高雄捷運10年後會是什麼樣子呢??

現在路竹園區也空蕩蕩的
看看有了捷運能不能增加一些人氣
(可是路科是屬東西向
最內部的距離和南北走向的捷運大概有4~5km遠吧)
討論高捷不必和台北比,
覺得大家都落入台北思維, 台北有什麼, 其他地方就要有什麼!!
但有沒有想過高雄這城市需要的是什麼東西?
台北文湖線, 興建中的環狀線, 萬大線 規劃中的民生汐止線,南北線
都是中運量系統
而三鶯線,安坑線,社子線 都是輕軌路線
整體思維都是較有系統的規劃,自然可行性就高

捷運有很多選擇,目前紅橘路網我不認為有選址錯誤,
本來重軌就是要替代流量大的路線,也用來串連市區各大行政區,
只是大家的思維都在和台北比, 包括高雄市政府也是,
還想叫高捷延伸到路竹, 甚至更遠的地方.....
但市區在哪? 工業區在哪? 流量多少? 市府好像都不考慮,
單純為了蓋捷運而蓋,有蓋有政績,蓋了再爛都算有交代,因為滿足了南部人不平衡心裡,
但.....南台灣的優勢自己都不正視,只會自卑的羨慕別人,
假如輕軌能從西子灣接旗津,或從草衙站接旗津,將旗津用輕軌串起,
假如輕軌能走成功路串起夢時代, costco, 軟科, 新光碼頭, 漢神, 雄女, 愛河....etc.
如果哈碼星能規劃完善的腳踏車路網, 其至有遮蔭功能, 腳踏車悠遊哈碼星與西子灣也很吸引人
以上都沒看到市府想積極推動,一樣只會吵著重南輕北,在地人才留不住就算了,
還猛砸錢蓋些沒很急迫需求的建設。
當初猛然蓋高捷也是衝動的決定,BOT更是荒膠,中央都出資90%以上的BOT,
高雄市府就沒勇氣補足剩下金額自建,搞得現在高雄捷運都自顧不瑕,市府還拼命吃高捷豆腐,
現在一個輕軌照樣要BOT,誰敢接? 這樣的市府誰敢合作? 不流標才有鬼...
流標都沒自己的責任的樣子。
而重軌不敢自建就算了,連沒獨立路權的輕軌都不敢自建! 這樣的市府根本沒什麼好期待的,
同樣負債很多的新北市境內規劃的捷運,原本也計劃BOT,就是看到高捷的例子才收回自建的,
高雄市卻仍執迷不悟
ako wrote:
公共交通系統的盈虧 不能光從門票收入去看
要不然花近百億的花博


認同這看法.
所以高雄辦亞運.蓋捷運.都是有利於招商.拼觀光的.
但若在位者常以政治立場.角度來思考...對招商.國際觀光推動的阻礙是遠大於建設的...
就像我們在看國際新聞.只要聽到xx國家人民上街頭.就會對該國家.城市敬而遠之.
或許報導與事實相差十萬八千里...但你會想自己的性命去賭嗎??
高雄是很友善的都市.但對台灣全然陌生的國際人士.可能寧願相信報導.也不見得會想親身感受之..

robert_net99 wrote:
也是從忠孝線開通時
暴增到水洩不通


在台北還沒有捷運的時代...我在台北車站等公車...
大家看到公車來的動作.是要趕快卡位努力擠上車.以免擠不上車需等下一班車.
而不是想找空位坐哦..並不是捷運開通後.忠孝線人潮才暴增的.

Wangyaoli wrote:
{高捷回答:....當初本公司所考量及評估之正式營運之運量約為三節車廂可負荷,故有關車廂數之購買、電力之供應及列車行車之測試皆以三節車廂之方式為主}
阿! 阿你蓋6節車廂長度的月台是蓋好看的是歐? 這種回答一看就是把高雄人當傻瓜)


我真的笑不停了.....

老話一句,高雄像你們說的那麼好
回來跟我們打拼吧
房價又那麼便宜不是嗎......
我住高雄我有高捷一卡通

外地朋友若以觀光為主軸
或是交通基礎建設為出發
高捷真的做到了
lcn3338 wrote:
另外高捷雖號稱是BOT, 但其最大股東其實是中鋼 、行政院開發基金、榮民工程等國
公營事業, 高捷虧損嚴重難道對其他縣市民眾真的沒影響嗎 ?..(恕刪)

BOT的好處就在這裡,也不必對BOT的高捷OOXX ,
興建高捷的虧損也是賠掉中鋼 、開發、榮工的盈餘,而不是賠掉納稅人的錢!
雖然對其他縣市民眾有影響,但不是直接影響...

只是高雄市政府自己玩不起高捷才靠BOT,但提前蓋好後,要養高捷也沒那麼輕鬆,
中央可補助興建高捷,但營運虧損,就由高雄市納稅人來負擔了!這才麻煩!
基本上,這種公共工程本來就不是要來賺錢的,只要能打平即可!
但也不要太緊張,咬牙撐個幾年應該就可以了! 大不了撐個十幾年...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現在那裡可以查
高捷運量的月報表...謝謝
allen_yeh wrote:

不是問題只剩下兩個 是你一直用你覺得的方式去想

甚至於用結果去推測原因

去澄清湖就只能是搭遊覽車的外地客 一堆社團 公司 辦理的活動都是外縣市的嚕

捷運開通後我沒待楠梓園區沒錯 我是06年12月到前鎮上班 但是還是會到楠梓園區出差

我比較好奇你這麼替不便捷的高捷說話 不知道你一個月搭幾趟?

花了多少錢在高捷???


我並沒有只覺得,但大大似乎一直認為我只覺得
我有提出數據來佐證,如果說今天大家都用想的,高捷何以會賠錢,甚至評估人數差距那麼大?
我並沒有說"只有"外地客,我同時說:一百萬/一年,日兩千多人,何以這麼需要站?也提供你一些站的進出人數了,如果我真的只用結果推原因,難不成要用想像推原因嗎?
或是說你有更好的數據來推測一年你所說的站點能有多少人進出?
假日停車場一堆車就需要站點?
一年有一百萬人進出就需要站點?
如果你覺得感覺上人很多,就需要站點,我沒意見,只是不認同,我想也沒必要討論要不要設站的問題
只是單純對你提供的站點有疑問了!

我替他說話?怎以見得?
我在第一樓就說了,工作機會決定一切
捷運也都蓋了,我考上捷運,我也沒去上班,因為我覺得沒"錢"途
我有哪邊提到高捷很好?至少我會適應已存在的硬體!蓋都蓋了,不然能怎樣?

花了多少錢我是沒算啦,我知道從大寮站坐到油廠或是加工區站都是47元
至於天數也沒去算啦,週休2天約1天,平常日5天約2天,屬於不常使用的人,這樣回答應該可以吧

不用再回覆我了,謝謝
因為環狀線沒蓋成前,說其他地方也只是說開心的
如果還是認為我亂說一通,也ok!!我虛心接受,只是討論問題而已,傷了和氣也沒必要!
祝順心~

身為高雄人對這兩條捷運的未來倒是不擔心
因為
1.要市府舉債因高雄負債過高應該是不可行
2.高雄市政府會發行基金維持高捷營運
3.可是必定會虧損的基金在自由市場絕對不會有人認,除非是白癡
4.此時市府會找公辦民營公司如高銀或中鋼來吃下這些賠錢基金
5.如果這些工司出不下就把爛灘丟給中央,如果中央不收就說是政治鬥爭
6.如果運氣好高捷還撐得到民進黨中央執政高捷就算和現在一樣還是可以復活的
nowin wrote:
所以高雄辦亞運.蓋捷運.都是有利於招商.拼觀光的.
但若在位者常以政治立場.角度來思考...對招商.國際觀光推動的阻礙是遠大於建設的...
...(恕刪)


高雄辦世運 蓋捷運是要考慮招商及觀光推動沒錯呀!
台北辦花博 蓋捷運的目的不也是如此?

只不過世運期間總門票收入只有6,334萬元.. 不到花博一個禮拜的門票收入,
而花了二點五分之一的錢(4400億vs1800億)蓋的捷運, 搭乘人數卻差了十五倍 !!


...台灣政府又不是那麼有錢, 很多事情的成本效益多考慮一下會比較好 ..
剛查詢交通部99年交通施政成果新聞稿...

99 年交通施政成果
各業施政指標 99 年 年增率(%) 成 果
1.臺鐵每日客運量 52 萬人次 5.8 民國90年以來新高
2.北捷每日客運量 138 萬人次 9.3 創歷年新高
3.高捷每日客運量 12萬6 千人次 6.2 創歷年新高
4.高鐵每日客運量 10萬1 千人次 14.2 創歷年新高

看樣子高捷比高鐵還慘.高鐵今年有機會轉虧為盈.
高捷不知何時可翻身...
萬一高捷搭乘人數比高鐵還少...那就有點尷尬了...
  • 5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