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2日
華視新聞 莊明憲
房價指數未更新,或流於商業化問題,很多想買房子的人都不知道現在到底時機對不對?清華大學金融工程研究中心針對全台房價,利用大數據、AI機器學習等技術,公布全台即時房價指標,讓買房族多份參考依據。我們從這份指標中也發現六都中,台南漲幅最多;高雄房價指數也上升了將近百分之6,也帶您來了解原因。
買房壓力大,房價逐年攀升,清華大學安富金融工程研究中心首次公布房價指數,即時數據成為看房趨勢新亮點,清華大學科管院長林哲群:「能夠讓大家對市場比較作一個客觀的判斷,大家在作買賣的時候,或是銀行在作授信的時候,能夠比較精準作一個判斷。」
這樣過去一年全國房價指數,漲幅最高是南投縣,學者分析,日月潭周邊的觀光財,吸引投資客置產,而六都中台南漲幅第一,年變動率達8.58%,高雄5.92%位居第二。
專家評析原因在這,清華安富金融工程中心執行長馬瑞辰:「土地的成本跟營造的成本,在台南跟高雄這兩個縣市,基本上在過去這兩三年當中,它是一個大幅的攀升,至少20到30%的一個增加,所以它在整個成本增加的前提之下,所以會反映到它的一個房市。」
換屋宅約10-12萬
皇苑等級豪宅約14-15萬
以下均為建商對外號稱
京城King Park每坪22萬
遠雄The One每坪30萬
雄崗信義美術館每坪30萬
台北威京陶朱隱園每坪70萬
以上,供大大們參考
陳經理4052 wrote:
不同建商.不同建...(恕刪)
2019-12-14
高雄今年土地買氣創近年新高,連帶也拉升建商購地成本,再加上多數建案都面臨缺工問題,導致工程發包造價提升,近期包含隆大與城揚等指標建商大老均已預告未來房價將出現明顯漲幅。隆大營建董事長陳武聰指出,以高雄15樓高大樓為例,目前造價已從每坪9萬上揚至11萬,若屬小基地開發更要來到14~15萬元,高雄房價未來勢必漲,但會經歷一段1~2年陣痛期。
上週隆大營建和城揚建設合建案「愛上城」舉辦公開活動,基地位於三民區懷安街、堯山街口,面積1108坪,將規劃地上15樓、地下3樓大樓,社區戶數247戶,坪數24~48坪,每坪26萬元起。因建案距離科學工藝博物館不遠,加上區段近年來鮮少有推案,10月起潛銷至公開已售百戶,買氣頗佳。
陳武聰指出,高雄近年來土地飆漲讓建商非常有感,光去年與今年相比地價漲幅至少2成,因預售供給增加,建商普遍都有缺工問題,包含鋼筋水電、板模泥作等成本均一直上揚,營建成本每坪從9萬上漲至11萬元,成長約2成,當地價與營建成本都大幅提升,反應房價只是遲早的事。
城揚建設董事長楊振宗指出,地價高低直接反應在未來房價,以美術館為例公司過去在東二路每坪購地僅13萬元,但10年過去目前每坪成交145萬元,文山特區早期每坪土地僅25萬元,近期已成交來到90萬元,目前建案聘請工人日薪來到3000元還是招不到工,地價漲、營建成本提高加上缺工3問題,房價勢必會上漲。
南台灣最大代銷上揚國際董事長林聰麟指出,目前建商利潤真得非常微薄,說出來或許民眾不信,但真相就是一場建案從購地到完工售屋交屋約4年,利潤不到15%,部分更僅10%,1年平均賺3%,薄利多銷成為南台灣建商經營之道。
有趣的是當各項成本都提高,民眾實質薪資卻沒明顯成長,記者詢問建商看法,陳武聰指出,建商為控制總價帶因此縮小坪數,但目前造價一直上揚,未來新案房價必然上漲,但市場可能會經過1~2年陣痛期,民眾一開始不埋單,但未來發現營建與地價成本上揚,只能不得不接受房價上揚事實。(葉家銘/蘋果日報高雄報導)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11月房市交易市況熱絡,有機會反應在12月的買賣移轉棟數上,全年的移轉棟數有機會接近或挑戰30萬棟,以區域來看南台灣的崛起趨勢明顯,主要還是當地的房價所得比相對負擔輕鬆,加上就業等基本面穩定,市場的確有一波落後補漲的味道出現,尤其是台南市2011年移轉棟數還不到台北市的一半,差距約2.8萬棟,到今年台南與台北的移轉差距僅剩下4千棟,不難看出這波移轉棟數「北消南漲」的趨勢。
據內政部最新公告的移轉數據顯示,今年前11月的全國的買賣移轉棟數為27.1萬棟,全年有機會接近30萬棟的水準,若統計區域的買賣移轉棟數佔比變化,則可發現近年房市已經呈現「北溫南熱」,人口最多的雙北市房市移轉佔比從2011年的合計37%,下滑至今年的29%,但南台灣崛起態勢顯著,佔比從縣市合併後的16%,一舉拉高到21%,房市交易熱度明顯增溫。
雙北市的買賣移轉棟數佔比從2011年,北市佔14%、新北佔23%的合計37%,衰減到今年前11月的北市9%與新北市20%,合計減少約8個百分點,桃園市則維持佔比在13%,台中市則是維持在14%,台南市從6%增加到8%,高雄市則是從10%增加到13%,台南、高雄房市持續增溫,也看到許多開發商跨區往南買地推案,也帶動當地的房市人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