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地段就生活機能方面我想未來是不會有太多變化了
除非N年後對面的鼓山國中或九如國小遷校把土地空出來
然後蓋大型購物中心(癡人說夢話)再看有無增值可能!
不然就只能去看別地方了
至於鐵路地下化.增加美術館站.輕軌化等等之類的,對我來說都不是考量的因素
對了~有網友問說學校鐘聲的問題我在此說明!
除非你買在靠裕民街這邊然後又裝隔音氣密窗
否則學校"鐘聲很清楚響亮"想不聽到很難!!(聾子除外...)
別忘記你是住在兩所學校的旁邊
以上我是在10層樓這棟的二樓.九樓,15層這棟的5樓9樓的親身體驗
說到9樓的樣品屋(靠鼓山路這邊)除了屋價還要額外加上裝潢費128萬,電視還不給你喔...@@
行銷主任(頭銜都一樣)說兩邊都賣完剩下不到5間....是嗎?是嗎?是嗎?是嗎?
不要幾個月後又來電話說..
"X先生現在有多出幾間退訂的.其他因素不買的~價錢有更優惠喔,您要不要再來看看!"....
eshu0329 wrote:
以地點來講,其實離美...(恕刪)
就是一定要騎機車才比較有生活機能可言,適合年輕的couple。事實上因為走首購路線,住戶也確實都是年輕人為主,大概很快會有一堆娃娃吧XD。
但離美術館有段距離是個問題嗎?美術館的生活機能有比較好嗎?雖說我也會去美術館買自助餐、吃義郎,碳佐麻里也去了兩次了。美術館還需要更多民生必需品,買菜或是吃宵夜就不會去那邊了,倒是水山這個點去鹽埕區只要透過鼓山路,路程也不遠,愛河邊北斗街那附近好吃的老店很多。買菜會去內惟或是愛河家樂福,偶爾也會走大順去民族大樂或是costco。榮總?高醫生活圈?文化中心?更方便的地方有很多嗎?
重點是1x萬的range很廣啊!!18跟13也有不小的差距阿,美術館很難低於18,但18跟13兩者之間只是(未來的)美術館站西邊或東邊的差別,實際距站距離幾乎差不多的情況下,如果你真的是老高雄、知道高雄地產的基本面在哪,如果你有在玩股票有點投資邏輯,如果你不是那麼在意生活機能-反正選北高目前生活機能都要靠車。要買哪邊應該不難選吧?
lrtlbc711 wrote:
會去看水山硯就是一來想換屋二來離我媽家近
這地段就生活機能方面我想未來是不會有太多變化了
除非N年後對面的鼓山國中或九如國小遷校把土地空出來
然後蓋大型購物中心(癡人說夢話)再看有無增值可能!
不然就只能去看別地方了
至於鐵路地下化.增加美術館站.輕軌化等等之類的,對我來說都不是考量的因素
對了~有網友問說學校鐘聲的問題我在此說明!
除非你買在靠裕民街這邊然後又裝隔音氣密窗
否則學校"鐘聲很清楚響亮"想不聽到很難!!(聾子除外...)
別忘記你是住在兩所學校的旁邊
以上我是在10層樓這棟的二樓.九樓,15層這棟的5樓9樓的親身體驗
說到9樓的樣品屋(靠鼓山路這邊)除了屋價還要額外加上裝潢費128萬,電視還不給你喔...@@
行銷主任(頭銜都一樣)說兩邊都賣完剩下不到5間....是嗎?是嗎?是嗎?是嗎?
不要幾個月後又來電話說..
"X先生現在有多出幾間退訂的.其他因素不買的~價錢有更優惠喔,您要不要再來看看!"....
不大可能會有遷校計畫囉;先前有板大說明,九如國小不是美術館新校的最後方案,比較可能遷校的是中山國小;而鼓山高中最近還有莊智淵策請高市府作為青少年桌球培訓中心的相關新聞。這兩個學校在接下來一兩個任期每應該不會有什麼變化...
學校的聲音說真的還好,附近的龍泉宮比較強大,常常會有煙火施放活動,上個禮拜有一度我還以為國慶煙火在我家,規模不小捏,早點講我就去錄個影,柴山大型空中煙火~不知道嚇暈幾隻小猴仔。
泰嘉報的裝潢費太貴,不過沒有含電視這個我之前問也是這樣說...是說不含也好,自己買可以買到更便宜更好的型號阿。我覺得現在不含裝潢、不含停車位,純論建坪無論樓層要殺到13萬以下,是完全沒問題的,15層那邊本來就剩不多,10樓這邊上個月管委會成立時加店面還剩14間,一個月後兩戶樓中樓都在裝潢了,若不含店面剩不到5間此話應該不假,應該可以利用銷售尾段跟代銷好好殺一下。但如果還有得挑的話,建議還是選空屋自己裝潢比較好。車位好像也快沒得選了。也記得去艾美館、森朵、森美術等比較看看,祝你好運囉。
Sunnyside wrote:
重點是1x萬的range很廣啊!!18跟13也有不小的差距阿,美術館很難低於18,但18跟13兩者之間只是(未來的)美術館站西邊或東邊的差別,實際距站距離幾乎差不多的情況下,如果你真的是老高雄、知道高雄地產的基本面在哪,如果你有在玩股票有點投資邏輯,如果你不是那麼在意生活機能-反正選北高目前生活機能都要靠車。要買哪邊應該不難選吧?
就算位置相同
大樓保值性還是差很大
不信你去看BINGO和旁邊的鼎宇美術館
另外北高現在如果你是住靠近漢神巨蛋的話
生活機能不太需要車
因為博愛、裕誠及自由路這一塊已提供了超級強大的生活機能....
但有個遺憾是看電影要坐捷運到三多遠百...這應該會是去南高唯一的理由吧
喜羊洋 wrote:
就算位置相同
大樓保值性還是差很大
不信你去看BINGO和旁邊的鼎宇美術館...(恕刪)
大大您提到了相同地理環境下、大樓保值性的不同,這點因為建材、戶數、格局、建商等等諸多因素,頂級產品與一般建案相比,保值、甚至增值程度有顯著差異,實屬當然;大大所言極是,但這已非我原文提及,所欲闡明之部份。
我所強調的是美術館區「內」與美術館「近郊」的價差,不可謂不大;若僅以美術館區的舊版京城建案轉手價與水山硯、閱讀山妍等青海路橋西端建案相比,亦有每坪近五萬價差。也就是說,我還是著眼在區域間價差是否合理範圍之評估,倒還未如你論及保值性如此深入。
當然,我也只是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中有諸多假設,比方說我假設美術館18萬買到的建案內部品質大概跟泰嘉差不多,這樣假設應不過份,現況經驗上只要稍微超越的美術館產品開價都不會低於20萬。以及我假設美術館站以及綠廊道完成後,應能串連起兩端生活機能,逐步消弭過去鐵路分隔所造成的空間隔閡感。藉此討論美術館站東西兩端,現在一坪五萬的價值差距是否過大,而在未來有逐步修正的空間。也就是說,如果你相信美術館的建案普遍擁有高雄地區較佳的保值性(在此我仍然沒有討論到同一區位裡不同建案的個別保值性喔...),那未來的潛在獲益方應該會是鐵路以西一帶的地主或建商,因為他們目前仍然有取得成本相對低廉的優勢,且翠華路一帶平房居多,產權整合應相對容易;在若干年後,若有更新計畫,也勢必將成為美術館四面裡最新的一方市容,並擴大腹地,實質上帶給美術館整體提昇感。
我的想法很簡單,如果美術館一坪18萬保得住的話,那鐵路以西一坪13萬,沒什麼理由保不住。
雖然我自己是水山硯的住戶,不過對於水山硯我就沒有那麼樂觀啦,畢竟往美術館算的話要排到第三排了,只是覺得以車輛代步的話仍屬同一生活圈。就如先前有大大分析的,應該還是透天及店面比較保值。我只是會去美術館跑步,但比起美術館又更愛柴山而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