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忽然多了那麼多...(恕刪)
同意f大的看法,管他第幾大城,管他人口外移,
住在這裡的人覺得越來越舒適就對了。
離鄉打拼的人,表示當初高雄沒有合適你的工作,
怎麼可能在你離鄉打拼多年後,高雄突然冒出合適的工作機會呢,
當初就看不上眼的工作,怎麼可能幾年後會有看對眼的工作,
真不曉得那些在外鄉領"高薪"的人為什麼持續關心高雄的工作薪水高低?
好好的在你工作地區落地生根吧!
il-lee wrote:
高雄遠在五十公里外
台南新市政中心無論選址在哪裡都距離高雄太遠
沒太大磁吸作用
如果時間短的話 不但高雄沒吸磁作用 連對台南本身都沒吸磁作用
但時間長的話就不一樣 隨著其他客觀環境的改變 就很難說了
如果像目前這種軌道走下去 南部很難與中北部競爭 更何況讓國際能看得到
單靠一個高雄市規模還是太小 高雄市大約與一個莆田市差不多 被看到的還是有限
高雄市早期靠港口 加工出口區 石化及重工業 而這些優勢漸漸都在衰退 是否有替代的產業出來?
還在流失的是原來唯二直轄市的優勢 現在六都了 這個優勢也在流失
台南市有兩大問題
1.最嚴重的就是交通路線的遷移 市區不在主要交通幹線上
2.定位錯誤,走台灣京都的路線 本身沒那個條件 最後造成鄉下化.
如果把高雄與台南一起看 過去二十年根本都在衰退,現在台南比較有翻身的機會
針對台南的問題
1.原市區偏離台灣主要交通幹線,現在新市政中心打算遷移並造鎮,就有契機 .也許台南市政府會把市區放在台灣交通動脈的主要幹道上,這樣就有機會.
2.針對第二點 走台灣京都的路線 自從台南市提高永華路等綠園道與中西區18米道路以上的建築容積率,就表示台灣京都的路線在消退了, 改走現代都市路線.
全世界只有一個京都,但鄉下有非常多,不小心就會變成鄉下.
台南市還有南科可以著力的地方比較多 高雄市可要加加油 希望高雄台南都很強 南部變成一個四五百萬人的現代都會.
A哥發 wrote:
如果時間短的話 不但高雄沒吸磁作用 連對台南本身都沒吸磁作用
但時間長的話就不一樣 隨著其他客觀環境的改變 就很難說了
如果像目前這種軌道走下去 南部很難與中北部競爭 更何況讓國際能看得到
單靠一個高雄市規模還是太小 高雄市大約與一個莆田市差不多 被看到的還是有限
高雄市早期靠港口 加工出口區 石化及重工業 而這些優勢漸漸都在衰退 是否有替代的產業出來?
還在流失的是原來唯二直轄市的優勢 現在六都了 這個優勢也在流失
台南市有兩大問題
1.最嚴重的就是交通路線的遷移 市區不在主要交通幹線上
2.定位錯誤,走台灣京都的路線 本身沒那個條件 最後造成鄉下化.
如果把高雄與台南一起看 過去二十年根本都在衰退,現在台南比較有翻身的機會
針對台南的問題
1.原市區偏離台灣主要交通幹線,現在新市政中心打算遷移並造鎮,就有契機 .也許台南市政府會把市區放在台灣交通動脈的主要幹道上,這樣就有機會.
2.針對第二點 走台灣京都的路線 自從台南市提高永華路等綠園道與中西區18米道路以上的建築容積率,就表示台灣京都的路線在消退了, 改走現代都市路線.
全世界只有一個京都,但鄉下有非常多,不小心就會變成鄉下.
台南市還有南科可以著力的地方比較多 高雄市可要加加油 希望高雄台南都很強 南部變成一個四五百萬人的現代都會.
+1
A大所言甚是

高雄看似近年的建設一堆+城市也變美麗了不少...
但多少的經費跟預算...都是預支未來的(市長/子孫)舉債空間來成就現任者的光環?
不敢說的負債數字...是幾都負債的總和???
台中在未大舉負債情形下(舉債是高雄的零頭/數字少前面的1位數)
還能弄出不輸給高雄的競爭力
後續的城市發展-- 台中台南 還有桃園...都會比高雄還有更大的成長空間
高雄在招商/就業/人口淨流出...這些情形再不積極改善下
下一步棋 就只能喊喊遷都南下這些政治議題了
至於台南--
賴神連任後將公布的市府遷移計畫
承續A大的觀點
畢竟現在的安平太偏西+已經是原有台南市的精華區域...> 再開發的空間/效益有限
小弟認為會遷至南科周遭有大片腹地配合開發+又介於整個大台南地理中心的"善化
" 搬過去後 賴神就可以一展身手 看能不能再造台南的新契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