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我去高雄朋友叫我不要搭捷運


samling wrote:
是嗎?你有近十年中古...(恕刪)


我家3千萬買的大樓雙店面 現在賣不到1千2 好棒的投資

samling wrote:
是嗎?你有近十年中古...(恕刪)


我家3千萬買的大樓雙店面 現在賣不到1千2 好棒的投資

王國人才 wrote:
若以租金這個名詞的解釋意義來說,你說的不無道理
但樓下samling大也有說到北捷第二期路網開始也要攤提部分建設成本
折舊攤提+重置基金+營運成本到最後會不會也開始虧損
等2010年的年報出來就知道囉
但個人是希望兩市捷運都順利營運
不指望賺錢~但至少做到
1.不虧損
2.能自給自足
能做到這兩點就不錯了...(恕刪)


就是不虧損 及載運量的績效提升 攤在陽光下後 其實民眾是不會有什麼怨言的.

令外30年提列的重置準備金有八百多億. 也比高捷準備需要負擔的三百多億 也是負擔的不少

一個是租房子 一個買房子. 租了三十年隻後還可以重置.

或許攤提之後不會有漂亮的盈餘 但 自給自足是一定的. 如果日運量無法提升

下一步應該就是票價上漲了.
如果依照倫敦 一區(範圍大約半個台北市)內票價一次 現金 4鎊(接近台幣兩百) 用英國悠遊卡就是1.9鎊 大約100元. 車程時間大約都不會超過十五到二十分鐘距離.

依照生活水平來算. 往下推的話 台灣以後如果開始自償 捷運的起跳牌價應該會漲到 40開始 然後四站+八塊. 然後就會跟國外一樣有非常多的優待月票等等的PACKAGE出來. 要自給自足應該不是問題 (依照SAMLING大引出來的文章推算)

其實台北市捷運自營也會有盈餘 只是現在財務結構 是用提列租金的方式 大家可以看到台北市捷運在維護上面花了很大的心思.
捷運的容貌 整齊清潔的程度 跟台北市地面上的市容不一樣. 下面是世界一等 上面是普通普通.

如果財務結構需要攤提營運成本(其實用租金的方式已經提列了一部份 也就是說30年要環給政府800憶. 但高雄只要300億就買斷)

所以每次用台北捷運所謂的全民買單 的講法 根本就是以偏概全的說法.

因為高捷也是全民買單 只有民間出資 300多億.

兩個地區都是全民買單. 台北捷運三十年要交出800多億的租金. 而高捷是先出三百多億

在帳面上高捷是比較吃虧 不過還是希望高捷可以提高載客率. 人流一定可以帶來金流. 一定有辦法解決
但是如果蓋好使用率欠佳的話 真的都非民眾之福 不管誰買單 都是浪費.


另外我想婉轉的 跟一些用意識形態 討論問題的人說. 沒看清楚 就說台北市都大家買單 而高雄市自己負擔 可以去看那個財務結構 高雄 也是政府買大單 剩下民間要賺錢營運的公司 投資本額進去. 跟高鐵一樣BOT 這是財務結構的問題 而不是誰買單的問題 兩地的捷運政府都有補助 沒有這些煽動性的語言說哪邊擁有天賦的資源.

另外說到台北市開通捷運 運量很小的那個狀況. 各位如果年紀夠大 回想一下. 木柵線還沒開的時候 陳水扁立法委員 說要拆掉. 有危險 火燒車. 結果陳委員當選陳市長之後 就說馬特拉 不拉 我們自己拉.
我非常欣賞這個做法.當家就要扛擔子. 但是之前一兩年天天的 陳水扁啊 林瑞圖啊 一堆人都出來說 木柵線會 火燒車 會開到一半垮掉. 然後台北市還宣示性的 編列了很多預算 我天天都看到一堆工人在橋墩下面作所謂的 橋墩補強. 當時人民對捷運 是完全不信任的 覺得是殺人凶器. 等到淡水線開通 和木柵線兩條根本並行 無法轉程. 後來不停的加開連接公車 才開始提昇了坐捷運的習慣 好像也是陳水扁在市長任內還不錯疏導交通的作為.


少點推託 多點實際作為就很好了.






王國人才 wrote:
若以租金這個名詞的解...(恕刪)


總結samling大及王國人才大所言,
北捷前15年(租金?)為1元*5年(1996~2000年)+營業收入4%*10年(2001~2010年)

**其中營業收日4%*10年(2001~2010年)的(租金?),房東亦即政府授權,劃入到[臺北市臺北都會區捷運固定資產重置基金], 做為未來台北捷運的軟硬體更新使用

另跟據samling大所言,2010年開始,北捷也必須攤提第二路網(不含松山、信義)550億建設經費,亦即北捷前14年不必付擔捷運建設成本,直到第15年才開始付擔如高捷第1年即開始攤提的建設成本

以14年0建設成本攤提所培養出來的北捷,如今路網已成型,現在剛開始要付擔部份後續建設成本,之前所謂盈餘,意義實在不大,如王國人才大所言,等2010年的年報出來就知道囉...

總之,不管北捷或高捷,都是台灣人民培養出來的寶貝,希望全民珍惜
為什麼這麼多人都人云亦云

說高捷車次十分鐘來一班....

這十分鐘也太誇飾了吧...

我現在在台中讀書,假日就會回高雄。

今天禮拜五中午是從競擊館(上一班剛走,下一班要六分XD)搭車到前鎮高中站。

對了然後我在捷運上看到很頗多人的...如果這句話在酸高捷的人眼裡我大概是看到幽靈了吧!

出站等了快十分鐘的紅66才到~


而且平時也會看一下PTT的捷運板關心運量,這總比看八卦板上的人亂說然後自己隨便樣相信好吧。

線在日平均都已經維持在13萬up,比一開始好多了...

而且也開始有再加開各站的接駁公車,車次少但也不至於一個小時連一班都沒有....


拿我常搭的紅66(經五甲路)來說,大約每15~20分鐘一班,都準時發車在堆算到站時間過去每次都剛好有車。

我覺得根本是大家沒在意這方面的消息。

雖然現在沒有說很完善,但總比我高中時還要慢慢騎腳踏車到捷運站來的好了。

如果一點都不關心高捷接駁方面的問題,就只回拿以前的觀念來套用的話....


那高捷怎麼做大家都看不順眼吧
捷運人多不多
自己的眼睛最準
沒人搭才好啊
不用擠人
我都是選人少的時候搭乘
不然人多也擠啊
我覺得只有住在當地的,才能深刻了解 高雄捷運的情況....

常常看到很多人拿台北來套在高雄...

阿高雄可以像台北怎樣怎樣的...哀...


我住高雄.台北工作,可是我非常少搭高雄捷運...一開始有搭,但是後來覺得

不方便ˋ有點貴..,所以漸漸又開始回到騎機車與搭公車
捷運有部分乘客是外縣市來的,大略是還沒擁有機車的高國中學生在搭..
老一輩因為習慣還是在搭公車


我個人覺得高捷有個重點很不好....

就是捷運的出口點都很奇怪....,大部分是冷門的地方不然就是有點偏僻

可能是比較晚發展吧,所以不像台北捷運可以選好地點來發展

捷運真的需要時間跟人們生活慢慢結合,在這邊討論要怎麼做來快速提高流量


很難



Azurine wrote:
我覺得只有住在當地的...
我個人覺得高捷有個重點很不好....
就是捷運的出口點都很奇怪....,大部分是冷門的地方不然就是有點偏僻
(恕刪)

也不是什麼偏僻,主要是高雄市流失了太多公司工廠及就業人口
救捷運高雄市需要有多150萬人入住才可能


好懶猴 wrote:
我家3千萬買的大樓雙...(恕刪)


真可憐!不會投資房地產,還是把錢放在銀行比較好
24頁
我終於看完了(我也看到什麼是永遠的社會底層發言)
一直在唱衰高捷
這麼的短視還可以講到房價
高捷也才二條線你要他有多少人坐啊
北捷有多少條在跑
高捷早在十年前就在規劃
有多少人知道之前的高雄技擊館跟中正體育館
之間的路穚是為何而做
(它現在拆了)
那路穚的歷史最少有5年吧(有點忘了)
無明無名 無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