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108年高雄房價起漲年?

Bimmerfly wrote:

糟糕的是~
這還...(恕刪)



這樣要好好祈禱個位數字的到來
可是1坪10萬元以下的新建案
扣除建築成本後
建商不知道會不會這麼佛心
總之大力祈禱下去就對了
謝謝B大讓我知道1坪10萬以下的新建案是可以期待的
現在高雄地區蓋一棟15層的大樓,建造成本至少超過每坪9萬元,土地就算用租的(地上權),也要一些成本,加計二成以上的利潤,低於每坪12萬以下的新大樓,應該已經絶跡。

近期高雄市中心,大建商追價買地,土地容積成本紛紛超過每坪10萬元,以後市中心連1字頭的房價也將不易見到。

建商確實不是吃素的,若沒有利潤,就養地先不蓋,以上市建商華友聯為例,今年前二季財報,毛利還抓26%至29%,但第二季業績因手上餘屋不多,下滑至1億1千多萬,要養那麼多員工,結算後稅前淨利潤變負6%,稅後變負9%多,你叫建商一坪賣你10萬?就算土地歸零不用錢,你也等不到。

kun668877 wrote:



這樣要好好祈禱...(恕刪)
HWT2013 wrote:
但第二季業績因手上餘屋不多..(恕刪)

不太懂耶,
餘屋不多應該是賣太好吧,
不是很賺錢嗎?
可以請問目前透天成本一坪多少?
華友聯就是業績太好了這二年推的預售屋都順銷,幾乎場場完銷,問題是INH、i世界等建案,明年起才陸續交屋,才能完工入帳,僅剩華鳯、三民區、台南零星餘屋,今年業績不太好看,但明、後年會大噴發,如果今年股價有向下修正,倒可勇敢買進,題外話,見笑了😜
lvin0128 wrote:

不太懂耶,
餘屋不...(恕刪)
如果以建築物料成本加上利潤計算,
建商不是吃素的,所以不會倒閉⋯⋯
甚至類似的想法,製造商都不容易倒閉~穩賺的。
同一建商建案,我認識的甲君買1字頭,乙君買零頭約6折,用點腦筋想看看,這房子本來不是用次等料蓋來賣零頭的,只是建商後來財務出問題,後來就倒了,玩槓桿的投機客⋯⋯BJ4.
什麼叫意外?想的到的就不是意外。
期待意外?有人一輩子也碰不到,等這個不切實際,現在好好談,比市價再少個5~10%是有機會的。
沒見識過的事,別鐵齒不會發生。
bond_007 wrote:
剛買三房兩廳兩衛電梯...(恕刪)

請問大大是哪一個建案呢?幾年屋? 幾坪呢
太勵害了~~
之前我覺得奇怪 為何台灣的餘屋這麼多, 建商卻還一直蓋新大樓,
新建案的潛銷期幾乎總是會有投資客買單, 少數好建商的某些新案推出後不久就順銷
(但近年來有更多建案是賣不動或滯銷的)

我還以為不少投資客有用不完的閒錢, 他們不知道其他更好的投資管道只好一味投入房產 (aka 買房上癮)

但最近得知 其實有不少剛需購屋者(尤其新婚的首購族) 被迫在房價高檔時下海買房,
而因為不想被投資客賺一手, 越來越多人只跟建商買第一手預售屋或新屋,
並落入每7~13年(找時機點)換新屋的循環模式 . . .

現在大家都變成準投資客了, 期待將來會有其他購屋者來買自己的中古屋或新古屋,
但自己只跟建商買第一手房 . . .

近幾年買在2或3字頭的人, 可能 人人都是準賣家,
          不久的將來, 滿城盡是待售屋 . . .
京城砸10億 買美術公園首排地

【葉家銘╱蘋果日報高雄報導】高雄近年來房市買氣回溫,也連帶影響建商購地意願,《蘋果》取得獨家訊息指出,京城集團以每坪166萬元購入位於鼓山區美術公園首排,私立百世幼兒園590.9坪土地,換算總金額達9億8089萬元。詢問京城集團發言人周敬恆指出,公司確實有購地但屬董事長個人行為,細節與相關內容不便回應。

高雄市鼓山區美術館地區為港都知名豪宅聚落,面美術公園首排地因具備永久天然景觀,過去一有土地釋出往往創區段高價行情。如2013年京城建設就曾以每坪306萬元、總價42.71億元,購入位於鼓山區美術公園首排精華地,其單價更創高雄地價新高紀錄。 
此次傳出京城集團以每坪166萬元買下私立百世幼兒園,土地位於美術館路屬特定第5種住宅區用地,該筆土地正對美術公園,未來興建大樓具備永久天然棟距。京城集團發言人周敬恆指出,集團確實有購地但該筆成交屬董事長個人行為,不便回應。 

永慶不動產中華藝校加盟店店長郭銘揮指出,土地成交若為每坪166萬元,價格不高,因美術館包括美術館路、美術東二路與明誠四路等首排地,已近乎開發完成,買1塊等於少1塊,該筆土地成交後可與旁邊同屬京城集團所持有,目前規劃停車場一同整合,未來推出豪宅案開價上看5字頭,甚至也可能規劃超級豪宅。
高雄今年土地買氣熱絡,如3月京城建設就曾經重大訊息公告,以總價19億8749萬1000元購入位於鼓山區凹子底森林公園首排,至聖路867.91坪商4用地,換算每坪成交達228.9萬元,創下農16特區地價次高紀錄。此次京城花費約10億元購地,亦表示對於未來房市發展深具信心。
林商號在南美術的地, 將來萬一要公開出售,
下場很可能也是被這家建商買走,
那應該是許多人不樂見的.
2021年 2022年 房市賣壓

2021年 2022年 房市賣壓


Quote :
". . . 永慶房屋第3季趨勢前瞻報告中揭露,2011至2018年全台新建餘屋量逐年攀升,今年全台1至4月建照共4.5萬戶,創5年新高,幾乎追平十年高點,若以2至3年施工期來推算,2021至2022年新增供給恐爆量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也預估,假如北台灣預售屋餘屋持續增加,且年度平均銷售率維持4成多不變的話,估計最快在2020年全台新建餘屋可能會達到10萬戶,屆時賣壓不可小覷。

中信房屋最新宅指數調查報告,也發現民眾觀望氣氛濃厚,近兩年有購屋計劃的民眾比例為48.7%,而近兩年沒有購屋計劃比例為51.3%,45%的人理由是,兩年後才會購屋,甚至有3成5民眾,沒購屋計劃原因是根本不想買房。 . . . "

原文出處 :
https://fuhouse.setn.com/news/563084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