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高雄捷運是失敗之作吧


aquarise02 wrote:
我住高雄10年 才在...(恕刪)



大哥你搭到沒人的橘線!

有空搭個紅線去三多商圈、中央公園、美麗島、巨蛋、左營這幾站看看店家

只搭一次就別提了!!!

Allen.To wrote:
大哥你搭到沒人的橘線!

有空搭個紅線去三多商圈、中央公園、美麗島、巨蛋、左營這幾站看看店家

只搭一次就別提了!!!


早上在台北要搭捷運時,
常常是車來了卻上不去....
在高雄卻從來沒遇到這種狀況....
而且台北還是高遇量(8節車廂)喔!
高雄則只有4節車廂...
所以到底那邊人多呢?
應該不用爭了吧!

jctjct wrote:
早上在台北要搭捷運時,
常常是車來了卻上不去....
在高雄卻從來沒遇到這種狀況....
而且台北還是高遇量(8節車廂)喔!
高雄則只有4節車廂...
所以到底那邊人多呢?
應該不用爭了吧!

應該不會有人說高捷的人數比北捷多。

還有,北捷重運量路線是2組6節車廂喔,支線用1組3節(如小碧潭線)。高捷用1組3節車廂下去跑。
奇怪,
搭捷運不是人少比較好嗎?
還是要人擠人或坐不上較爽?
人擠人比較潮比較高級啊
Bimmerfly wrote:奇怪,
搭捷運不是人少比較好嗎?
還是要

對丫,收的也比較快

ntic865039 wrote:
對丫,收的也比較快...(恕刪)

會嗎?
who care?

Bimmerfly wrote:
會嗎?who car...(恕刪)


笑到翻過去!!
奇怪,我覺得實在太奇怪了,大家是以為北捷一開始成立的時候就已經全部通通一起蓋好了,是嗎?

見鬼了,還不是一開始都1、2條慢慢增加蓋起來的,甚至現在還繼續增加捷運站點,還沒結束,以後還會更多路線

怎麼會一大堆人把高雄捷運拿來跟現在運行已久的北捷相比,真是莫名其妙,難道大家也以為高捷就這2條就結束了,沒有要增加其他條路線了,現在水岸輕軌加上環狀輕軌,圍繞整個高雄,中間橘線紅線,之後還會有黃線、綠線、紫線等捷運數量,都麻是隨著時間變化一直逐漸完成的。

另外北捷可不是只有台北人會去搭乘,他包含了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另外還有可能宜蘭的會來台北上班也不無可能,人口數就約900萬以上了,扣除約3分之1的人去搭也是幾百萬的人,高雄目前也才280萬人口而已,捷運周邊的產業也是慢慢帶動的,難不成你以為周邊產業帶動之後才要來開始蓋捷運哦!?!?!?當然是捷運蓋好後才會開始產生周邊效應,這是政府和市民一起努力的

有了交通才能帶動產業的興旺,不然亞洲新灣區4大建設蓋好後,等有大量效益的時候再來蓋水岸輕軌!?!?!?當然是要水岸輕軌和4大建設幾乎同時完工啊!沒有良好交通,外國人和台灣人要如何在新灣區暢行無阻

北捷的人口數包含了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宜蘭,約900萬以上,已經好幾條,當然比較便利啊
高捷的人口數270~280萬了,扣除一半至三分之一還剩多少?現在只有2條你拿來跟北捷好幾條比?是要比甚麼啦?高雄就打算蓋這2條就不蓋了?

請問你是一出生嬰兒時就已經會走路了?真厲害,這根本是拿還在學走路的嬰兒跟已經長大成人的大人互相比較,非常莫名其妙,難道北捷一開始就直接把5、6條一起蓋好

交通好了之後就慢慢帶動周邊效應,有交通才會有投資客來投資高雄,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難不成沒有周邊效應,肯定會虧損,所以根本就不需要蓋捷運了,這甚麼鬼道理

心態要往上看,積極正面,不要老是市政府沒做事批評,做了好事也批評,交通是帶動產業和發展為國際城市非常重要的關鍵,不是光直接去弄軟體,增加工作機會就行了,沒有投資客願意投資高雄,如何增加工作機會?國家要興旺就是需要貿易,台北也是一樣,交通和國際就是吸引投資客的關鍵之一,城市若沒有重大建設和交通,產業就帶不起來,就吸引不了投資客,沒有投資客和創業者,工作機會就少,人口數就不會增加,只會外移,這是因果關係

你要減肥,然後說:等我減重成功之後,我再來運動和節食,那是神經病
如果你想減肥成功,應該是,在我肥胖時就要來運動和節食,這樣才會減肥成功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u8rfxUzg9Q

小綠 wrote:
奇怪,我覺得實在太奇怪了,大家是以為北捷一開始成立的時候就已經全部通通一起蓋好了,是嗎?

其實北捷在筷子路網的時代,運量已經衝到30~35萬人了。不過,北捷是北捷,高捷是高捷,本來就沒必要跨城市去比,條件差異很大的。

台北捷運官網運量統計
可以去看民國88年的運量數字,板南線是民國88年耶誕節通車,之前只有兩條不連接的捷運線,其中一條還是中運量。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