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建案有開放空間的容積獎勵,也有高雄厝的容積獎勵意思就是說可以在基於原本的設計上再多蓋些戶數的配置去銷售但廠商並沒有善用政府的美意反應在價格的優惠反而還加價售這個在小弟的關念上是無法認同的況且這個建案的土地取得成本比起i世界及興富發的都要便宜也沒有反應在售價上土壤液化的分布則是 多座落在未調查區整體說來這樣的售價在消費者對商品的認同度來說是無法接受的特別是有做功課的人只能說祝福永信的代銷可以在這個案名不用改太多次就能完銷~小弟住這一帶~光是消防車與救護車.....價格就要扣分了....不過賣貴一點也是幫忙附近的建物抬價....XD只是小弟不愛不動產變貴因為大家都會換屋一直變貴~未來換屋成本一直上升我個人愛換新屋~20年一換還OK其實往遠見的思維來說,是覺得不會占到什麼便利且看倌您家附近房變貴很多隱形的生活成本也變高像是店租也變貴吃的用的就一起變貴~這是小弟我不喜愛的淳樸的生活 簡單平價實在 是最重要的
加到加冷筍 wrote:土壤液化的分布則是 多座落在未調查區 有興趣的人 可以針對多方抗性去談 像是土石流 油庫 擾人蚊蟲 交通動線...等不過此案地點應該是三大建商裡最優的吧?占盡天時地利之便如要建商開佛心價給人買 那試問買的又會是甚麼人是投資客還是自住客?只能說經濟自由體制下 政府又保持曖昧的政策不炒房的小市民真的能堅持不買到建商降價嗎
winwin104010 wrote:是的一昧地抬高該區...(恕刪) 說的好,現實的問題就是建商都想賺錢,分食這塊可以利用的土地,只是同一個建設公司若要維持好口碑就要維持一定水準的品質....否則未來就看消費市場怎麼處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