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ko wrote:
地價地,不儘然大家收入就低吧~地價高只是讓分配更不均罷了~
又收入高也不代表就幸福啦~像日本~收入高,但他們一般中產階級的日子是苦的~因收入分配給各項必要支出後恐所剩無幾~
經濟學談的是分配問題~如何有效分配讓所有人的生活幸福感最高。
所以如果你是正常的中產階級,在高雄我們是比台北同學更有能力分配更多的錢在房子上~或者反過來說,在完成人生必需的安家立命後,我們可以有更多的餘力去做其他有幸福感的事務~
當然如果你賺的夠多,分配的需求少(收入遠大於你的需求)那恭喜你,你是資本主義的贏家,
但如果你賺的不夠多,連基本需求都不夠,那你不是想辦法提高自己能力,讓你成為社會中分配的贏家,就是只有降低需求欲望,一樣可以提高幸福感。當然後者屬心靈層面,不在經濟學討論。
所以如果討論focus在"收入完成人生必要的分配"後,基本上高雄的幸福感會高於"房價佔一般人收入比例高"的地方。
***********
奇怪,就打地價'低',怎麼怎麼改都出現 地價"地"????
是台灣人太窮了,說真的台北房價不要東京比,跟香港澳門比都比不上了,而且事情就是這麼現實,都會區房價就是高,因為都會區生活機能方便,有捷運,公車密集,工作收入高,像台北高雄就是這樣,所以房價當然高於其他縣市,如果買不起,可以找次級區域或郊區或次級都會,例如:台南,桃園,市場就是這麼現實。
至於幸福感,沒錢是不會快樂,有錢則是"不一定"快樂!閣下可以去高雄車站問流浪漢他們快樂嗎?可以問這些有負債的,連腳個電話費都困難的人,他們會快樂嗎?
套一句我前主管說的話,沒有人會嫌賺太多